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婶是外村人,也是这里十里八村出名的媒婆。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子哪户人家的儿女到了适婚的年纪,都是花婶主动上门揽下说媒的活,事成之后便可以收取不少红包钱。
进入屋子后,花婶先是李婆聊了一会家常,然后将杯里的茶水喝完后,终于进入话题。
“李婆,大金眼看大了,是不是该谈门亲事了?要是想谈,就得趁早,不然好人家的女儿都被人挑完了。”
农村男多女少,有女儿家的几乎被上门求亲的踏破门槛。所以村里有儿子的想要娶到媳妇,就得越早筹谋越好。尤其像尧村这样贫困的村子,很少有人愿意嫁进来,所以大金想要谈门亲事,那是非常的困难,得要趁着年纪小就开始物色对象。不然等到年纪大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光棍,就更加没有人愿意嫁了。
说起这个,李婆一脸发愁:“我也想给我们家找门好亲事啊,可是我们家的环境你也是知道的,大金从小就没有爹娘帮扶,还有我这个拖累,家里穷得连个多余的钢镚都拿不出来,我哪里敢让人家的姑娘嫁过来受罪啊。”
“李婆,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难道你想大金一辈子打光棍?以后你们金家绝后?再说了,以前你们虽然过得是苦日子,可现在大金不是有出息了嘛。我刚才经过你们的老屋,看到一群人在加盖新房子呢,看来你们的好日子快要来了。”
李婆老实道:“盖的新房子不是我们出的钱,以后大金还要把钱还给人家的。”
即便他们穷,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所以她让大金和陈振说好了,盖房子的钱以后一定要还给陈振。
花婶眉头挑了挑,精明的眼神扫了扫外面的鱼塘。
“李婆,大金弄鱼塘的事在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子都传遍了,说你家大金养的鱼特别好吃,大金迟早可以靠着鱼塘赚到大钱。这不,有女儿家的听到之后,就找我向你探话来了,想知道你有没有意为大金找门亲事呢。”
李婆眉眼散开,面露喜色:“真的?是哪户人家的女儿?”
“你认识的,就是李村大牛家的柳枝,人长得还过得去。你要是有意,我就赶紧安排他们两个相看,不然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李婆有些犹豫:“……柳枝?我记得她比大金大上许多,今年有二十五以上了吧?”
这个李村的大牛家和花婶一样出名,因为他们家一直挑挑拣拣,开口要的彩礼高于别家人,所以他们家女儿的亲事才会一直订不下来。
“女大点好,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这不整好三块金砖而已么?而且柳枝这个岁数又不是不能生养,给你生几个曾孙都行。现在乡下的形势李婆你是最清楚的,就算是二婚的单身女人都有人抢着要,柳枝不过是年纪大了点罢了,没别的毛病,不然还看不上你家大金呢。”
花婶一张嘴舌灿莲花,说得李婆没有拒绝的理由。
“李婆,你想想,这年头,真没有几个村里的女儿愿意嫁到尧村来了,你要是为大金着想,可要抓紧机会,不然我手头上多的是想和人家柳枝相看的呢。要是你家大金幸运地让人家看上了,我可以为你们彩礼钱少说一点钱。”
“可、可家里真的没有钱啊……”李婆直叹气。
其实李婆已经非常心动,无奈家里的经济环境不允许。
“彩礼的事可以先不着急,等他们小年轻看对了眼,先谈着,等你们大金的鱼塘赚了钱,再把亲事定下来也不迟。”
花婶句句说在李婆心头上,处处都在为她角度考虑,李婆想不心动都难,当即和花婶约下时间让大金和柳枝相看。
得到了李婆的准信,花婶心花怒放地离开了。她离开时,李婆咬咬牙,把自己戴了很久的玉镯给了她,当作是花婶当牵红线的见面礼,等事成之后再给花婶封一个大红包。
大金回来之后,李婆将这事告诉了他。
大金好半晌没有说话。
柳枝这个女人他是知道的,不但比他大了许多,长得也普普通通,脸上全是麻子,但是确实如花婶所说的,年轻能生养的单身女人在乡下哪里都金贵,以他的条件,能谈上这门亲事都算是他高攀了。
“奶,我还年轻,成亲的事不着急,等我赚到大钱,我就带你到城里住,到时我再成家也不迟。”
“我听说城里的房子很贵的,你要赚多少钱才能买得起啊。奶不用住城里的房子,奶只要看到你踏踏实实生活,找到好媳妇为我们金家开枝散叶就可以了。奶这不是逼你,你先去人家家里瞧上一瞧,若是适合了你们就谈下去,不适合的话奶也不逼你,这行了吧?”李婆始终始终思想比较守旧,自然担心孙子好高骛远,到时钱没赚到,媳妇也没有,那她到了泉下可就愧对金家的祖宗了。
于是在无奈之下,大金只好踏上出村的路,去李家村相看去了。
正好陈振从镇上为他买来了新衣服,白衬衫一上身,皮鞋一穿,还真的有模有样。
为了到了女方家不失礼,李婆让大金将陈振买给她的金项链带上,当作给柳枝的见面礼。另外又从村长家里的果园摘了点果子让大金带上送给柳枝家人品尝。
刘光自从上次被陈振狠狠教训一顿后就没出过家门。李婆上门提出摘些他们家的果子时,本来以为会遭到拒绝,结果刘光的媳妇翠红热情得很,不但主动为她摘下一篮子果子,还热情地为她提到家里。
到了她家里后,又借故坐了好一会,眼神一直往陈振身上飘,几番对陈振暗示,可惜陈振都不为所动。
虽然这样,翠红并没有死心,反正机会多的是,她就不信有男人受得住诱惑,现在陈振这个样子只是假正经罢了,若是给他们一个孤男寡女的机会,她就不信陈振还忍得了。
大金身上带着金饰和陈振塞给他的三千块钱,提着一篮子的果子和两条自家鱼塘的鱼向李村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