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来下。”陶氏还没到堂屋,就被楚氏叫到身边,去回廊说悄悄话。
这几天,楚氏和丈夫的关系很冷淡,她越想越难受。
她最怕丈夫与她离心,她公爹虽然强势,但他年纪大了,也活不了几年,有些时候,她能忍就忍。
“浩宇家的,我担心沐烟会惦记我们家的财产,你要替我盯着她。”
楚氏看看四周,确定没人,才谈江沐烟的事情。
她非常害怕江沐烟会嫁给她小儿子,在她看来:江沐烟比她大儿媳还聪明,不好掌控啊!
“也许沐烟没那个意思呢。”陶氏不想干得罪人的事情,祖父请客就是想告诉大家:他非常支持江沐烟,如果她公然与祖父作对,祖父就会记恨她,到时候,她在这个家的处境会很难。
虽然丈夫和她一条心,但对公孙家的人来说:她始终是个外人,这外人哪能和自己人相比啊!
“这丫头已经盯上浩宸了,浩宸为了哄她开心,还把家里的棉花拿去送给她。”
陶氏还不知道送棉花的事情,婆母这样说,她很惊讶,她一直都看不透小叔子,她不知道小叔子是同情江沐烟,还是喜欢江沐烟。
陶氏沉默,她婆母不停地抱怨:“两大袋棉花够做几件衣裳了,你祖父真舍得。”
“是祖父的意思还是浩宸的意思?”陶氏听婆母这样说,她想知道送棉花是谁的主意?
如果是小叔子的主意,她没必要管,因为小叔子不会拿公共财产去送人,如果是祖父的主意,她就要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是谁的意思,他俩的呗。”
楚氏想起那两袋棉花,她就心痛,虽然棉花不是她的,但好歹也是这个家的。
她还想多攒点棉花,给她爹娘做套棉衣呢。
陶氏想让婆母去试探江沐烟,她笑着对婆母道:“娘,其实很简单,您找个机会问问沐烟,不就知道她的心思了。”
“我观察那个臭丫头,我发现她看浩宸的眼神很坦荡,她对浩宸好像没那个意思啊。”在楚氏看来:江沐烟对她小儿子没有男女之意,没必要试探。
“浩宇家的,我怀疑沐烟真有问题,我担心少婷和她处久了,会被她带坏。”楚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江沐烟那丫头连**人的事儿都敢做,这简直就是个女**,感情她已经把自己当男人了。
她担心女儿和江沐烟来往,会对女儿不利啊!
陶氏觉得婆母的话有几分道理,她也观察过江沐烟,她发现江沐烟只把她小叔子当朋友,江沐烟和她小叔子相处的时候,她眼里没有那种浓浓的爱意。
其实婆母这么着急,也是因为婆母被祖父打压久了,婆母想借江沐烟反驳祖父,好想让祖父有自知之明。
“娘,这件事您应该跟祖父说,如果祖父知道沐烟有问题,他肯定不会撮合他们了。”
楚氏刚要说话,就被陶氏打断。
她才不想成为婆母的棋子,婆母想和祖父斗,就婆母自己斗。
“你祖父是个要强的人,如果我跟他谈这件事,他会觉得是我在无理取闹。”
楚氏不想自己说,这件事最好让大儿媳说。
陶氏心中冷笑:婆母啊婆母,您想得太美了,您让我当出头鸟,您又没给我好处,我凭什么帮您?
“娘,快开饭了,我得去帮忙。”陶氏想找个借口开溜,她担心被二房的人看见她和婆母说悄悄话,对她影响不好。
大儿媳的表现让楚氏失望,她想了想,决定亲自上阵,只要她说话得体,她公爹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明天,她一定要去江家找江琼玉谈话,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我和你一起去。”大儿媳刚走几步,楚氏就追上去,想和她一起去大厨房。
大厨房,潘氏已经去帮忙,在楚氏和陶氏说悄悄话时。
潘氏已经去了堂屋,把桌子摆好了。
这家里人比较多,吃饭时,一般都是用两张桌子。
无论谁炒菜,都要做双份。
今晚,江沐烟和叶汝兴祖孙俩来公孙家吃饭,陶氏担心菜不够,就多炒几个菜。
蒸饭的时候,陶氏用大蒸子蒸饭,家里再添七八个人吃饭,也随够吃。
楚氏和陶氏去厨房之后,公孙少婷把蒸笼里的麻婆豆腐端出来,放在盘子里,递给二嫂,让二嫂先端到堂屋。
“浩明家的,你应该早点过来帮忙,你让客人自己动手,这成什么体统。”
楚氏不满地看二儿媳一眼,随即利用江沐烟攻击二儿媳。
在楚氏看来,她二儿媳和江沐烟一样穷,一样令她讨厌。
楚氏有意为难潘氏,江沐烟替潘氏不值,她觉得潘氏为人挺好的,比陶氏还讨喜,楚氏这样对潘氏,有些过分了。
这本是陶氏的活儿,潘氏肯帮忙,说明潘氏厚道。
“娘,您别生气,这件事是儿媳做得不对,儿媳以后会注意。”潘氏被婆母训斥,她虽然生气,但她不敢发泄出来。
她还没嫁进公孙家,婆母就看她不顺眼,为了丈夫,她愿意忍,无论婆母对她有多过分,她都必须忍,她不能让丈夫为难。
