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里,以后你们就在这工作。”一大清早赵原带着两名眼珠不停打转的年轻男子进了酒楼门口。
“原哥,他们是谁?”小六怀着警惕的心里问道,说实话,他们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冲击。
不仅是他,就连狗子也是同样心里,就好比被别人侵占了领地一样。
赵原自然知道二人心里想的什么,笑着介绍道“这是高成、周田,我刚聘请的庖人,以后你们就是同事,互相之间多多关照。”
他们不明白何为同事,不过听到互相关照的时候,小六、狗子心里明显有些不爽。
“庖人?”小六不屑的看了二人一眼。
在这个时期,庖人的地位不算高,跟普通伙计差不多,并且依照传统的判断来说,庖人年龄越大厨艺越好,这二人显然太年轻了。
这个问题赵原自然想过,凭他的财力绝对可以花大价钱聘请两名有真本事的庖人,但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这家酒楼走的是新菜品路线,即便再厉害的庖人也做不出来。
所以说,赵原需要的并非厨艺精湛的庖人,而是善于学习,做事机灵的年轻人,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做菜基础。
“这是小六、狗子。”赵原急忙把小六没说出来的话挡了回去。
“小六哥好,狗子哥好。”高成、周田谄笑着说道。
这一声称呼让小六、狗子心里尤其舒服,对二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竟是主动带着他们进店熟悉情况。
赵原欣慰的笑了笑,这也是他招聘高成、周田的原因,只有众人和和睦睦,团结一心才能真正把酒楼的生意做好。
经过一上午的了解,几人熟络起来,高成、周田也彻底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主动分摊小六、狗子的工作。
当然,为了公平起见,赵原给他们的月钱也是五个中布。
月钱都是最基本的,只要酒楼开张赚钱后,绝对会给所有人发奖金。
中午时分,奚风拉着一车沉重的货物进了酒楼。
应赵原的要求,赵家窑内打造了两口铁锅,烧制了两个石磨,四人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货物卸车。
磨面、榨油成了高成、周田的入门课程,有了面粉跟油以后,炒菜变得简单。
想到如今只有葵、韭、葱、薤、蓼、苏、姜等十多种蔬菜赵原无奈的摇摇头,如此一来他的厨艺根本得不到发挥。
赵原也不心急,即便蔬菜的种类不算多,他也可以凭着特殊的做法火爆一段时间,等其他酒楼偷学到炒菜的方法后,自己再去一趟姬家村把卡车上那些各式各样的种子拿来,完全颠覆战国时期的饮食行业。
其实,如果赵原想在战国长时间发展的话必须重回姬家村,大力种植高产粮食。
凭他的头脑的确可以改良冶炼技术,如此会使金属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到时候布币的数量也会成倍增长,然而货币增多以后会造成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人们手里有钱但买不到东西。
当然,赵原也能让手工业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买到衣服、陶瓷等常用物品。
然而这些都是辅助物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要想彻底改变战国时期贫穷落后的情况必须从农业抓起,只有粮食产量足够,人们可以填饱肚子,才会想有更高端的追求。
所以说,姬家村那一客车高产粮食、蔬菜,才是赵原最强大的后盾。
利用午饭的时间,赵原展示了两道小菜,高成、周田认真的学着,对于炒菜的味道赞不绝口,励志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
一转眼又过了三天,距离红莲公主比武不足二十天,赵原仍没有找到兵器案的线索,并且也没有让对方必胜的方法,只希望自己那套剑法真能起到作用。
三天时间,酒楼的后院内堆满了板鸭,他们的饭桌上同样天天有板鸭,吃的差点呕吐。
赵原去过成衣坊的加工厂,大体了解了一下工作进度,由于童山手底下的女红并不多,制作的速度不算太快。
对此,赵原只能耐心等待,他不愿大幅多招女红,因为人越多,技术越容易泄露。
眼下,赵原迫切希望韩非可以重回朝堂,并且颁布知识产权法,到时候旁人纺织羽绒服的话需要给他交税,自己反而赚的更多。
好在这些女红都很拼命,几天时间已经做好了数百件羽绒服的面料,鸭绒也准备的充分,再有三天时间,数百件款式各异、颜色不同的羽绒服就能面向市场。
在此之前,赵原给成衣坊换了门匾,名字就叫雪中行,右下角还写着羽绒服专卖店。
同时,还把成衣坊内积存的那些衣服低价处理掉,作为福利,先让阿落等人各自挑选了几件喜欢的衣服。
雪纺裙到手的时候,几名婢女笑的花枝招展,由此可见女人爱美的天性。
小六、狗子等人也挑选了几件像样的长袍,留作特殊场合穿,平时还是粗布青衣,总不能逾越了店小二的身份,否则客人看的不爽,也就没心情吃饭。
这几天内,传单的数量城北增长,已经达到了上万张的初步要求。
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赵原去了趟名为迎春的红楼,精心挑选了十名身材跟长相都不错的女子当模特。
仅仅这一次活动就有五个中布的收入,这十名女子欣然答应。
这十名女子都不算迎春楼的花魁,赵原也没必要找花魁给自己捧场。
一来,她跟花魁不熟,可能花费巨大,二来,他不想让花魁的长相盖过羽绒服。
当然,如果真能得到花魁的帮助自然是一件好事,那时候没必要让花魁去当模特,完全可以在迎春楼里推销。
所以说,赵原没有跟花魁接触的心思。
就在羽绒服店开业的前一天,赵原扛着厚厚一摞传单走上大街,小六、狗子跟在左右,手里分别拿了不少。
与此同时,奚风等高手全部出动,只不过他们走的不是寻常路,遍布在新郑城楼房的屋檐上,企图用天女散花的形势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