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舟姑娘自己愿意,旁人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那些人都不提晚舟,估计就是因为太师大人也忌讳这件事情,他们不敢多说。”
陶蛮蛮挑了一下眉毛,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也不知道那晚舟姑娘现在芳龄几何了。女孩子的花期短,难不成她真的要为了翁木兮终身不嫁吗?现在翁木兮的身体已经好了,肯定也会娶妻,到时候新主母进府,她又该如何自处呢?
念夏见陶蛮蛮恍了神,便推了推她,说道:“圣女,你别老说被人了。你这次去太师府,太师大人还和你说了什么吗?”
“也没说什么。就是说让我也准备个礼物,到时候大皇子生辰,定然是要送的。而且,我前段时间刚惹恼了皇后娘娘,若是不先准备着,肯定会被皇后娘娘盯上的。”
“那圣女准备送什么?这可是个麻烦。大皇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啊!”
“就是要送他没见过的。”陶蛮蛮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去处了。
转眼之间,便到了大皇子的及冠礼。那一天,整个京城的氛围都很不一样。陶蛮蛮只觉得奇怪。这大皇子是不是太子和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他们会那么激动,那么高兴呢?
陶蛮蛮实在是不理解。不过,她才怔忪了一会儿,那来接她的公公便开始催促了。“圣女,时辰差不多了,您可得快着些。”
陶蛮蛮回过神,而后坐上了轿撵。
等到了宫门外,轿撵便停了下来,那为公公领着陶蛮蛮往里面走。一旁的一个女孩子看到了陶蛮蛮,连忙和她的父母说道:“这个就是传闻中的圣女吗?我还以为是什么神仙般的人物,仙子一瞧,也不过是个普通女子而已。”
那官员立刻捂住了那姑娘的嘴,说道:“小孩子,不知天高和地厚,怎么能随意评价圣女!”
今日,是个大日子,所以,即使陶蛮蛮不愿意,她还是得将两个圣使一起带上。
瑞珠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那个大臣一家的对话,而后对陶蛮蛮说道:“敢妄议圣女,可是大不敬。圣女何不好好教训一下她?”
陶蛮蛮听了那话的确是有些来气,但是不至于到“教训”的地步。
更何况,还是在宫门口,这样严肃庄严,又大庭广众的地方。而且,还是瑞珠在一旁挑唆,她就更不想教训了。
陶蛮蛮径直往里面走去,压根就没有搭理瑞珠。念着听了瑞珠的挑拨很是紧张。这陶蛮蛮的脾气她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相处,也是知道的。
陶蛮蛮是一个极易生气并且也不愿意吃半点亏的人。即使她现在不算账,迟早又一天也会算账的。所以,她担心陶蛮蛮会被瑞珠给挑拨起来。
不过,现在看着陶蛮蛮快步离开了,倒是也松了一口气。
瑞珠见自己没挑拨成,便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大皇子的及冠礼是在皇家祖庙举行的。现在来这儿应该是为了宴会。不过,现在这个时间,距离晚膳可还有好一段时间呢!
皇帝会通知大家这个时辰来,估摸着那传言中的策立太子的事情,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圣女身份尴尬,算得上是半个朝臣,但却又偏偏是个女子,真的和朝臣们坐在一起,男女有别,似乎又不好。
可是,若是给她单拎一个位置出来,那坐次就又在其他朝臣和皇亲之上,那就更不合适了。所以,当时礼部为了陶蛮蛮坐的位置,可是绞尽了脑汁啊!
最后,还是长平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圣女的位置和诰命夫人们安排在一处。并且,与龙威大将军的夫人和女儿是坐在一处的。
这龙威大将军已经在十几年前战死沙场。而龙威大将军因为生前战功赫赫,并且还救下过陛下,所以死后,被陛下追封为“龙威大将军”。
并且,就单单这么一个“龙”字,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皇帝对他的恩宠。
龙威大将军已经去世十几年,她们母女二人也在陛下的照拂下一直在京城生活到了现在。
也因此,她们母女二人在京城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这几个特殊的人坐在一起,倒是显得就不那么特殊了。
皇帝当时听了长平王这个建议,立刻点头说道:“朕记得恪颜在京城也没有什么说的上话的人。她们二人都会些功夫,说不定能成为好朋友。”
皇帝口中的这个恪颜便是龙威大将军的女儿皇甫恪颜。
陶蛮蛮到达座位的时候,将军夫人和皇甫恪颜已经坐在那儿了。
陶蛮蛮是后来的,便给她二人行了个见礼。将军夫人和皇甫恪颜回礼。那将军夫人面带微笑,看着倒是和气的很。
不过,那个皇甫恪颜,年纪轻轻的,却是板着一张脸,看着就如同那天山上的雪莲花一般。让人一见就觉得冷冰冰的。
陶蛮蛮心想着:这要是别人不认识我们二人,恐怕得以为她才是那传闻中的圣女了。
很快,大殿里面的座位便陆陆续续地坐满了。陶蛮蛮也是难得地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像一个肉身菩萨。
风佑南一进来就跑到了他的面前蹲下,说道:“父王怎么把你排在这儿了呀!可离我们好远呢!”
