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谁来就谁
柳如是已经坐船离开了长崎,如果说还有谁更明白高寒的打算,那肯定是非她陌生了。
自从她离开了长崎,高寒陡然感觉到了轻松了许多,或许在内心的深处,他还是希望柳如是呆在大明,哪怕是在局势纷乱的山东,在他心里,也是觉得比在这异国他乡的好。
长崎城里经过松浦家几代人的经营,的确是繁华异常,高寒等人住在城里最豪华的客栈里,一住就是十多日,每日里也就是在城内各种市町里走动下,偶尔去港口里转一转,遇见合适需要的东西,也会花钱买下,并且令人送到宫崎城那边去,没人觉得不正常。
这种开放性的港口,最不缺乏的就是外国人,对松浦人而言,南蛮人是外国人,大明人也是外国人,没多大的区别,只要能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好处的,就是好的外国人,长崎港里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最多的,还是大明人。
穿着普通大明装束的高寒等人混迹在这座城市,就如同一滴水混进了大海,真是要多普通就有多普通。
港口有时常有郑家的船队出没,有意思的是,高寒发现,郑家在长崎城里,居然没多少商铺,除了在唐人町里有一家挂着郑家招牌的店子,其他的地方,简直找不到郑家的痕迹,好像他们完全放弃了这经营这一块。
“这也没什么奇怪,当所有的船只都需要从他们这里缴纳平安银子才能安全的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不必要再费心费力的去经营赚钱了,人家已经将他们赚的钱送到了他们手上了!”
林立倒是非常羡慕这种赚钱的方式,毕竟是做过山大王的人,脑子里立刻就发散开来,当初他山寨里拦路打个劫,下山绑个票什么的,和人家的规模比起来,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想一想,如是附近几个县城的商户,每个人从兰岭寨经过,都主动上交他们货物的几成做保护费,他兰岭寨简直是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富甲一方啊!
“你这羡慕不来的,人家这么做,那是人家有这个实力,你若是有上千艘船,数万的手下,看谁不顺眼就逮着谁打一顿,这买卖你也可以做,否则的话,还是不要想了!”
高寒呵呵的笑道,眼中却是掠过一丝神往,若是有朝一日,他海外镇抚司能够如郑家一样,在这海上达到这样的成就,那他还真没多少遗憾了,或许,郑家的眼界还浅薄了点,格局还小了点,只能在自己家门口称王称霸,要知道,在大海的另外一边,还有这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有着更多的作为的啊!
这大概就是自己和郑芝龙的区别吧!
格局,眼光,自己有的东西,郑芝龙没有,尽管现在郑芝龙有的东西,他高寒也没有,但是,他高寒背靠大明朝廷,有着天子的圣眷,郑芝龙有的这些东西,他将来可能会有,但是,他有的东西,郑芝龙这辈子就未必会有了。
“那郑家现在可是看咱们镇抚司不顺眼的很!”林立哼了哼,为什么来长崎,他可是知情的,但是郑家人正的如同他们的实力那么庞大的话,自家大人到来的消息,他们不可能收不到,一直到今天,他们都没有派人上门联络,这是等着自己大人屈尊去拜会对方么?
“巧了,我也看他们不大顺眼!”高寒笑道:“雄踞海外,尾大不掉,身为大明男儿,不思报国,这可不是什么英雄好汉的行径,而和大明水师大动干戈,侵袭福建厦门,仅仅是为了一己私欲,这可是无家无国之举,这种人,不归顺朝廷,那么,这辈子也就是一个海盗了,一个大的海盗而已!”
“不过,朝廷现在没有这么多经历战船耗费在他的身上,定下了这招抚之策,若是他识相,懂得进退,从此归顺朝廷,我敢肯定,他日后的成就,绝对不是什么一个‘海龙王’的匪号而已,而他的子孙后代,也必将为他的今日的此举受益匪浅!”
“这郑芝龙身边到底有没有明白人?”林立点了点头,忍不住抱怨道:“他们的庄子就在这长崎城外不到二十里的地方,这城里我也敢保证,绝对有不少他的人,咱们可一直没遮掩咱们的行踪,他们难道不知道咱们来了?”
“难道他们还等着大人上门么?”
“再等些日子,不着急!”高寒摇摇头:“在长崎城呆一个月,我也算是诚意满满了,若是这一个月内,这郑芝龙都没什么举动,那就说明,人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归顺的事情,那咱们呆在这里也没有意义了,还不如直接回大明去!”
高寒心里早就有了打算,面子是人家给的,也是自己丢的,你堵了九鬼家的港口,我就亲自到长崎来,若是你还是拿大,连派人接触的意思都没有,那大明也不用再热脸贴对方的冷屁股了。
你郑芝龙不是厉害的很,看不顺眼葡萄牙人,就打葡萄牙人,看不顺眼荷兰人,就打荷兰人,甚至看大明水师不顺眼,也敢打一仗的么?那么,我这个区区的海外镇抚司,就和你碰一碰吧。
高寒心里冷冷一笑:赢了,那就是你郑芝龙也不过如此,输了,大明也没多大的损失,或许,和你郑芝龙碰撞的过程中,我还能碰撞出一支精兵来,将来能够成为大明的定海神针也说不一定。
再好的风景所在,时间呆长了,也没什么风景可言,所谓见惯英雄亦常人,也是这个意思,长崎城里转悠了十多天,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吸引高寒的地方了。九鬼家的人趁着这一波机会倒是采买了很多东西回去,只是九鬼家去的人多,回来的人少,高寒一直等着宫崎城那边自己想要的消息,却一直没有等来。
这让他微微有些失望。
期间九鬼诗织倒是派人送来了关于火器厂的一些消息,伯恩叔侄按照高寒思路研发的燧发火枪,现在每天可以生产五支左右,这是在大力改良的基础上只能达到这个效率,还是伯恩叔侄特意控制了生产数量,高寒不得而知。
不过,一个月后,高寒身边的人可以全部都换上这种燧发火枪,倒是可以确定了,这让他一直在长崎城里等得有些焦躁的心,稍稍舒服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