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说聂双双嫁到婆家没好日子过,聂双双非常生气。
她的小阴谋被大嫂拆穿,她脸色难看极了,她本以为只要大嫂对大哥还有爱,她就可以从大嫂那儿捞好处,这真人算不如天算,她大嫂不好控制了。
聂双双为了自己我的名声,决定再次向大嫂服软。
她很正式地鞠了一躬:“大嫂,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让您受委屈了。”
“你跟她道什么歉,你又没有对不起她。”女儿跟儿媳道歉,吴氏很生气,她气儿媳不懂事,竟敢欺负她女儿。
“娘,这件事确实是我不对,如果我事先说清楚,您和大嫂也就不会闹别扭。”
聂双双上去扶母亲,暗自捏母亲一把。
这个时候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如果他们和刘氏翻脸。
他们以前经营的好名声就全没了。
这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对大嫂好,如果此事传出去,对父亲和大哥的前途都有影响。
她不得不承认他们家有今天,大嫂功不可没。
当初,他们家盖新房子时,大嫂出了不少钱,如果真闹翻了,大嫂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
“罢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跟她计较。”
吴氏明白女儿的意思,她怒视儿媳一眼,随即甩袖离开。
她走后,聂双双轻言细语地开导刘氏:“大嫂,娘没别的意思,您别往心里去。”
“娘什么意思我非常清楚,不就是嫌我不能生儿子吗?你们也不想想,这儿子是我一个人生得出来的吗?”小姑子服软,刘氏没给她好脸色。
他们想欺负她,尽管放马过来,她才不怕呢。
“儿女是请不上门的客人,您也别着急,我相信心善的人都是有好处的,说不定某天,您就有好消息了。”
聂双双尽量安慰大嫂,她真怕大嫂出去闹,会连累她。
“罢了,随你们高兴吧,我已经无所谓,无论是休妻还是和离,我都依你们。”刘氏小姑子的意思。
她觉得这个时候:她不能软弱,她要让他们知道她不好欺负。
“大嫂,您身体不好,就好好休息,我不打扰您。”
聂双双为了不激怒大嫂,尽量用敬语。
这大嫂发起脾气来,谁都不在乎。
说白了,大嫂之所以忍让也是因为爱大哥,如果大嫂某天不爱了,他们也别想拿捏大嫂。
屋外
聂双双刚出去,她母亲就迎上来,拉起她的手不满地抱怨:“双双啊,你大嫂太过分了,我不会放过她的。”
“娘,您就少说几句吧。”聂双双压低声音,把母亲拉到一边。
母亲生气,她特别理解。
但她们不能做得太过分,这狗急了也会跳墙,更何况是人。
“等你大哥回来,一定要让你大哥狠狠收拾她。”吴氏故意提高嗓音,想让儿媳听见她的话。
儿媳最在乎的人是儿子,她不相信儿媳舍得离开这个家。
屋内,刘氏冷笑:想要收拾她也要有个理由,这老太婆真是天真,她再爱聂旭,也不可能把自尊仍在地上,任由他们践踏。
屋外
聂双双和母亲已经离开了,聂双双想问问母亲,她应不应该给公孙浩宸送饭。
“娘,这都到饭点了,还给浩宸哥送饭吗?”
