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最后面的那两位高个子男人是楚氏的两位弟弟,他们身高和体重都差不多,走在左边的叫楚永春(楚老太太和楚老太爷的第一个儿子),右边的叫楚永康(楚老太爷的小儿子)。
从面相上看,楚永康长得比较平凡,他嘴唇比较厚,有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
他们兄弟俩离开堂屋后,都心事重重,楚永春总觉得三姐夫来家里不仅仅是为了谈浩宸的婚事,还有其他事。
“永康啊,你有没有觉得三姐夫有奇怪,我总觉得他有心事。”楚永春停下脚步,侧目看弟弟一眼,把他心中的想法告诉弟弟。
他心里还有个疑问,这何仙姑和三姐夫一起来家里,这绝对不是巧合,也许何仙姑来他家也有事。
“该不会是三姐在公孙家惹事了吧!”楚永康怀疑此事和他三姐有关,他三姐是个特别爱作的人,以前三姐在娘家的时候,三姐的脾气就很差。
这嫁人以后,也没见她改过来。
“三姐应该知道分寸。”楚永春不希望三姐出事,他还指望三姐帮衬他,给他小儿子凑点聘礼钱,这年头没有聘礼,不好娶媳妇。
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他倒是不担心,这小儿子的婚事还没着落,他想起这事就发愁。
如果爹娘答应分家,他早就想分家了,弟弟家的书进一直在县城念书,这每年的开销至少一二十两,虽然书进的束脩是弟弟夫妻俩自己负责,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
假如有一天,书进高中状元,书进孝敬的人是他爹娘,他不会想起他这个大伯也有功劳。
还有双珍,她也到婚配之年,如果她嫁人,爹娘肯定会为她准备丰厚的嫁妆,再过几年,他几个孙子又要娶妻了,他们这房家庭负担重。
弟弟比他好一点,他岳父岳母会帮衬他。
“明天还要去挖地,都回去睡觉吧!”楚永春叹了口气,回东厢房睡觉,他们这房一直住东厢房,弟弟一家住西厢房,有客人的时候,客人住后院的客房。
这安排客人的事情有妻子,楚永春倒是不担心。
厨房
唐氏的两个儿媳妇在做饭,楚老太太和唐氏站在一旁看她们煮饭,因为时间来不及,她们直接和面做面条。
“书业家的(楚永春和唐氏的大儿媳),你把鸡蛋拿出来,给他们做鸡蛋面。”楚老太太让大孙媳小唐氏去拿鸡蛋做面条。
家里有客人,不能太抠。
这小唐氏是唐氏娘家的那边的女子,和唐氏沾亲带故,是唐氏族中的侄女,如果她娘家家境不好,唐氏和楚老太太爷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这小唐氏是个内向的老实人,祖母让她拿鸡蛋,她不知道该拿几个,就想问清楚,再去拿鸡蛋。
“祖母,您觉得该拿几个鸡蛋?”小唐氏怕多拿,会被祖母收拾,她问问题时,语气很温和。
“每人拿两个。”楚老太太想了下,觉得每人两个够吃了,也不知道三女婿给她带了什么礼物,他们家好久没吃肉了,希望是猪肉。
“好的,我知道了。”小唐氏微笑着点了点头,立即去碗柜里拿鸡蛋。
她拿鸡蛋时,石氏继续做面条。
“永春家的,你跟我来一趟。”楚老太太想跟大儿媳单独谈一谈。
唐氏知道婆母有话对她说,她跟在婆母的身后,去厨房的房檐下说话。
“等会儿,你想个办法试探江沐烟,看看何仙姑和她是什么关系?”在房檐下站稳后,楚老太太开门见山谈事情。
“我也觉得她们关系不一般。”婆母提何仙,唐氏也有所怀疑,这何仙姑和公孙家的人一起来家里,她不得不怀疑。
“哎!我以为浩宸会和双双在一起,哪知半路杀出个江沐烟,把这事儿给搅黄了。”江沐烟和公孙浩宸在一起,楚老太太不甘心。
“三姐夫不喜欢双双,您以后不要在他的面前提这事。”唐氏提醒婆母别得罪人。
据她所知,整个公孙家也只有三姑姐喜欢双双那丫头,三姐为了双双,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不顾,三姐夫心里是不舒服的。
三姐夫是他们家的财神爷,不能得罪啊!
