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进六存二
温岭闲人2019-06-13 11:382,412

  滕远帆在藤岭县与老叔见过面,李晴天因此而有点不高兴,因为老叔肯定是为了省电话费,才没有向他汇报。

  “滕女士,我是有个计划,但远远不足称什么宏大。我是想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把这里的工程队和家里的四个工厂,合并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

  “哦,家族式企业?”

  “那是你们的说法。现在是起步阶段,只能以熟悉的人为基础。但在将来的发展中,肯定会有家族外的人和资金加入。”

  滕远帆点着头道:“想法很好呀,为什么不付诸实施呢?”

  李晴天道:“我托工商部门的朋友查过,截止到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民营的股份公司。也就是说,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我不想当第一个例子。”

  “理解,理解。”滕远帆问道:“李同学,你是学经济的,而且还跳读到三年级,又正在从事经济活动。我想请教,如果我们公司在内地投资,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想了想,李晴天道:“我认为就目前来说,有两个值得投资的方向。一是学习南方,搞来料加工,以出口为主。二是办经济实体,以内需为主。”

  “那么对这两个方面,你认为哪个方面更适合宁州,同时也适合我们公司?”

  “当然是后一方面。搞来料加工再出口,南方有优势,已初步形成规模,宁州是比不了的。”

  滕远帆又问道:“如果在宁州投资实体经济,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内地经济的风向标在城市,城市经济的风向标在三大件。改革开放以前,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而现在的三大件,是冰箱、电视和洗衣机。”

  “请在冰箱、电视和洗衣机三大件中优先选择一个。”

  “电视,而且应该是彩色电视。”

  滕远帆向李晴天投来赞许的目光,微笑着道:“不愧为经济系的高才生,目光深远,与我们的考察结论不谋而合。”

  李晴天补充道:“我还有个建议,如果要在国内生产彩色电视机,并在国内销售,其黄金时间应该在十五年左右。前五年是开拓期,中五年是喷发期,后五年是竞争期,然后就会进入市场饱和阶段,优胜劣汰,合并四起……”

  滕远帆还有问题,“你认为如何去做,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并销售彩色电视机呢?”

  “嗯……据我所知,国内生产彩色电视机,一缺少资金,二缺先进的生产线,三缺标准的显像管,四缺合格的显示屏,五缺……关键还是缺少资金。至于其他的配件,在国内都能买到。我认为最快的办法是合作,也就是合资,借壳生产。”

  滕远帆点了点头,“合谁的资,借谁的壳?”

  “东江大学有电子厂,东江大学附近有宁州无线电厂,都是很好的合资对象,也是很好的生产基地。”

  滕远帆没再说什么,而是带着许红起身告辞。

  送走客人,李晴天在办公桌边呆坐了很久,徐国良和谈祥云不敢开口,李月兰和许丽颖也在,都耐心的等他自己回过神来。

  大家都猜到了李晴天的心思。

  终于,徐国良忍不住了,“晴天,你不会也想去造彩色电视机吧?”

  “为什么不呢?”李晴天笑着反问了一句,然后说道:“远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钱,有进口渠道。宁州市和东江大学有厂房有工人,还有销售渠道。他们两方之间,还缺少一个中间环节,我想做这个中间环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人家自己谈成,咱们就没机会了。”

  徐国良问谈祥云,“祥云,你怎么看?”

  谈祥云笑道:“与我无关,我怎么看也没用啊?”

  徐国良怔了一下,“怎么与你无关了?”

  谈祥云道:“你们是家族企业,一个工程队四个厂,不包括我的工程队,我的工程队是挂靠在咱们公司名下的。”

  徐国良冲着李晴天笑道:“得,八字还没一撇,有人就眼红了。”

  李晴天两眼乱扫,笑而不语。

  李月兰和许丽颖知趣地离开了办公室。

  三个男人点上香烟,吞云吐雾。

  李晴天还是不肯开口。

  徐国良道:“祥云,这没外人,你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谈祥云道:“人比人,气死人啊。我自己单干这一行,也快七年了,不瞒你俩说,满打满算我赚了大约十二三万,刨去开销和打交道的花费,我现在十万元也拿不出来。”

  李晴天笑了,“祥哥,现在不是痛说革命家史的时候。”

  谈祥云道:“我的意思是说,我羡慕你们姑侄俩。据工程队你们老乡的闲聊,和我私下的分析判断,你们一年至少能赚三十万元。今年有两个大项目,还有滕氏公司在业务上对你们家四个企业的支持,我看今年你们能赚五十万元以上。”

  李晴天笑着点了点头,“祥哥,你太厉害了。”

  “晴天,国良哥,你们别多心啊。”谈祥云笑道:“跟你们比,我就是井底之蛙。特别是晴天,你是干大事的人,将来肯定有一番大事业。说句心里话,我想跟你们干,可我毕竟是外人,我说不出口啊。”

  徐国良笑道:“你已经说出口了。”

  李晴天笑着问徐国良,“小姑夫,你怎么看?”

  徐国良爽快道:“祥云是个能人,如果全面加入,我举双手支持。如果由祥云全面负责建筑工程公司,我就可以去做别的工作。”

  李晴天伸出一根手指头,“只有一个问题。”

  徐国良点着头道:“我知道,是股份分配问题。”

  姑侄二人如此表态,谈祥云岂能不懂,“两位,我要求不高。你们家里的企业,或以后办的企业,我绝不惦记。我想的是建筑工程这块,还有你们想搞电视机的事,我想掺和掺和。”

  徐国良微笑着道:“搞电视机的事,连影都没有,咱先不提。祥云,咱们说说建筑工这块,你想要多少?”

  谈祥云也很爽快,“你们俩定,我绝无二话。”

  徐国良道:“这得由晴天来定。先君子后小人,祥云,我只提一条,我们是代表全家,工程公司赚的钱,我们是放在全家范围内考虑的,几十口人啊。”

  谈祥云笑道:“我明白,我这是横插一杠。”

  李晴天思考了一会,说道:“祥哥,进七存三你看如何?就是百分之十,但你搁进兜里的只有百分之七,另百分之三,要留作公司的继续发展,这点大家都是一视同仁。”

  谈祥云道:“太多了,我只要八,进六存二。”

  李晴天道:“祥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进六存二,这是不是少了点呢?”

继续阅读:第七十六章 正面榜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富豪是怎样炼成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