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问,你试试!你试一下!这把戒尺经过我的精心改造之后,绝对比之前那种无意识的吸收更加厉害!现在的雷击之力,肯定比之前的厉害五倍以上!如果不是沈千罂那种级别的高手,换成一个普通化劲武宗,你只需要一尺子,就能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
小鸡一个劲的撺掇故问试验一下。
而故问不为所动。
总共才能使用五十次左右,用一次少一次。今天在这里试验用掉的一次,很有可能就是将来保命的一次。
况且,这把尺子的雷击之力也不可能浪费在普通化劲武宗的身上。
只有遇见真正的高手,才值得故问动用里面的雷击之力。
而目前符合这一条件的,也就沈千罂一人而已。
收起明王戒尺,故问防贼一样将经堂里的最后一块雷击木放好,这才离去。
水陆道场已经到了尾声。
前来参加的游客也不是那么多了,不过这几天的游客总量还是达到了巅峰的,往来人次总计突破了十万人。
这对于一直名不见经传的法兵寺而言,已经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法兵寺的名声虽然不能说闻名于外,但是至少算是打出去了。
一天天时间过去。
水陆道场第七天终于到来。
按照流程,这一天是最为重要的一天,需要上圆满供、烧圆满香、圆满送圣。
一大早,楼若醇等人就赶到了法兵寺,不想错过这重要的仪式。
每个人都事先换上了准备好的海青僧服,关闭了手机等通讯仪器,三拜之后依次落座,每个人神色肃穆庄严,噤声不语。
一个年纪约莫五十多岁的老和尚,正襟危坐于坛前,他便是此次水陆道场的主持僧人。
老和尚声若洪钟、清越洪亮:“请斋主代六道众生发愿!”
斋主,就是水陆道场的承办人。
也就是故问。
故问应声而起,来到坛前,先是冲着坛上各路仙家神佛祭拜一番,随后扫一眼众人,高声道:“我愿代替不曾皈依、不曾礼赞、不曾供养三宝;不曾忏悔业障、不曾请佛住世、不曾随喜修行大乘佛法、不曾回向勤求佛道、不曾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曾念佛求生净土、不曾发心求菩萨提道的众生,代为发心,当愿圆修,即成究竟!”
随着故问一个又一个愿望发出,楼若醇等人全都应声忏悔,神色恭敬。
场内烟火缭绕,神圣庄重。
在这种场景之下,众生就像是真的找到了心中信仰一样,面有宝光。
故问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心生触动。
其实佛也好、道也罢,都是人类为了“心有所守”而进行的一种信奉仪式。最终目的未必是让你去信奉所谓的佛主、道主,而是让你能够坚守心中的光明信念,让你能够对于外界的诋毁、谩骂无动于衷,始终心存悲悯。
这其实更像是一场“修心”。
而所谓的“发愿”,神佛未必听得见,但是自己的内心却一定听得见。算是变相的对于自己内心信念的肯定,以及督促。
故问听着众人发愿的声音,听着僧众的诵经之声,心灵一下子进入一种空明状态,难得放空。
而在场许多人,包括楼若醇在内,也都进入了这种状态。
他们一个个面露奇异之色,神光内敛,整座法兵寺都弥漫出浓浓禅韵。
发愿流程进行到结尾,马上就要完结之时,忽然异变陡生。
场中竟然猛地腾起一股犹如烽火狼烟一样的气息,雄浑凝实,一下子冲破了满院的香火之气,冲入云霄。
内坛之上的神佛似乎都心生感应一般,震动了一下。
至于楼若醇等人,则刷的睁开眼睛,疑惑的看向四周。
他们虽然看不到这股气息,但是他们却能感受得到气场的变化。
就像是原本大家伙都是一群漂浮在水面的丑小鸭,忽然其中一只展翅高飞,变成了白天鹅。
却是有个人的精神气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
楼若醇第一眼就看向故问,现场唯一可能出现这种蜕变的也就故问了。
可是随后楼若醇就摇了摇头。
不可能是故问。
故问现在已经是化劲大宗师,早就已经度过了这种蜕变。假如真的是故问精神气场变化,绝对不会只如烽火狼烟一样简单,而是如一轮普照大地的太阳,整个法兵寺的人谁都无法避免。
可现在,分明并非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至少还有一半人懵懂无知。
“到底是谁?”楼若醇看向其他人,可都不像。
最终,还是故问目光落在一个老僧的身上,淡淡开口:“弘远法师,恭喜破境。”
却是那个主持水陆道场的老僧!
老僧眼中闪烁着一种喜悦光芒,那是一种获得了超脱的、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悦,并非物质带来的那种喜悦。
老僧起身冲着故问合十作揖:“全赖贵寺宝地加持,我才能证得焰慧地,从此了断烦恼根。”
焰慧地,是佛门菩萨十地中的第四个境界。意为烧断烦恼薪,新增智慧焰。
相当于心力七境之中的“枯木禅”初境。
也就是说,只要这个老僧愿意,他只要稍加锻炼一下肌肉、骨骼能力,学习一些搏杀技能,立马就能成为一名暗劲巅峰的大武师,甚至是化劲武宗。
一个之前还日趋老迈的老僧,只是凭借水陆道场的发愿环节,就心生顿悟、一朝悟道,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
可这却是真实发生的。
就发生在楼若醇等一干关海名流的眼皮子底下。
此时此刻,楼若醇等人全都难以置信的看着弘远法师,眼中既有羡慕又有火热。
既然弘远法师能够做到,那就代表着他们也能!
而很多人同时也注意到了弘远法师话语之中的一个细节:全赖贵寺宝地加持。
也就是说,弘远法师能够精神境界提升,跟法兵寺这个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法兵寺这座原本平平无奇的小寺庙,原来竟然是一座悟道圣地!
刹那之间,在场众人心思涌动,各有想法。
就连楼若醇都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要常来法兵寺修行,哪怕不能顿悟,能够获得一些精神境界上的加持也好。精神境界高了,才能更好的处理商业案子跟人际关系。
“诸位,弘远法师顿悟得道固然可喜可贺,不过也不能耽误了送圣的流程。咱们继续吧!”故问道。
弘远法师也点头称是。
他十几岁出家,念佛四十余载,佛门里的一切都已经渗入他的骨子。其实他今天的悟道更多是厚积薄发,像是皓首穷经的老儒生,在某一天忽然灵感涌来,写下千古文章一样。
跟法兵寺的关系有那么一些,但是并不那么大。
故问不在意,弘远法师也不在意。
可没想到的是,其他人却在意了。
等到水陆道场所有流程走完,七天的法会正式结束,弘远法师在法兵寺“立地成佛”的消息已经在关海上层圈子里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