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势在必行
相思赋朝歌2019-08-17 10:006,215

  盼望已久的座谈会终于在海城举行,苏武很荣幸能获得几张入场券,他联系李道茹,李道茹说没空,她最受不了那种庄重且严肃的唱歌,用她的话说,只有温馨的场景才适合她这种好动活泼的人前往,苏武又联系白纯,白纯也说没空,至于原因苏武就没有多问,前几天与白纯在厨房谈完那段话,她们之间的关系好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也找不到那种惜惜相惜的感觉了,苏武明白,他们的关系随着话语坦白而逐渐变得生疏,唯一让他们继续联络的事,估计就是临终关怀医院。

  苏钱坤倒是没什么事,还有胖子王也没什么事,他们两个答应一起去,老爷子也不肯去,说自己年纪大了,经受不住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如果到时候打瞌睡,鼾声如雷的情况发生,那不就容易闹出笑话,他还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但在那种场合,可不是年纪大说了算,别人尊重你年纪大,你也不能为老不尊。

  最后就是他们几个大男人驱车前往会议的酒店,在路上,胖子王看着他们两个说道:“最近我也去过几个地方,了解到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事,我是觉得临终患者多数是老人和年轻人,老人基本上就是病,年轻人多数就是受伤之后无法治愈或则被家庭压力给压的放弃治疗的人,所以我觉得侧重孩童关怀很有必要。”

  苏武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他也知道儿童关怀的重要性,关键儿童关怀科目或许是还没成熟的原因,很多情况的发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苏武准备听听胖子王的见解。

  苏钱坤开车,听到胖子王的话,也试时说道:“我上次看到一个新闻,关于儿童关怀这块的,好像是在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有个三岁的白血病患者在病房里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们都知道,孩子太小,静脉穿刺的疼痛他很难吃得消,不过那个孩子还是始终紧握着床单,让自己的身体保持不动,让刺穿能够顺利进行,当时病房里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留下泪水,而在外面的父母听到这嘶吼般的哭声,都吓瘫坐在地上嚎嚎大哭,我觉得胖子说得对,孩童关怀,势在必行,必须尽快摸索出一套能够降低他们疼痛的方案来。”

  苏武叹息,也只能叹息,生病这种事,没有任何办法,也不管多大年纪,每年在国内,有大量儿童因为血液肿瘤等疾病无法治愈,或则说他们才刚享受父母的关怀,却马上要面临关怀结束的残忍事实,当所有治疗方案都无法挽留这些小生命时,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孩子们的痛苦,尽量让他们在快乐中安逸,父母和医护人员要根据每个孩童的个人情况去制定出一个蛋糕,共同关怀孩童,并且要提供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照料,提高生命质量在临终关怀当中显得格外重要。

  “都说要提高生命质量,关怀孩童,可是现在的年轻家长对癌症疼痛和临终关怀缺少认知,也缺乏认识,而且很多城市的医疗体系很不完整,这也导致很多本该接受临终关怀的孩童得不到关怀,或则说受到关怀的孩童少之又少,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我觉得吧,首先医院要和父母商议好,建议并非强制性的要求年轻父母去认识临终关怀,最后根据自家自身的情况,医生最好能帮年轻父母联系相关单位或医院,为孩童临终关怀拉通绿色通道,还有很多情况,比如联系公益组织,组织关爱孩童等志愿者去关爱孩童,或则是在节日期间让被关怀的孩童享受节日的气氛,同时收获一些儿童礼物。”胖子王说完就不在开口,车内寂静无声,别说苏钱坤有些惊讶,就连苏武都有些诧异,胖子王还真对临终关怀了解不少。

  “胖子说的很对,对孩童的关怀更要格外注意,国内临终关怀体系还不完整,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多去摸索探索。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出去,小武,今天的临终座谈会,你要尽可能的总结经验,然后带领大家走在前头。”苏钱坤说完,就放缓速度,跟着前方的车缓缓进去酒店停车场。