婆母训斥潘氏,陶氏暗自高兴,只要有她在,潘氏就没出头之日,这潘氏既没本事,又没娘家人撑腰,活该被欺负。
楚氏看江沐烟一眼,再训斥潘氏:“浩明家的,不是我爱数落你,你为人处世太差了,你应该向浩宇家的学习。”
“二弟妹,娘也是为了你好,你别生娘的气。”楚氏让潘氏跟陶氏学习,陶氏非常高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江沐烟和潘氏一样,都是没靠山的人。
婆母这样做,是想暗示江沐烟不要有非分之想:如果江沐烟想嫁到他们家,下场会和潘氏一样。
“楚姨,这事儿不怪二嫂,是我主动帮忙的。”
江沐烟看不下去,就替潘氏求情。
她觉得楚氏好过分,陶氏和潘氏同样是楚氏儿媳妇,楚氏却分别对待,迟早有一天,楚氏会栽在陶氏的手里。
“沐烟啊,你是我爹请来的客人,我都不好意思让你帮忙,浩明家的却指使你干活,真是不应该。”楚氏说到客人时,故意加重语气。
她不仅扭曲事实,还把江沐烟扯进来,想让二儿媳记恨江沐烟。
其实,楚氏失算了,因为潘氏是个明事理的人,她才不会中计呢。
公孙少婷看不惯母亲的做派,便替二嫂打抱不平。
“娘,今天这事儿您错怪二嫂了,按照以往的规定,今天是大嫂煮饭,二嫂可以不帮忙。”
女儿替二儿媳解围,楚氏非常不高兴,她心里骂道:死丫头,你真是好赖不分,你对潘氏好,潘氏又不能给你任何好处。
你何必为了潘氏得罪你大嫂。
陶氏也非常不满:她暗骂小姑子多管闲事,竟拆她的台。
“罢了,你们嫌我话多,我就闭嘴。”楚氏担心女儿会把这件事告诉公爹,她叹了口气,抢过潘氏手里的托盘,端起托盘走出大厨房。
“二弟妹啊,让你受委屈了,以后我煮饭的时候,你还是别插手。”
婆母气冲冲地离开,陶氏暗自高兴,婆母立威不成,反被女儿奚落,真是笑死人了。
不用她出手,婆母都已经小姑子和潘氏当眼中钉,真是一箭双雕,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箭三雕,这江沐烟虽然不是公孙家的人,但她也是婆母讨厌的人。
以后,她和江沐烟来往,她要谨慎些,以免婆母会无辜找茬。
在他们家,她丈夫还是比较孝顺婆母的,要是婆母在丈夫面前说她坏话,丈夫肯定记恨她。
“少婷,我先把菜端出来。”陶氏走到大蒸笼前,把梅菜扣肉和粉蒸肉端出来,一起端到堂屋。
“二嫂,娘说话难听,你别跟她计较。”陶氏消失在门外,公孙少婷才上去安慰二嫂。
她觉得她二嫂太不容易了,有些时候,她真替二嫂感到不值。
自从二嫂嫁过来之后,她母亲不仅把二嫂当奴才使唤,还经常让二嫂难堪。
“少婷,我没事,你别再为我的事惹娘不高兴。”
小姑子维护潘氏,潘氏心里高兴,如果她事事计较,只会让丈夫为难,有些事情还是忍忍吧。
只要有人体谅她,她就心满意足了。
江沐烟暗自感叹:儿媳妇不好当啊,这要是遇见楚氏这样的婆母,那就悲催了,她既同情潘氏又佩服潘氏,这换成是她,她才不会纵容楚氏呢。
如果潘氏强势点,楚氏哪敢惹。
这做长辈的都不尊重晚辈,做晚辈的也没必要尊重他们,人嘛都是相互的。
江沐烟为了缓和气氛,故意岔开话题:“少婷姐,红烧肉好像好了,你过来看一看。”
公孙浩宸和叶龙也在水云间,公孙少婷想去喊他们吃饭:“沐烟妹妹,你和二嫂先把红烧肉装在盘子里出来,我去水云间喊大家吃饭。”
“少婷姐,你去吧,这里交给我们。”
江沐烟对公孙少婷莞尔一笑,这接下来的事儿很简单,拿两个盘子把红烧肉装起来就可以开饭了。
“我已经让阿瑶去喊祖父,你不用去了。”
公孙少婷离开大厨房,正要去穿堂,陶氏立即唤住她。
这种小事她早就办好了,不必麻烦小姑子。
“还是大嫂想得周到。”陶氏说她派人去喊了,公孙少婷就返回大厨房帮忙,把红烧肉和拌好的折耳根端到堂屋。
堂屋!
人全部到齐了,加上江沐烟和叶汝兴祖孙俩,一共十七个人吃饭。
公孙信兄弟俩和他两位堂兄和堂姐坐同一桌,陶氏和潘氏也和他们同一桌。
剩下的十个人全部坐一起,也够坐。
但楚氏不想让女儿挨着江沐烟:“少婷,你和你大嫂坐一桌,这里太挤了。”
“好的!”公孙少婷本想和江沐烟说说贴己话,结果被母亲支走了。
为了大局,她端起凳子,去隔壁桌,挨着潘氏坐。
她一撤走,江沐烟就和公孙浩宸就挨在一起了。
“汝兴啊,你们别客气,快动筷子啊!”
公孙磊和叶汝兴坐在一起,除了女眷和孩子,其他人都喝酒了。
公孙磊喊大家动筷子,江沐烟才拿起筷子,只夹蔬菜,公孙浩宸便给她夹了一块梅菜扣肉:“沐烟,这蒸过的三线肉还不错,你尝一尝。”
“谢谢浩宸哥。”江沐烟没想到公孙浩宸会给她夹菜,和别人吃饭,不是她面前的菜,她是不会去夹的,那样会显得没礼貌。
此刻,楚氏郁闷死了,她和小儿子在一起那么久,小儿子从来没她夹过菜,她嫉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