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狗大户
半包软白沙2019-06-13 15:392,254

  第四百五十一章 狗大户

  九鬼诗织是来访,势不可免的将郑芝龙和高寒的话题,带到了九鬼家的身上。

  当然,这和九鬼家的实力没多大的关系,甚至郑芝龙的关注点,也不在九鬼家的本身的身上,而是高寒,或者说,海外镇抚司为九鬼家做了些什么。

  高寒身边的护卫,换上了九鬼诗织带来的部分燧发枪,郑芝龙半辈子都在和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打交道,眼光是何等的毒辣,自然看得出这种不用火绳点火而是用燧石击发的火枪,和目前大家都在使用的火枪有多大的区别。

  以他的眼光和格局,自然不会在意这种武器的制作过程什么的,而是考虑的,这种武器谁制造的,能制作多少,要是郑家现在使用的火枪全部换成这种,有多大难度的事情。

  而九鬼家的火枪队的火枪的来源,现在自然也不成什么秘密了,这种新火枪都有了,那种旧的火枪,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而高寒在濠镜澳折腾的事情,大量的情报汇总起来,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高寒夺了葡萄牙人的火器厂和火器匠人,据为己有,而这些火枪显然也是那火器厂做出来的。

  “我听说,咱们的火器厂能做西夷大炮,真正的西夷大炮?”

  “这个咱们,用的极妙!”高寒笑哈哈的回答道:“没错,当初九鬼家就是因为有大量的钢锭和我才搭上关系,咱们海外镇抚司的火器厂,侥幸能造一些火枪火炮的,不过,受规模的限制,现在的出产,也是有限!”

  “那郑家以后也是可以用这火器厂的出产的吧!”郑芝龙笑嘻嘻的说道:“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有这样的好东西,当然是先用在自家人身上,大人你说是不是!”

  “这个是自然!”高寒正色回答道:“到目前为止,我就是允诺了九鬼家的部分火枪,以九鬼家的规模,一年有个几百支也就够了,不过,郑家的船队船只太多,所需的火器也是巨量,这个事情,怕是从长计议了!”

  “不着急不着急!”郑芝龙毫不意外的点点头:“出产不多,那是规模限制,咱们扩大规模就好,我郑家也是有个小小的火器作坊的,不过上不得台面,从此肯定是要并入咱们镇抚司的火器厂的,至于开销什么的,这个就不用大人操心了,花不了几个钱,都交给我处理好了!”

  “镇抚司的火器厂,是要盈利的!”高寒苦笑了一下,郑芝龙财大气粗的样子,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狗大户!”一个火器厂的开销,那每年至少是以十万两银子计算的数目好不好。

  “宫里也有份子的,甚至派了监造!”见到郑芝龙不解的眼神,他解释了一下,郑芝龙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这一声过后,他眼中不是失望,反而是惊喜之色:“宫里有份子,那更好啊,火器厂每年的开销,全部归我,而出产的话,折算成多少银子,咱们如数交给宫里就成了!”

  高寒眼中里露出了犹豫之色,狗大户这么客气,我怎么说呢,我能说这份子是我和皇帝陛下一人一半的吗?你现在将所有开销都包了,出场也包了,那等于直接送钱给我和皇帝一人一半啊,这多不好意思?

  “这数目很大?一年一百万两够不够?”郑芝龙小心翼翼的问道,这就是草莽出身和朝廷出身的区别了,当然,严格的说,这就是土豪和屌丝的区别了,郑芝龙崛起之后,银子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是一个数字,没多大的概念了。

  “一百万两?”高寒愣了一下。

  郑芝龙却是以为不够,有点不好意思的摇摇头:“是郑某格局太小了,朝廷眼里,怎么看得上这区区一百万两银子,不过,大人,我郑家每年花在火器换装上的银两,也不会超过两百万两之数,这还是和那些红毛鬼较劲来着,再多的话,其实我也用不了那么多!!!”

  “狗大户!”高寒在心里,再次暗暗骂了一句,朝廷为辽东增添守城的西夷大炮,几十万两银子折腾了一年,你郑家一个船队,每年就花两百万银子在这上面,你不是狗大户,谁还是狗大户。

  “两百万两,差不多够了!”高寒缓缓的点了点头:“火器厂扩大规模,先集中打造一支舰队,应该花不了多少银子了,日后就算是和葡萄牙人对阵,和荷兰人对阵,咱们要船有船,要人有人,要炮有炮,就不怕落在下风了!”

  “那就这么定了!”郑芝龙一拍大腿:“这样的好消息,我得让兄弟们知道,这些年,咱们买不到比番人更好的炮,这火憋了很久了,若是咱们和番人的火器一样厉害了,哼,这些番人从哪里来,就给我滚回哪里去!”

  郑芝龙根本没有造炮的能力,造炮的人才,本来就是各个势力严防死守的对象,就算自己用不着,也绝对不会让别的势力得了去。

  高寒的火器厂,算起来到如今,也算是有些机缘巧合,首先,他是将维克多商会火器厂的工匠,一窝端了,然后,还捡到了汤若望这个宝贝。

  去了山东一趟,孙元化搜罗了好久的大明火器工匠,这算是大明在火器行列最顶尖的一批人了,也是悉数被高寒囊括了过去。

  所以,基本上高寒的火器厂汇集了东西方在远东最有技艺技巧的一批工匠,举目四顾,哪怕是大明京师的造作局,也打造不出这样的班底来了,更别说一直是连个固定的基业都没有的郑芝龙了。

  在长崎呆得再舒服,这里也不是他的基业,这里可是有主的,他可没打算和幕府来一场旷日引久的割据争夺战,最多,他拿这里当作一个基地而已,而台湾,才是郑芝龙真正想将他打造成自己的基业的地方,但是,想将台湾打造成自己的基业,那首先最大的阻拦,就是得赶走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

  荷兰人在台湾已经筑城建堡,而郑家的主要战力在海上,对付这种在岸上建造的坚城,靠着一直强大的船队,可起不了多少作用。

  这一直是郑芝龙头疼的问题,如何加上自己船队的海上实力的同时,也加强自己上岸作战的能力,但是,这个问题在刚刚归顺朝廷之后,就迎刃而解,这连郑芝龙都怀疑,自己这运气,是不是太好了一点了。

继续阅读:第四百五十二章 招安事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扶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