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帕一层层在刘四家的手里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三块小小的碎银子。
看着手里这三块碎银子,刘四家的又差点落下泪来。颤抖着手拿出一块碎银子交给刘老四道:“这是邱牙婆刚刚给我的,还没来的及放在家里,这些钱你先拿着……”
“我是去当兵,到了那里吃穿用的都有人给准备,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倒是你在家里还要照顾平儿,这些银子你拿着比我有用……”刘老四推辞道。
说完,刘老四在刘四家的开口之前,叮嘱道:“秋儿不见了,爹娘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这件事,肯定会和你要银子。这些银子你不要放在一起,多少留一点给你和平儿用。”
自己是个没用的男人,不但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妻儿,还连累妻儿受苦,刘四家的心里愧疚万分,更没脸拿女儿的卖身钱。
说完,刘老四不给刘四家的再次开口的机会,抓了抓肩上的包袱快步向财庄镇的方向走去。
望着刘老四离开的背影,刘四家的又是一阵难过。
仔细将刘四家的手里那些银子用手帕包好,秋儿仔细交代道:“娘,不要难过了,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不然弟弟又该怎么办?”
“丫头,都是娘没保护好你……”刘四家的一把抱住秋儿,痛哭道。
“娘,夫人是好人,跟着她可比在家里还要舒服,你就不用为我担心了。但是你一定要将这些银子收好,千万不要让奶奶他们看到。”
“这个我自然晓得,你就放心吧!”刘四家的将那些银子揣进怀里,一把抹去脸上的泪水,对秋儿交代道:“丫头,时间不早了,你先和夫人离开吧!万一被家里人发现了,又是一桩麻烦。”
“娘……你一定要保重!”
明白刘四家的是为自己好,秋儿跪在地上郑重向他磕了三个头后,就站到顾紫蒨身边,不敢再去看刘四家的那双通红的眼睛。
刘四家的低着头,默默抹去脸上的泪,头也不回的向刘家沟跑去。
望着母亲离开的背影,秋儿向前追了两步后硬生生停下,满是泪水的双眼预示着她心底的难过。
“我们走吧……”
在刘四家的身影渐渐消失后,顾紫蒨走到秋儿身边,安慰道。
“嗯……”
秋儿拉着衣袖擦去脸上的泪水,应了一声,双眼却依然直直的盯着刘家沟的方向。
“哎!”
顾紫蒨也不想为难一个小丫头,可是想到她若回去只会更加凄惨,拉着秋儿的手,一点点往财庄镇的方向行去。
秋儿虽没反抗顾紫蒨,双眼却一直望着刘家沟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到那个她熟悉的小山村,这才低着头,默默跟在顾紫蒨身后慢慢走着。
顾紫蒨心情也不好,一路上并未和秋儿说话,直到两人回到镇上的家中,这才问了她家里的一些事,就让她先跟着莲儿,以后就留在镇上帮张氏照顾家里。
既然跟着顾紫蒨回来了,秋儿自然不会再想着逃跑,尤其在张氏一见面就送了她一套新冬衣后,更认定要留下来。
今天才大年初五,周斓山去当兵了,周家人现在心情都不好,顾紫蒨并未在镇上待多久,很快就骑马回了山里。
心情不佳,顾紫蒨骑马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更看着道路两边空旷的田地发呆。
这些日子因为皇帝征兵所要的钱财实在太多,很多人家为了逃避兵役开始出房子卖地。顾紫蒨趁此机会将手里大部分银钱都转换成土地,只等着天气暖和后就将那些土地种全都种上药材。
心里虽然对药材生意充满信心,可是一想到周斓山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由抬头望向远处,目光中满是茫然之色。
不知不觉,顾紫蒨骑着马儿回到周家,望着眼前虽然没有任何变化,却总给人一种空荡荡感觉的院子,又是一阵叹息。
“大嫂,你回来了……”丫丫带着一些鼻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嗯!”勉强笑了笑,顾紫蒨揉了揉丫丫的头,“爹娘在家吗?”
