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稷下学宫不少著名的导师,都曾被派往京都学府去教学,以传授一些选拔人才的方法。
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富家子弟,宁愿不远千里,也要来稷下学宫来进修。
身为京都三大家族之一的徐家,当初也是选择了让徐兴安前来稷下学宫。
这成了如今稷下学宫的一大幸事。
而在周易重生后,之所以不待见白鹿书院的原因也在于,白鹿书院,不过是稷下学宫附属的一个小小的书院而已。
像这种附属的小书院,江宁道还有着十几座,根本不足为奇。
稷下学宫,设立在金陵城西北方的边郊地带,距离白鹿书院有着十几里之遥,倒是算不上太远。
太阳逐渐高升,清晨略有些清凉的温度逐渐回暖,大街上熙熙攘攘。
这时候,在通畅的大路之上,那十几辆华贵的马车,载着白鹿书院的三十三名学员,浩浩荡荡的驶了过去。
“没想到我们也有幸能前往一趟稷下学宫。”
“听说稷下学宫里面的学子都是大家族子弟,随便抽出来一个,都至少是曾经冯公子那样的家世。”
“学宫之行,真让人期待啊。”
……
一路之上,马车上的众白鹿学子不断在讨论稷下学宫的话题,显然,那是每个人向往的进修之所。
周易可没那个闲心,他坐在马车之中盘腿打坐,尽管这个世界的灵气稀薄,但也不厌其烦的将其一缕缕吸纳。
期间,陆士元见到昔日的好友愈加神秘高冷,坐在马车中的他,显得有些局促。
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导致一路无话。
不过就在临近稷下学宫的时候,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不少学子迫不及待的掀开了窗帘,却是发现,此地早已经拥挤不堪。
因为稷下学宫作为江宁道的会考地点,整座江宁道所有书院的参考学子,便是全部汇聚在了这里。
“好了,各位学子们,此地十分拥堵,马车再也难以行进,我们下马车步行过去吧。”
随着何庭敬洪亮的声音传来,一个个学子踊跃的跳下了马车,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向着稷下学宫的大门处走去。
稷下学宫不愧是天下第二学宫,更是前朝倾国力打造,自然是气派非常,光是那雄伟的门楼,便是约莫十几丈高。
矗立在此,遮蔽着众人的视线,像是个巨无霸一般,惹人敬畏。
在学宫门前迎接众人的,正是当初分配学子的富态中年人,绣绣鹌鹑八品文官,朱子晋。
他与何庭敬是个老相识,在见到后者带领学子到来后,立刻笑呵呵的上前,道:“何院正,今天可是会试的重要日子,为兄的可要先祝福你一下,祝福你的学子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
何庭敬也是攀谈道:“子晋兄,你我之间不必客气,等这次恩科结束后,我必定会登门拜访一番,以续我们之间的情义。”
“好说好说,既然没有什么事,何院正就先带领着学子进去吧,还是会试重要。”
朱子晋拱了拱手,主动让开了一条路。
不过就在下一刻,他的面色一紧,有些善意的提醒道:“何院正,我们关系不错,为兄要提醒你一下,就在不久时分,你的老对头可是已经到来了。”
何庭敬在微微一怔后,直接色变,急忙问道:“可是那沈功贤?”
朱子晋面色凝重的点点头,道:“况且,他这次所带来参加会试的学子,明显要比你多得多,你要小心他借此羞辱于你了。”
“我会注意的。”
何庭敬面色逐渐阴沉下来,转过身来,对着一众学子又道:“诸位学子们,跟上我的步伐,我们这就踏进稷下学宫,不过这次,东临书院可能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了!”
东临书院,一座闻名江宁道的大书院,虽然同样依附于稷下学宫麾下,但远非白鹿书院这种不入流的小书院可以比拟,就是在学子数量方面,都是后者的数倍。
一众白鹿学子不再停留,一起随着院正何庭敬的步伐踏入了稷下学宫。
周易因为不骄不躁的性格,所以落在了队伍的最后,他依旧一步一个脚印,缓缓的前行着。
不过在朱子晋在看到周易的身影后,直接冷哼了一声,对其有着极其恶劣的改观。
因为不久前,周易当众落何庭敬面子的时候,他也是在场,对于这个不学无术的学生,何庭敬竟然还带着他来参加会试,朱子晋真是搞不懂后者在想什么。
不过以他的身份,自然不会搭理一个小辈,于是任由他从自己的身边走过。
周易直接忽视了朱子晋的态度,在通畅的石子路上,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走向前去,身子略显单薄的他,却透着令人侧目的从容与洒脱。
稷下学宫大的出奇,直到太阳突破地平线的束缚,升上高空,周易这才缓缓走到了学宫的中央地位。
随着两旁的葱郁之色愈加浓郁,学宫中的气派建筑也是出现他的视线中,在那周围,还可以看到一些操练的士兵,在大声呼喝着。
此地的防守极为的森严,想来是作为武朝的第一次恩科,引来了足够的重视,不过在学宫之中散步的周易,倒是并未受到什么阻拦。
半响后,此地走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大多是来自江宁道各座书院的弟子们,他们隐隐向着一个方向汇聚而去,显然在那里,气氛显得极为的火爆。
沉吟了片刻,周易也迈步向着那个方位走去。
······
稷下学宫,中央地带。
在一处青石铺砌而成的广场之上,不断有各方书院的院正,带着各自的学子们纷至沓来。
现场的气氛火爆,仅仅是来参考秀才的学子们,便是有成百上千人。
在何庭敬的带领下,一众白鹿学子也是都汇聚在在此,不过在此处,便是有三个书院的学生最受瞩目。
三个书院的学子们站在此处最为显眼的地带,一个个的眼神中都带着一股傲然,似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三座书院分别是东临书院,踏星书院,以及伏微书院。
在场的各方书院有着十几个,虽然都是为稷下学宫的附庸书院,但彼此之间的地位,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东临书院的师资雄厚,建校历史悠久,属于学宫附属下当之无愧的第一书院,踏星书院第二,伏微书院占据第三。
而三位中年人,便是带领着各自的学子们,傲然的立在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