陶蛮蛮见一旁的人都看了过来,急忙说道:“蹲在这里像什么样子,还不赶紧回去?”
风佑南见陶蛮蛮这样说话,突然笑了起来。这陶蛮蛮平日里倒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现在居然紧张了。
风佑南站了起来,给一旁的将军夫人见礼,说道:“还请婶婶多多照顾。”
风佑南没有明说是谁,不过,那将军夫人已然心知肚明。“世子殿下放心吧。”
陶蛮蛮倒是难得的红了脸,急忙别看了脸,不去看他们。
没有多久,皇帝、皇后娘娘和大皇子便姗姗来迟。而大皇子坐的位置,是在皇上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很是尊贵。
一番拜见行礼之后,公公宣读了圣旨,正式册封大皇子为瑞朝太子,并且赐下了太子印鉴。
立储君,一直以来,都是立嫡立长,大皇子是不二人选,大家也并不吃惊。
宴会正式开始之后,许多官员纷纷祝贺太子殿下。
酒过三巡,皇后娘娘突然对太子说道:“太子,本宫送你的生辰贺礼你可还喜欢?”
太子起身行礼,说道:“母后的礼物,儿臣自然喜欢。只是儿臣不知儿臣礼物中那副文房四宝是何人所送?儿臣觉得甚是新奇。”
太子此话一出,自然是引起下面人议论纷纷。这给太子送贺礼可是巴结他的好机会,多少人送了许多名贵的礼物,甚至是连以前大师段位书画真迹都给寻来了。
两相比较之下,这文房四宝的确是显得随意和敷衍了一些。
陶蛮蛮暗暗翻了个白眼。这礼单上可都是写了名字的,居然还说什么不知道。分明就是冲着她来的。陶蛮蛮原本也想着要不要送的贵重一些。
可是,她转念一想,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十全十美的礼物啊。不管她送什么都会被挑出错了,那还不如给自己省点儿银子呢!
陶蛮蛮送的这套文房四宝只是在京城一处刚刚重建好的笔斋里面随便买的。可以说是非常的不走心了。
陶蛮蛮此时站了起来,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这文房四宝是我送的。”
皇后娘娘就在这儿等着她呢,立刻说道:“你送文房四宝,可是在说太子殿下不学无术,胸无点墨?难不成,你觉得太子不配为太子?”
怪不得以前在陶木族的时候,那几个老头子都说瑞朝人嘴巴厉害,经常颠倒是非黑白。果真如此。
陶蛮蛮走到了大殿正中,说道:“皇后娘娘莫不是误会我了?这文房四宝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是意义非凡。”
“如今京城百姓还有不少人依然流离失所,就连太子的及冠礼陛下也是崇尚节俭。我自然不能送太子殿下太贵重的东西,不然岂不是陷太子殿下于不义吗?”
“而且,我送文房四宝是希望太子殿下可以勤勉,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阿蛮来自陶木族,若是在风俗上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皇后娘娘海涵。”
陶蛮蛮这番长篇大论可以说是将朝廷里那些送了许多贵重礼物,想巴结太子的大臣们都给得罪光了。
不过,她说的话冠冕堂皇,扯了一个“节俭”的理由,而且最后还搬出了“风俗不同”来,皇后娘娘若是再计较,反倒是显得皇后娘娘不大方了!
皇后娘娘咬牙切齿,说道:“原来如此。圣女的礼物也真的是别具匠心啊!”
此时,又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引得大家纷纷看向了她。那人正是龙威大将军的女儿皇甫恪颜。
皇甫恪颜走到了陶蛮蛮的身旁,而后说道:“圣女送的礼物的确是意义不凡。不过,我龙威将军府却是还未送上礼物。所以,想请圣女帮我送上这个礼物。不知圣女可否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