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牙还牙
这根本不是什么胜利,就算是胜利,那也是一场惨胜。
高寒走上城头,地上到处都是血红的积水,分不清楚那到底是血还是水,而他的士兵们,根本就没有顾忌这些,很多就是那么一屁股坐在地上,坐在这些积水中,神情疲累无比。
军官们在指挥着人将战死士兵的尸首收敛,送到城下的民居里去,而从城里征召的郎中和军中的郎中,正手忙脚乱的在救治着受伤的士卒,除去已经死掉的人,这一场短暂的战斗,只怕受伤的人是死掉的人的数倍,如果算上轻伤的话,那此刻在城头上不带伤的,已经是异数了。
“数目统计出来没?”高寒走到阴沉着脸的奥利维亚身边,低声问道。
奥利维亚的胳膊,拉了一条长长的口子,不知道是刀砍的还是枪挑的,以她身上配发的带铁片的棉甲,都没有挡住这伤害,此刻一个郎中正在为他清洗伤口,敷上药物。
“还没出来,至少不下百人,有三个炮队的人,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奥利维亚狠狠的说道:“这帮狡猾的家伙,他们的目的就是咱们的炮队,他们以为除掉了咱们的炮队,他们就可以攻得上来了。”
高寒没有出声,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改良火铳已经是很先进的了,即使是遭遇到葡萄牙人,他也没有示弱过,但是今日一战,他寄以重望的火铳,也只能当作普通的短矛使用,而精心训练的那些火铳手,在战斗的时候,和普通的士兵,也没什么区别。
这还是他的火铳上,都规定装上了枪刺的缘故,否则的话,只怕伤亡更大。
这个教训来的好,至少,今天的损失并不是难以承受的,而高寒已经下定了决定,一旦有条件,他一定要将在雨天也可以发射的火铳研制出来,让自己手下火铳手,可以全天候的作战。
一个团练军官,匆匆的走了过来,对着奥利维亚低声说了几句,高寒的眉头皱了起来。
“知道了!”奥利维亚脸色也不大好看,抬起头来对着高寒说道:“丢了两门三磅炮,正在查,不确定是不是被敌人抢走了!”
“没有按照规矩,在不能保住火炮的时候,执行销毁么?”高寒刚刚才问出口,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刚刚奥利维亚说过,有三个炮队全员阵亡,那么,他们的火炮,只怕没人来得及销毁了。
“这火炮不能落在城外的那些家伙手上!”高寒很清楚自家制造的火炮的质量,想到不久,自己的士兵会面临自家制作的火炮,他头皮都有些发麻,哪怕那些白莲教人不懂使用这些火炮,但是,就算是他们瞎塞火药瞎塞弹丸什么的,火炮的质量也足够保证他们能够打上一发以上,而那一发,甚至可能就会给自己的士兵造成数十人的伤亡。
要是他们用的时机好,甚至像自己,奥利维亚这些高级将领,都有可能死在炮下。
这还是他们不懂这火炮,万一白莲教的人中,有懂的用这火炮的,那就更坏事了,高寒可不信白莲教的人里头,没几个工匠,没有被抓到投靠他们的官兵,这些人中没准真有懂这个的。
那事情就更大条了。
清点的结果,在高寒的关注下,很快的就出来了,两门失踪的火炮,一门摔在了城下,另外一门,已经确认是被敌人夺走了,有士兵亲眼见到数个敌人将火炮摔落到城下后,被一群人拥簇着抬走了,之所以遗失了一门,那是城头守军的反击太快了,他们运走了第一门,来不及运走第二门——两门火炮,并不是同时摔落到城下的。
“大人,他们可以趁着大雨偷袭咱们,属下想以牙还牙!”
宋建一直没有吭声,此刻见到高寒不悦,他主动请缨道:“贼人们刚刚偷袭得手,肯定不会想到咱们的报复这么快,属下趁着天黑或者是大雨的时候,想去敌营里走一走!”
“那门炮不一定非夺回来不可,然他们不能用就是了,销毁的法子你让炮队的人教你,让火药在药池里内炸就足够了,如果时间充裕,直接堵住炮口炸膛也行!”
高寒缓缓的说道:“准你去报复,但是,不是让你去送命,主要的目的是销毁专门被缴获的火炮,但是若是敌军看守严密无法得手,制造些混乱杀伤点敌人也够了,明白的我的意思吗?”
“明白!”宋建点点头:“我先去准备,等待时机!”
“给我活着回来!”高寒盯着他。
宋建咧嘴笑了笑:“大人放心,我还想追随大人一辈子呢,这么早就死了,我可就亏大了!”
宋建是高寒的嫡系,正宗的镇抚司人马,和奥利维亚的团练还是有区别的,现在高寒的手下,虽然都是海外镇抚司麾下,但是,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团练,一个是卫所军制,一个是西式军制,略有分别。
虽然团练人数众多,但是,锦衣校尉们一直都是嫡系,双方一开始就在别着苗头,进行着良性的竞争。
此刻见到宋建得了命令,出城袭扰,心里也是痒痒的,她团练中可不是全是大明团练,葡萄牙人团练小队也不少,而这些小队,对于袭扰作战,比起这成阵形的面对面厮杀,更有心得。
“我可以派出几支小队配合宋百户!”她也请缨道:“我的人这次死伤惨重,若是不找敌人讨回点本钱来,士气会一泻千里!”
高寒点了点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自己面对的一帮业余军人,又不是后金精锐,也不是葡萄牙职业军人,自己的确没必要这么小心老老实实的守城等对方来攻打。
“贵精不贵多,他们中流民比军人多,制造出足够的混乱,掩护宋健的人混进去就行了!”高寒冷冷的笑了一笑:“不求杀死多少人,但是,总得要让他们从今日起,不得安宁就是了,小队出城袭扰,要形成惯例,他们能做初一,我们就能做十五,到底看看,是谁先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