“送啊,你不送只会便宜别人。”为了女儿,吴氏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这公孙浩宸是个优秀的男人,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无论是家世还是品貌,公孙浩宸都是她女婿的最佳人选。
她一定要让江沐烟知道,有些人是她攀不起的。
“我和您一起做饭。”聂双双不想让大嫂有机会埋汰她,她决定学几样拿手菜,好为将来做准备。
去了厨房后,吴氏对女儿道:“你帮我烧火,我来和面,给他们做鸡蛋饼。”
“不如直接煮鸡蛋,再专门烙几个大饼。”聂双双不知道公孙浩宸喜欢吃什么,她想多做两样,让公孙浩宸自己选。
“石山上的人太多了,至少要烙十张饼。”
人太多,吴氏担心烙少了,会很尴尬。
“我建议烙十五张大饼,多的他们分着吃。”聂双双算了下人数,在石山干活的人一共十一个,他们至少要烙十一张大饼。
多烙个三四张也没事,这样显得他们大方嘛。
“鸡蛋就别煮了,每个人一个鸡蛋,好浪费。”
吴氏不想煮鸡蛋,她还想凑点鸡蛋过年呢。
“那就泡壶茶。”
“这样挺好的。”
聂双双和母亲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干活,她负责烧火,她母亲和面,做大饼。
归心院
陶氏正准备给公孙浩宸他们送饭,为了方便携带,陶氏选择做包子,她把包子放在食盒里,密封之后。
再带上泡好的茶水, 才去石山。
她路过聂大庆附近时,遇见聂双双,聂双双正在菜园子里挖香葱。
打算做葱花饼。
“嫂子,您要去那儿啊?”聂双双见陶氏提起茶壶往这边走,便笑着打招呼,她想:陶氏十有**是给公孙浩宸送饭呢。
“浩宸他们在石山干活,我给他们送点吃的。”聂双双主动打招呼,陶氏笑着回答她。
陶氏在家里待着很压抑,就想借送饭,偷个懒。
反正,家里有婆母,她不用管。
“我娘正在给浩宸哥做大饼,正准备他们饭吃的。”
聂双双担心做太多,吃不完,便跟陶氏说了做饼的事情。
“你让表姨别做了,做太多,他们也吃不完。”
陶氏暗自冷笑:她那个表姨和聂双双一样,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
她们做大饼,肯定是想巴结她家小叔子。
“没关系的,你先给他们送吃的,我们晚点再给他们送。”聂双双坚持要送饭,她母亲已经开始和面了,如果不做大饼,自己吃也不吃完。
还是做吧,给他们送过去,他们吃不吃,那是他们的事情。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先去石山给他们送吃的。”
陶氏没心情管聂双双的事情,她说完,就继续赶路。
陶氏走后,聂双双拿起香葱回到家,去厨房找母亲,她告诉母亲:陶氏已经送饭了,她们可以少烙几张饼。
“你帮我把大白菜和胡萝卜洗干净,我们做蔬菜饼。”吴氏临时起意,决定换个新花样,这葱花饼大家都吃腻了,做蔬菜饼新鲜。
石山上
江沐烟他们已经砍完树枝,开始挖了石灰窑。
他们按照之前的设计图石灰窑,这石灰窑的直径足足有一丈(一丈约等于3.3米),挺大的。
刚挖了几撮箕泥土,江沐烟就饿了,她早点吃得早,现在没有力气干活啊。
公孙浩宸见江沐烟精神不好,就想让她坐下歇会儿,他去找吃的。
“沐烟,你先休息会儿,我去给你找点吃的。”
砍树枝的时候,公孙浩宸发现地上有兔子屎,他怀疑这四周也有野兔,他想去瞧一瞧。
“你娘真是的,都这么晚了,还不给我们送吃的。”
公孙健柏也没力气干活了,他口好渴,好想喝水。
虽然石山附近有水源,但他不想喝冷水。
这冬天喝冷水,容易生病,这自个儿的身体自个儿爱惜,他不能给孩子们添乱。
“可能是还没做好。”公孙浩宸不敢指望母亲和大嫂给他们送午饭。
如果二嫂和妹妹在家,早就给他们送饭了。
“大家慢点一点。”公孙浩宸话音刚落,公孙浩宇就带着叶龙等人把砍好的柴送过来。
今天,他们非常厉害,已经砍了一大堆柴。正准备把它们搬到石灰窑的旁边,方便以后使用。
他们一起来石灰窑这儿,也是想着送饭的人快到了,他们过来可以歇一歇,顺便吃点东西,这干了一早上的活,大家都饿了。
江沐烟见阿信他们挑柴比较吃力,就想过去帮帮忙:“浩宸哥,我们过去帮帮忙。”
“好。”公孙浩宸应了声,就和江沐烟一起过去,欲帮公孙信和公孙骏挑柴。
江沐烟坐到公孙信的身边,从公孙信的手里拿过挑子,帮他挑柴,他笑眯眯道:“谢谢沐烟姑姑。”
“不用客气,你们先过去歇会儿。”
江沐烟说话的语气有些**溺,公孙信感觉好幸福,他觉得江沐烟和他姑姑一样善良,都是好人呢。
江沐烟说话时,公孙浩宸已经接过公孙骏的挑子,帮他挑柴。
公孙骏没公孙信懂礼貌,他卸下挑子的那瞬间,就扬起**抱怨道:“累死了,我明天不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