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芊羽笑道:“但咱们还是判断有误。咱们认为玉兰和小李肯定在一张床上,但他们没有啊。”
李晴天笑而不语,风轻云淡。
张秀兰也是理直气壮,说得自己很干净似的,“哼,你们两个把我当什么人了,以为我是你们啊。”
白玉问道:“玉兰,我们怎么了?”
张玉兰笑道:“你们早就惦记着小李,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为我不知道啊。”
这是倒打一耙,立即引来白任二人的强烈抗议。
三个女人一台戏,叽叽喳喳。
李晴天只好开口,扭转话题,“白姐任姐,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还有张姐,你都离家出走了,你还有心思打嘴架吗?”
顿了顿,李晴天道:“还有,我是你们的弟弟,不是你们谈笑的对象,你们要是拿我寻开心,我会不高兴的。”
还别说,三个姐很“听话”,李晴天这么一讲,她们仨马上改变话题。
白玉问道:“玉兰,你这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任芊羽道:“玉兰姐,你的事不解决,你也无心工作,咱们公司会受到影响的。”
张玉兰却不急不躁,反问道:“你们俩说说,我该怎么做呢?”
白玉和任芊羽同时伸手指向了李晴天,“小李你说。”
李晴天耸着双肩说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没什么好说的。我能做的,就是帮助老方找到玉兰姐。”
巧了,李晴天话音刚落,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李晴天拿起电话一听,马上捂住话筒,冲着三个姐说道:“是老方,你们仨先给我闭嘴。”
三个姐同时点了点头。
李晴天冲着电话说道:“老方啊,我昨晚可是千辛万苦,总算知道嫂子的去向了。”
“哦,兄弟你快说,你嫂子在什么地方?”
看了一眼白玉和任芊羽,李晴天道:“老方,据可靠消息,嫂子藏在某个地方,嫂子的两个好姐妹,白玉和任芊羽知道这个地方。”
“兄弟,你帮我问问是什么地方?”
“老方啊,她们仨同气连枝,知道我和你是兄弟,她们不告诉我啊。在我千求万求之下,她们才告诉我,嫂子很安全,嫂子也不想马上就回家,她们让我代向你转告,嫂子很好,让你这几天好好的反思。”
“噢,这我就放心了。兄弟,你帮我想想,我该如何反思,才能让你嫂子回家呢。”
“嗯,我想想……老方,我建议,你跟嫂子做个书面保证,就像咱们做生意时订的那种协议。”
“这个,这个行吗?”
“行不行,先试试嘛。”
“那好,就这么办。兄弟,先让你嫂子消消气,我过几天再找你。”
李晴天搁下电话,没等他开口,立即享受了一顿粉拳的袭击。
不用说,也不用看,粉拳一定来自白玉和任芊羽。
方国仁打电话给白玉和任芊羽,二人推得干干净净,说不知道张玉兰的去向。现在李晴天说,张玉兰藏在什么地方,白玉和任芊羽知道,还是她俩策划的,这让她俩以后如何面对方国仁。
粉拳打人人舒服,李晴天还真的非常享受,笑着一动不动,任凭两个姐肆意妄为。
两个姐也是,粉拳没有效果,便开始得寸进尺,袭击李晴天的敏感部位。
可张玉兰看不下去了,“哎,哎,我说两位,别太过分呀。”
张玉兰认为,李晴天已是她的人了,白任二人的放肆,不是占李晴天的便宜,而是在占她张玉兰的便宜。
张玉兰还趁白任二人没有注意,冲着李晴天使了个眼色,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李晴天这才说道:“两位姐,到此结束,到此结束啊。”
白玉和任芊羽也是见好就收。
张玉兰道:“白姐,任妹,我暂住小李这里,你俩可别不小心给说出去呀。”
白玉道:“放心,咱们姐妹情深,团结一心。”
任芊羽道:“我也保证,玉兰姐。”
张玉兰道:“这份人情,主要是我,但也关系到小李。我家的事,也只有小李才能理清,要是让老方知道我在小李这里,那就彻底完蛋了。”
公司有事,打了传呼找人,白玉和任芊羽不得不走。
张玉兰却说到做到,真的赖在晶院住了三天,赶都赶不走。
这三天自然是昏天黑地,夜夜战斗,搞得李晴天日理万机还不够,还要夜以继日。
李晴天也体验了不一样的快乐,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累并快乐着。
在李晴天的严肃要求下,张玉兰高高兴兴的回家而去,全然忘了她离家出走的初衷。
按照与李晴天商量好了的计划,张玉兰回到家后,继续与方国仁冷战,还什么活都不干。
方国仁只好向李晴天求救。
上午求救,接连四次传呼三个电话,直到下午三点半,李晴天才骑着自行车去了方家。
方国仁整个人瘦了一圈,蔫了似的,最能反映他狼狈的地方,是他的左脸上,有五道被手指挠的血印,尽管已快痊愈,但仍然清晰可见。
李晴天想笑,但勉强忍着,打不过老婆,还要拈花惹草,也是没谁的了。
今天是星期六,下午不上课,但没见到三个小家伙。
李晴天一问,才知道三个孩子初任芊羽接到她家过周末去了。
李晴天接过方国仁递来的香烟,点上火吸了几口后问道:“嫂子呢?”
方国仁伸手指了指楼上,小声道:“楼上窝着呢。”
“现在是什么情况?”
“坚持要求离婚,并且孩子归她,还让我净身出户。”
“老方,这都是气话。”李晴天又问道:“那你呢,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方国仁道:“只要不离婚,什么要求我都能答应。”
点了点头,李晴天道:“老方,我明白了。”
方国仁恳切的说道:“拜托拜托,兄弟,我可全靠你了。”
李晴天冲着楼上喊道:“嫂子,我来了,你下来吧。”
楼上没有动静。
方国仁低声的催道:“兄弟,再喊,再喊。”
李晴天又喊道:“嫂子,老方说了,你什么要求他都能答应。你要再不下来,我可就走了。”
终于,张玉兰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张玉兰在李晴天和方国仁对面坐下。
有意思的是,张玉兰手里还拿着一支钢笔和几张白纸,以及一盒印泥。
张玉兰道:“小李,现在你是中间人,我也不叫你好弟弟。但你得公平公正。所以,你得坐到中间人的位置上去。”
李晴天噢了一声,急忙起身,坐到另一张单人沙发上。
这么一来,李晴天的左边是张玉兰,右边是方国仁,不偏不倚,还真像个中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