  苏武点头,他可是在项目对接会上承诺过三年,让国内的临终关怀医院成为世界主流,让别人都跟着自己得医院前行,那么这些很好的建议他当然会听,一般医院专门就是服务一类人,比如儿童关怀医院,它专收儿童,还有别的临终关怀医院,不收老人,因为老人和孩童这类患者很麻烦,不管是从他们身体心灵上说,还是从家属情绪方面来看,年轻人或则中年人都比孩童和老人更容易被关怀。并且家属也更容易接受。

  让孩童与死神面谈,让死神放下镰刀,说起来很简单,真正实行起来,堪比登天。

  停车下车,几人依次从酒店正门进入会议室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后,苏武听到旁边有个大肚子的秃头中年男人和身旁一位看起来很知性的中年女人说话,谈话的内容让他很感兴趣,于是静耳聆听。

  “前段时间,我院接收了一名六岁的男孩,男孩患有脑瘤,经过两次开颅手术,十五六次化疗……最终还是在他爸爸怀中离开了…………”男人重重叹息,那个女人听到这句话,泪眼也止不住流下泪来,都说医生难当,特别是这类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更难当,每天亲眼看着那些来院的人等死,你就这样付出感情的同时,看着他们渐渐被各种折磨,最后当你不注意的时候,他们的手无力垂下,那种感觉很糟糕,让人很闹心,苏武听到这句话,也挺难受的。

  脑瘤,他多少也知道一点这个病,每月要做腰穿,扎手指和打针能让双手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孔,而且很多时候受了折磨后,情况难以好转,并且这种病,复发率太高,特别是这才六岁的孩子,他复发之后,医生的心也会跟着揪起来,却要硬着头皮告诉他的父母,孩子已经不适合做化疗了……

  这无疑是宣判了孩子的死亡,当父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该有多崩溃,苏武想都不用想,换作任何人,都难以接受这种结果,可是生命在现实面前脆弱无比,根本就不堪一击,还得狠着心告诉自己,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女医生擦拭泪滴,压低声音问道:“复发一次,为何不在试试化疗。”

  男医生摇头:“孩子从小体虚多病,加上已经经受过太多折磨,所以医院根据他的体质特意开了会,也联系专家,最后的决定就是这个孩子如果继续化疗,随时会死,唉,你说那个孩子那么可爱,那么懂事,每次化疗过后,都会告诉他爸妈,他没事,会好起来,以后还要好好照顾他们,见我们这些医护人员,也叔叔哥哥姐姐叫的勤快……哎。”

  苏武忍不住插嘴问道:“那那个孩子不做化疗,转入临终关怀吗?”

  男人看着突然说话的苏武,还是点头:“那个孩子我一直关注着,医院给他安排好临终关怀医院,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的父母选择向死神妥协,把孩子转入临终关怀医院,在临终关怀医院内,这个孩子得到了最精心的照顾和护理,我每次过去,都会发现孩子会收到礼物,他爸妈也哭着告诉我,他很好,他很满足,他很喜欢这些玩具,也喜欢每个来看他和照顾他的人,但这孩子就那么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你知道吗?我最后一次看他,他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的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好睡觉了,他说他知道爸妈很辛苦,他看的出来,他爸妈从当初穿名牌,到后来穿廉价的衣服,他妈妈身上的首饰也一件件少,本来打扮漂亮的脸也逐渐变得灰白,寂寞,他说他都看的出来,也明白所有事,只是恨不能早些死亡。”

  他说完这句话,深吸一口气,喃喃道:“可是,他永远不知道,父母为他,会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也无所谓,我都难以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懂这么多事,所以我才说他懂事的让人心疼。”

  几人不再开口,胖子王和苏钱坤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而那位女人也捂着嘴巴哭了起来,周边的人听到这段对话的人,无不苦笑摇头,至于没有听到的也只能跟着叹息,都是行业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大家所讨论的事,有很多事情,其实医生很少和别人分享,只有向这种情况,那个男孩子让这位医生觉得不甘心,他才会开口说这些事,苏武回头,看着胖子王和苏钱坤,小声道:“我试着联系下儿童医院,或则临终关怀医院儿童科的人,咱们有时间都去看看,也要关爱他们,不能总是用嘴巴说,而不去付出行动,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事,也有时间,我问过秦文武,秦文武说医院的建设还在最后设计层面,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出去走走看看。”