还有浩宸那孩子也挺好的,如果他们好好和浩宸相处,浩宸也不会亏待他们。
“双双比江沐烟优秀,我真搞不明白浩宸为什么会选江沐烟。”楚老太太不喜欢江沐烟,她很想把这件事给搅黄了,让自家孙女顶上。
“那丫头倒是讨喜,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我觉得她挺好的,她应该是那种比较直爽的姑娘。”唐氏的看法和婆母的看法恰恰相反。
她觉得江沐烟比聂双双好相处,江沐烟平易近人,不虚伪,反正她又没女儿,她才不管婆母有什么目的,说句难听的,侄女嫁得再好,也与她无关。
再是一家人也只能自己靠自己。
“……你真是分不清亲疏厚薄,江沐烟嫁给浩宸,她只会帮江家,不会帮我们。”楚老太太不满地冷哼,她说那么多白说了。
唐氏眼眸一转,嘴角立即勾起一抹嘲弄,她暗骂婆母虚伪又做作,婆母虽然是浩宸的外祖母,但也只是个外人,公孙家的事还轮不到婆母来做主。
“按照您的意思,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唐氏假装服软,像婆母讨教。
“你先搞清楚她和何仙姑是关系,然后再问问你三姐身体如何,在家过得怎么样?”
大儿媳讨教问题,楚老太太比较满意,她跟大儿媳说好之后,让大儿媳进屋招呼客人。
堂屋
江沐烟安安静静喝茶,楚老太爷和公孙健柏叙家常。
唐氏一进去,微笑着看大家一眼,再看公孙健柏:“三姐夫,你们再等会儿,面条马上就好。”
“没事,多等会儿也无妨。”公孙健柏不饿,天黑之前,他吃了几片饼干,现在还是饱的。
“烟儿,我听你们村赶集的人说你娘受伤了,她现在好点没?”安排好吃饭的事情,唐氏就坐在江沐烟对面,跟江沐烟聊天。
江鑫的事她早就听说了,为了给江沐烟本家留点面子,她没有提江鑫。
“她已经快好了。”江沐烟抬头看唐氏一眼,目光柔了几分。
她话刚落,陶氏就夸小叔子:“有浩宸在,病魔不敢招惹沐姨。”
“浩宸会医术,无论是对家里人,还是对你们大树村的人都有好处。”唐氏很羡慕三姑姐,三姑姐不仅嫁了个好男人,还养了三个好儿子,尤其是浩宸这孩子,他最有本事了。
他不仅会打猎,还会医术。
“烟儿也会医术,浩宸给病人看病时,她还可以帮浩宸打下手。”陶氏夸江沐烟,想让楚家人自愧不如。
楚老太爷和唐氏微微一怔,惊愕地看着江沐烟,他们没想到江沐烟还有一技之长。
“烟儿的医术是跟浩宸学的?”楚老太爷微笑着看江沐烟一眼,故意套近乎。
“不是,是我出门游学的时候,跟城里的女大夫学的。”江沐烟也对楚老太爷微微一笑,她有几斤几两,她亲自明白,在女子病这一块,她多少学了点皮毛,还谈不上会医术。
楚老太爷的眼里闪过一抹惊讶,在他认识的人当中,很少有女子出门游学,江沐烟小小年纪,就这么好学,前途无量啊!
“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好学,很有前途。”楚老太爷微笑着夸江沐烟,他心想一个能把石头烧成灰的人绝对不简单。
如果她没有优点,三女婿和浩宸这个外孙哪会重视她。
江沐烟知道楚老太爷的心思,他不是真的夸她,她微笑着看楚老太爷一眼,语气十分谦虚:“不瞒外祖父,我学医也是为了生存,我不像那些富家子女,不用干活就有饭吃,我只有加倍努力,才有饭吃。”
“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生活。”楚老太爷真心赞同江沐烟的观点。
他也有无奈的时候,要是他家里的每个人都奋发图强,他也不会那么心累,有时候,想把日子过好没那么简单。
“烟儿和浩宸是干大事的人,再过不久他们还要修路呢。”陶氏想插话,就把修路的事情告诉唐氏和楚老太爷。
楚老太爷和唐氏听了她的话,顿时大吃一惊,修路不是小工程,单凭江沐烟和公孙浩宸是修不起来的。
“浩宸,你们打算修哪里的路?”唐氏回神,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公孙浩宸。
楚老太爷也侧耳倾听。
“我们村没一条像样的官道,我想凑点钱把大树村通往罗坪村的官道打通。”公孙浩宸温和地看五舅母一眼,并回答她的问题。
闻言,唐氏和公爹的脸色浮现一抹惊愕之色。
唐氏暗自感叹:这官道哪有那么好修啊,没有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甭想修路。
楚老太爷惊叹道:“浩宸啊,我劝你别白费力气了,你没个上千两,你甭想动工。”
楚老太爷暗骂外孙疯了,他与其拿那笔钱修路,还不如在城里买座宅子,做点小买卖。
关于修路的事情,何仙姑主仆俩也很震惊,她们惊愕地对视一眼,难以置信地看向公孙浩宸和江沐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