正式开工后,陈瑶已经逐渐适应粤省人的饮食习惯,她也入乡随俗,多喝汤少吃辣椒。可是,她被一种粤省称霸的小动物吓得半死。
那就是蟑螂!
在她老家,蟑螂都是小小的,顶多跟葵花子个头一般大,不成气候,看见踩死就成。然而,粤省的蟑螂个个吃得不要太好,浑身油光发亮,触须有一支普通打火机一般长,那身子更是大得跟大拇指一样。最最可怕的是,这蟑螂莫不是成精了,竟然会飞!
才开工三天,陈瑶就发现了这种可怕的生物,她拿鞋底板去拍蟑螂,一拍过去,蟑螂展翅高飞,扑腾出去。只有她心怀恐惧,难以成眠。
翌日早上,她顶着黑眼圈到楼下一家肠粉店吃早饭,与她拼桌的是位说粤语的大姐,她装着胆子向生活多年的本地人讨教灭蟑螂经验。
大姐说:“靓女,你还是太年轻了。蟑螂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因为这里气候温暖又潮湿,大部分吃得又好,养肥了蟑螂啊。而且蟑螂这东西,顺着管子和屋缝也能到处乱爬,可以说基本上每家都有蟑螂。你实在受不了,就去买蟑螂药。但蟑螂药顶多维持一个月,一个月后蟑螂又会卷土重来。你要做好与蟑螂和平共处的准备。”
与蟑螂和平共处!
陈瑶做不到!
虽说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统治着这个世界,可粤省每家每户都有驱逐不尽的蟑螂,太可怕了!
来粤省办厂经商的人那么多,怎么就没个人发明消灭蟑螂的特效药?一喷灵,蟑螂求天问地都不灵。陈瑶连广告词都想好了,谁要是能造福人类灭掉蟑螂,她免费送出这套广告词!
咀嚼完嘴里一口肠粉,大姐又说:“靓女啊,你刚来不久吧?我跟你说,我在这里这么些年,每次看到外地人来都信誓旦旦说要灭掉蟑螂,我就直说了,那是不可能的。蟑螂一年四季都繁殖,只是冬天冷一点躲起来了,其他的季节,那就是它们肆意横行的时候。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然蟑螂大军来了,你会吃不消。”
陈瑶非常后悔找本地人讨教灭蟑螂之法!在那位大姐嘴里,蟑螂仿佛已经称霸全球,无人能掣肘。
她就不信蟑螂没有天敌!
回到办公室后,同事问陈瑶为何脸色不好。
陈瑶将半夜看到蟑螂后来再也睡不着的事情说了。
到底是老员工,在粤省居住有些年头,对蟑螂都见怪不怪,只是告诉陈瑶用蟑螂药和搞好家里卫生都无法阻止蟑螂爬进屋的,只能逐渐适应有蟑螂存在这件事。
蟑螂再大,可体形是它几百倍的人类,竟然向蟑螂屈服!
不,陈瑶绝不信这个邪,她要找出灭掉蟑螂之法!
在办公室里没什么存在感的郑敏,竖起耳朵听了蟑螂这两个字眼。
中午吃饭时,大食堂里一排排餐桌上坐满了人,打饭、煮面的窗口前,排起了长龙。陈瑶和办公室同事一起打饭,再同坐一桌吃饭。
郑敏特意坐到李正明旁边,将陈瑶害怕蟑螂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李正明不以为意,“宝贝啊,有几个女的不怕这里的大蟑螂?她要是连会飞的蟑螂都不怕,那我真怀疑她不是女人。”
郑敏气坏了,他根本没听出她说话的用意来!“李正明,你今儿这么傻不愣登的?我告诉你,前几天你说的那个馊主意,我不太同意。倒是这个丢蟑螂,能把她给搅得彻夜难眠。她不是那么怕蟑螂?肯定会觉得住不下去,离开粤省。”
有时候,李正明真怀疑郑敏少一根筋,比如现在。他扒了两口热乎饭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宝贝啊,你说的丢蟑螂,有点好笑哇。你想啊,咱们去哪里抓蟑螂?还得趁她不在家里丢进去?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丢了很多蟑螂到她的房里,使得她睡不好,难道她不会搬回公司宿舍,和其他同事合住?她的退路太多了,懂吗?”
郑敏确实考虑不周到。
饭毕,郑敏端着两份餐盘放到一个白色大桶里。恰好陈瑶和同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在这个时候将脏饭盒放进去。
黄经理说:“哟,郑敏,你一个人吃两份饭啊?看起来小小的一个人,饭量还挺大的。”
这完全是笑谈。
打菜是要刷卡扣钱的,但没吃饱饭的话,还可以免费加,直至吃饱。也就是说,即使郑敏饭量大,用一个饭盒就够了,顶多是多加几次饭,不必拿两个饭盒。一般来说,两个饭盒对应的是两个人吃。
当然,陈瑶知道郑敏是和李正明一起吃的,但其他同事还不知道郑敏有男朋友,还以为她独来独往习惯了,陈瑶也不打算戳破。
郑敏尴尬地笑了两声,不好意思解释。
另一位同事说:“郑敏,你咋老不跟我们一起吃饭?大家是同事,经常在一起吃饭,既可以聊工作也可以聊生活,多好。”
郑敏再木讷也知道顺坡下驴,答应从下一顿饭开始就跟办公室其他同事一起吃。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郑敏除了工作时间和陈瑶在同一间办公室,吃饭的时候也共享一张餐桌。只有下班后,才会分开。
陈瑶对此无所谓。
可是,郑敏极为不习惯。她已把陈瑶当成竞争对手来看,受不了老是被对方碾压。怎么压制陈瑶,迫在眉睫。
陈瑶对郑敏怀恨在心毫无所知,她跟同事们已打成一片,还主动找黄经理要活干。本来一个翻译,只要拿到英文文件,再翻译好用打字机打在A4纸上即可,还算轻松的。可是,她并不只是干翻译的活,每当有订单下发,她会当跟单;有时候国外客人来验厂,她也会被上层领导点名要求同行当翻译。也就是说,她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还得身兼数职,样样完成出色才行。
工作上的压力,不言而喻,她已没有多余心神去关注曾经与她结下梁子的郑敏与李正明。
殊不知,那两人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