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赵原买来了高粱、大米、小麦等酿酒用的粮食,同时也买了不少现成的粮食酒。
“原哥,今天要摆庆功宴吗?”小六兴奋的说道,肚子里的酒虫已经蠢蠢欲动,若不是之前经济所迫,他绝对是个十足的酒鬼。
狗子情况稍好一些,也同样抵制不住美酒的诱惑。
“你小子馋酒了吧!”赵原直接戳穿小六内心所想。
小六嘿嘿一笑,急忙帮着赵原搬运东西。
高成、周田总算有些厨艺,懂得酿酒的方法,赵原顺手把这些粮食交给二人。
然后吩咐小六、狗子拿来铁锅、木柴还有一根细长的竹竿,以及好几个空酒坛子。
赵原把两坛粮食酒全部倒在铁锅内,顿时飘散出浓烈的酒香,小六不停的擦拭口水,恨不得一头扎进锅内。
赵原拿来一个大锅盖,中间抠了个洞,恰好可以塞进竹竿,然后把竹竿的另一端放在空酒坛中,这才吩咐小六开始烧火。
小六不知赵原要干什么,却还是乖乖的按吩咐去做,不多时锅内的酒香肆意的飘散出来。
酒精的沸点较低,很容易形成蒸汽,由于锅盖密封性不算很好,所以整个后院都被酒香笼罩。
当然,绝大部分的酒精蒸汽沿着竹竿缓慢流入空酒坛,遇冷后重新凝结成液体,只是浓度高了很多。
酒精与水可以发生共沸,也就是说酒精蒸汽中含有水蒸气,这种最简单的蒸馏方法只能形成五六十度的白酒,不过,用来饮用的话足以。
随着酒精的持续蒸发,空酒坛内的白酒越来越多,最后装了整整一坛,锅内的酒精所剩不多。
由于技术,设施相对落后,一坛普通米酒只能蒸馏出半坛白酒,这种转化率对赵原来说足以,他大可以把白酒的名气打响之后提高三五倍的价格。
这时饭菜已经准备就绪,赵原把一坛醇香的美酒端上餐桌,瞥了小六一眼“还等什么,喝酒去了!”
小小的一个餐桌围了赵原、小六、狗子、周田、高成以及奚风等人,显得有些拥挤。
赵月毕竟是女子不善饮酒,陪着阿落她们在另一张饭桌上。
小六早就馋的直流口水,拿起一碗一饮而尽,紧接着猛烈的咳嗽,仿佛有一条火龙钻进胃口,竟然有些上头。
“这酒真烈!”这是小六对白酒的唯一评价。
赵原摇摇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酒,需要慢慢品尝,你这是牛嚼牡丹。”
狗子按照赵原的说法轻轻抿了一口,顿时感觉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
当然,凭他的语言能力是不可能说出这些感受,最后换成了两个字“好酒!”
“先生这是什么酒?”喝了一小口之后奚风也是连连赞叹,好奇的问道。
“汾酒!”赵原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汾酒可是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
虽说赵原有些投机倒把,但的确是汾酒的加工工艺,利用纯粮食酒当做底酒经过蒸馏而成,全当是提前几百年借用了这个名字。
酒虽不错,众人也不贪杯,赵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接下来的问题,奚风等人更没有醉酒的习惯。
其实汾酒只是个中间品,并非赵原真正的目的。
第二天一早,赵原又买了更多粮食酒,吩咐小六等人进行蒸馏。
上午过后,赵原肩上扛着一个偌大的布袋,,里面装了满满的货物,并且散发着浓烈的药香味。
“原哥,你不会是打算开一家医馆吧。”小六无奈的摇摇头,他可不认为赵原懂得医术。
正如小六所说,这一布袋内装的全都是药材,其中包括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十余种。
“汾酒好了没有?”赵原不想跟他解释太多,因为说多了他也不懂。
小六屁颠屁颠的拿来几坛汾酒,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巴。
赵原按照一定的比例一股脑的把十多种药材放入汾酒,然后配以冰糖、雪花白糖、蛋清,进行精酿,只等需两天时间就能发酵完成。
三天之后,一个响亮的名字出现在新郑城的街道上,毫无疑问赵原的酒楼开张了。
这家名为“一品居”的酒楼张开之前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汾酒、竹叶青酒的名字首次出现。其中汾酒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竹叶青酒,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
新郑城内的大部分酒鬼、酒徒全部聚集于此,其中不乏一些文人墨客。
一时间,酒楼的生意爆满,就连二楼的包间也没有一个空席。
一些富贵子弟根本不管能花多少钱,只管是否能喝到就行。
与此同时,大量的板鸭被端上餐桌,立刻成为最好的下酒菜。
即便一盘需要五个小布还是成了炽手可热的菜品,有些顾客甚至点了五盘。
小六、狗子忙的不可开交,幸亏奚风等人手脚麻利,尽可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一品居开张的前三天实行半价,这种新颖的活动方式顿时在整个新郑城内火爆,甚至到了一座难求的地步。
贵圈里流传出一句话,去过一品居二楼包间才算真的有钱、有权。
情况跟赵原当初的构想一样,一楼的大厅走亲民路线,二楼包间走高端路线。
虽说某些菜色、酒水质量一样但是价格相差很多,为了让那些贵族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包间内的所有餐具全都是瓷器,就连酒坛子也不例外。
三天的试营业结束后,赵原数钱数到手抽筋,并且接下来所有菜品、酒水恢复原价,虽说会造成一部分顾客的流失,但利润绝对会更高。
单凭这独特的白酒、保健酒以及各类的炒菜也绝对能抓住顾客的胃口。
看着数不清的布币赵原吸了口凉气,他绝对明白了国库空虚的原因,或许随随便便一个高官都能富可敌国。
新郑城内的富人太多,贫富差距也太大,之前的赵原完全错估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