  苏钱坤双手摸着头发,这是他有些焦虑而不由自主的动作,苏武明白他也被刚才的话给震惊了,他点头道:“好,你尽快联系,咱们都去,所有人都去。”

  胖子王也答应去。

  苏武见时间还有一会,心底有些难受,便和苏钱坤胖子王打个招呼,走到酒店吸烟区抽了根烟,然后拨通了李道茹的电话,在电话里,苏武向李道茹就关于儿童关怀这一块说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孩子在临终的时候因为少不经事年纪小的原因,对死亡没什么概念,不过却会有恐惧,虽然父母的声音能给他们缓解,可是这也只是缓解而已,我不想以后在咱们医院里看到各种折磨,所以我想带你去别的儿童医院走走,也顺便取取经,毕竟对孩童缓解痛苦,让孩子舒适的走完人生,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你说的对,我尽快把手上的工作忙完,然后跟你去。”

  苏武无奈道:“这次出去,我想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像sos救助村,或则公益行动等等,还有敬老院福利院什么的,我都想去一趟。”

  “我陪你。”

  这三个简短的字,配上李道茹有些清和的声音,顿时让苏武心底一暖,刚才悲伤的情绪也随之去了七八。

  挂掉电话,苏武回到会议室,时间还有会,讲座的几位专家都还没有入场,苏武也许刚才两个正式认识了,他们不是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是正规三甲医院的医生,对临终关怀知道的也不比苏武少,苏武也问他关于人在临终时期的情况。

  叫做周伟的男医生思考片刻,才笑道:“听力,听力是最后消失的感官,所以很多人明明已经死亡,但周边人的哭泣声和说话声,他们都听得到。”

  苏武有些惊讶,这种事他还真不知道,随后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准备开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他们两人看着苏武,瞪大眼睛,因为苏武年纪太轻,根本就不像做了很多年医生的人,在她们记忆力,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和护理都是年纪偏大的,说句不好听的话,都是半截入土的人,苏武也介绍苏钱坤和胖子王,许久之后,周伟抱拳道:“很佩服你们的勇气,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啊,如果让我选择做临终关怀这块,我说实话,我还没有那个胆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苏武点头道:“临终关怀医院不像别的正规型医院,这种医院有进无出,可以称之为死亡的最后一站,进去医院也就意味着失去治愈的希望,我猜测您应该不太想见那么多生死离别。”

  周伟笑着竖起大拇指,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怕死,这句话虽然满是讽刺韵味,但周伟承认,尽管不是所有原因,但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个,不是每个医生见到死亡而不害怕的,他是个医生,同时也是一个人,所以怕很正常,而苏武也不会去取笑他。

  在临终关怀医院的患者根本就不适合过度治疗,与其让患者增加痛苦,还不如让患者减轻痛苦。

  与周伟两人继续聊天,苏武总算明白,其实很多福利院的重症患者比较多,这让他很吃惊,难道这些重症患者为何不选择临终关怀医院,而是福利院。

  周伟摇头,解释道:“不是这回事,是说福利院里的患者有很多被送去临终关怀医院,不是你理解的那样,福利院是什么地方,大家都明白,那是很多本身就带着病的孩子无人照顾,或则被爸妈遗弃,最终送去福利院的,而福利院的设施和医疗根本不足以让那些孩子的病得到很好的根治,时间久了,就成为重病,不过还好,社会上对儿童临终关怀不仅仅在医院了,不管是社区还是家庭都有专门针对儿童关怀的上门随访,还有电话服务等,当然,这是非官方的,主要还是志愿者们主动帮忙,针对孩子和家长进行哀伤服务。”

  苏武也觉得这样最好,毕竟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临终关怀的好处还是很不错的情况,至少有很多孩童在临终期间能够得到帮助,特别是患癌的人,他们最后一段路基本上都是在疼痛中度过,有人说是疼死的,这样说不好听,却也是事实,患癌的患者在疼痛折磨状态下,不管是身心还是身体都会下降,为患者解决疼痛,这样他们的饮食和睡眠就能提高,原本恶性循环被遏制住,这样在面对死亡分别的时候也不会那样孤独难受和痛苦。