“爹和林叔去山里打猎了,娘也去林叔家里了。”丫丫老实回道。
听到家里长辈都不在家,顾紫蒨将马儿在牲口棚里拴好,就拉着丫丫向屋里走去。
回到屋里,顾紫蒨让丫丫在一旁练字,自己则坐在一旁开始画图。
冬天刚刚过去,现在穿春装虽然还早了一点,现在就开始准备却正是时候。
大家歇了一冬,也是时候给村里那些人找些事做了。当然,顾紫蒨之所以一回来就开始画图,并不是有多在意村里那些人,而是因为她不想让自己闲下来。
如今大地还没有解冻,山里的药材还没冒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画图纸,找人做衣服赚钱。
李氏在林婶家里一直呆到快中午了才回来,听说顾紫蒨一回来就躲在屋里画图,她这心里也不好过。虽然她刚刚还在林家劝林婶想开些,一回到家里,她这心里也是一阵黯然。
强打精神,为一家人准备了简单午饭,李氏见顾紫蒨已经回来,又问了她一些周斓山在镇上的情景。
儿行千里母担忧,周斓山这才刚刚离开一个上午,李氏就如此担心,顾紫蒨自然是报喜不报忧,更着重说了他和林智顷在一起的事。
听顾紫蒨提到林智顷,李氏又是一阵叹息。她就想不明白这些年轻人怎么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偏都想去当兵受苦。
看着李氏失落的样子,顾紫蒨突然问道:“娘,如今新年已经过去了,天气也一天天暖和起来,我想着先做一些春装出来,你能不能联系一下去年帮咱们做衣服的那些人,三天后开始上工?”
家里突然少了那个最重要的人,除了顾紫蒨需要找些事情转移注意力外,李氏也需要找些事情做,不然她只会越想越多,心情也越来越差。
听到顾紫蒨这么说,李氏果然很快转移了注意力。
“大家也都待了一冬,想来很多人都想找些事情做,吃过饭我就去和你林婶商量这件事。”
“爹,娘,如今大山哥不在家,去县城购买布料的事只能我亲自去做。
我想着在村里找个老实可靠的车夫,再带着一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女孩一起出门,你们觉得如何?”
“车夫好说,只是谁家也不希望女儿在外抛头露面,你要的人不太好找吧?”李氏停下手中的筷子为难道。
听到李氏这么说,顾紫蒨笑着说道:“今天在送大山哥去镇上的时候我买回来一个女孩,名叫秋儿,今年十四岁,我想以后出门都将她带在身边。”
“你既然已经想好了,就按你说的做吧!至于车夫就还让宝生来做好了。”周大叔思索过后道。
听到周大叔的话,顾紫蒨只简单思索了一下,道:“宝生是个可用的,先让他跟着我们出门也是可以的。不过等新衣服做出来后,还是要再找个车夫和我们一起去县城送货,所以我想先找个人,趁着现在有时间带他去县城熟悉一下那边的环境。”
说完,顾紫蒨思索了一下,又补充道:“爹娘,你们有没有特别信任的人?我想培养一个可以主持县城生意的人手出来。”
“主持县城的生意可不简单,不仅要那人绝对可靠,还要头脑灵活,最少还要十文断字,这一时半会……”
“我看大舅哥家的喜子就不错。”周大叔突然提议道。
听到周大叔的话,顾紫蒨不由自主回想着和那个喜子有关的事。
经过回忆,顾紫蒨这才想起,周大叔口中的喜子是李氏娘家大哥的二儿子。比周斓书大五岁,从小就非常聪明,又因李家距离镇上比较近,又是家的长孙,小时候读过几年书。后来因为家里弟弟妹妹越来越多,李家实在供不起一个读书人,这才放弃了读书。
六年前,喜子娶了隔壁村的一个姑娘,如今有一双儿女,虽然李家还是和以前一样贫穷,他却一有时间就拿着过去那几本书来回翻看。
以前周大叔总觉得喜子就那么放弃读书实在可惜,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李氏对周大叔这个提议自然满意的不得了,不过喜子虽然认得一些字,却从没做过生意,她这心里又有些没底。
“紫蒨,这喜子是我和你爹从小看着长大的,他为人还算老实,也读过几年书,可是他从没做过生意,我怕他做不来。”
“谁也不是天生的生意人,既然爹娘都如此信任表哥,那我后天就带着和表哥一起去县城走一趟好了。”县城的吕记布庄和李大夫是顾紫蒨目前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就算两家是亲戚,顾紫蒨也要先了解过后再做决定。
见顾紫蒨愿意用自家侄儿,李氏自是开心, 只是想到自己那个想不开,非要去当兵的儿子,脸上又是一阵黯然。
看着李氏忽然黯淡下的神色,顾紫蒨也不由自主想到刚刚离开一上午的周斓山,勉强露出一抹笑容道:“爹,娘,这件事还要你们帮我去外公家走一趟,亲自和舅舅他们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