  周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自己也说自己对数字很敏感,所以他清楚的记得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各个季度和年份的数据,依照他的话说,每年有三万左右的儿童被查出肿瘤,其中,最常见就是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肿瘤。

  苏武骇然的看着周伟,这句话的意思可非常明确,那也就意味着评论每小时就有四名儿童被断定恶性肿瘤,虽然很多人能被至于,包括百分之八十的白血病,可是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无法治愈,那也就是说等待这些人的只有死亡,而国内现在主要关怀的是成年人以及老人,很少有人关注儿童临终患者,唯有少数专门这一领域的儿童医院才接收这类儿童。

  几人哀叹,事实无奈,苏武也知道,儿童关怀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组数据太过恐怖,恐怖的让人不敢想象,那些患癌的人无法得到治愈的情况下,选择进入临终关怀医院,还要面对没有床位,医护人员不够的情况,有的人更是要面对家庭和亲属的各种压力。

  苏武想到在京城时候,那个说我想去死的中年男人,瘫痪卧床,重度烧伤,来自高昂医疗费用的压力,来自儿女们的压力,还要面对随时无边恐怖的压力,因为他是重度烧伤,有可能治愈后面对压力,依然会想着去死,也可能被人排斥和在背后被人嘲笑,这些无形的压力能把任何人压垮,难怪他会选择去死,宁愿用最残忍的方法结束自己的性命,也不愿一人生全家垮的情况发生,扪心自问,苏武能理解那个男人的选择。

  苏武觉得这条路已经不在平坦,已经出现小面积的泥石与咯人脚板的石子,他可以想象的到,后面的路更加难走,有多少路程,就要受多少苦,同样要受多少折磨,不单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还有外部来的压力,苏武感觉前路一片黑暗,可是他有信心走下去,同样有信心见到光明,虽然不知道光明还有多远,虽然不知道在通向光明的道路上,他会跌倒几次,他又该怎么爬起来,但他依然相信,终将见到光明。

  会议正式开始了,众人正襟危坐,谁也不在开口,由主持人先介绍大会的行程,然后众人鼓掌,第一位讲师,也就是国内著名的临终关怀医学类的专家上台说话。

  这个人的话很朴实,他上来第一句话就问大家,什么时候这个国家的临终关怀项目不用借鉴与抄袭国外的。

  也就是这句话,让大会议室里面顿时吵杂起来,各种起伏不平的声音和灼热的鼻息声传出。

  苏武与苏钱坤胖子王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众所周知,国内的医疗水平一直比国外低,加上国人喜欢模仿的原因,所以很多行业都会向国外看齐,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的追逐,或许以后会超越,可是现在依然是模仿加追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让国内医疗特别是临终关怀这块超越国外,成为世界第一,苏武比较理智,他知道现在讨论这些事还太早,因为他看不到任何苗头,尽管这颗嫩芽在茁壮成长,在风雨中坚持,可是想成为苍天大树还有一段时间,还有一段路要走。

  苏钱坤的意思很直白,努力努力,多努力一把,在创新上继续走下去,这样才有可能超越。并且把国外狠狠的甩到后方,想让咱们国家在临终关怀这块成为行业标准,现在太难,唯有等时间慢慢证明,证明国内临终关怀这块有没有那个能力超过国外。

  胖子王嘴上也说好像是这么回事,但也很开朗的说别那么想,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嘛,对于他的乐观态度,苏武苏钱坤都保持赞扬的态度,每个团队里面都会也都要有个性鲜明的人群,这样考虑问题和办事的时候,就能多一条建议等等。

  讨论过后,那个讲师又笑着说自己的理解,他说十年,只需要十年,咱们国家就能超越国外,他还特意说是临终关怀这块,而不是全部医疗超越发达国家。

  他的观念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也不乏有人低声嘲笑他,苏武也只是保持自己的想法。

  不是他夜郎自大,而是凡事都靠人。

继续阅读:第八十二章 :刘勇到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2012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