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知道错了,求爷爷原谅。”薛少疆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自然是看出薛老太爷的怒气。
“老爷子,既然少疆都已经认错了,您就原谅他吧。”王氏一副优哉游哉的说道,还觉得是自己的儿子受了多大委屈。
“原谅?哼,王氏,你想的可真简单。”薛老太爷冷哼道,就要拂袖离去。
“不就几个破砖窑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让少疆一直跪着吗?”王氏顿时来了脾气,显然是不满意薛老太爷的指责。
她之所以赶在这个时候撒泼,无非有两个愿意,其一,不清楚此事的严重性,其二,料定薛子兴会给自己扛着。
“放肆,你这臭婆娘,还不给父亲磕头认错。”薛子兴一巴掌打在王氏脸上,竟然一改平日软弱怕老婆的性格。
他终归是个男人,知道这件事情的轻重,如今薛家要被朝廷问责,就算薛老太爷动用自己的那点关系也未必能保住薛少疆的性命,更别说是惹怒薛老太爷。
王氏捂着自己滚烫的脸颊,难以置信的看着薛子兴,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更加顺从。
这就属于典型下贱的本性,越是被别人鞭笞,性格愈发温顺。
除此之外,她也隐约意识到此事的后果,急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薛府好生热闹,若不是门匾上这两个大字,我还以为去了戏园子。”赵原走下马车轻蔑的说道,尤其是见到王氏之后,更加不想给她好脸色看。
薛听凝的脸色本就冰冷,此刻更是令人看了发寒,不单纯是要替自己的夫君挣些面子,也真的想让薛少疆吃些苦头。
“你这小杂种,竟然还敢出现……”王氏咬牙切齿的看着赵原,恨不得将他抽筋扒皮。
“听凝来的正好,你是薛家家主,此事全权负责。”薛老太爷尤其无力的说道,实在不想再为这点家庭矛盾操心,眼下最重要的是去皇城找找关系,大不了拉下自己这张老脸,总比看着薛家走向灭亡要强。
王氏的脸都绿了,上一秒还骂了赵原,下一秒便落入对方手中。
“哼,就在这跪着吧,倘若没有经我同意而离开的话,那便自己去找少府大人解释。”薛听凝冷声说道,头也不回的走进薛府。
“臭贱人,别以为我怕了你。”薛听凝前脚走,王氏后脚就要离开,嘴里还骂骂咧咧。
“继续跪着。”薛子兴又是狠狠的一巴掌,倒也让王氏好好清醒一下。
“薛子兴,你胆子大了,竟然敢打老娘了。”王氏火冒三丈,自己的男人没有维护自己也就罢了,竟还接二连三的掌掴自己。
“母亲,你就少说两句吧。”旁边的薛少疆老老实实跪着,详细的把此事说了个遍。
王氏的确是个泼妇,可听到这话顿时吓得脸色发白,老老实实的跪着,时不时磕几个头祈求薛听凝原谅。
回府之后,嫣儿倒是难得的休息一次,赵原亲自给她端来热水泡手泡脚,并且买来各种治疗外伤、冻伤的药草,总不能留下伤疤。
薛听凝觉得身子有些发热,迫使自己提前入睡,万一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染了风寒,可真只剩下听天由命的份。
薛老太爷着急忙慌的把赵原请来,细问他情况如何。
其实,在他跟薛听凝回府之前,薛老太爷还真担心后果重大,可薛听凝不急不躁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而且,薛老太爷还特意观察到一个细节,那便是薛听凝看赵原的眼神有些不同,已经从之前的平淡,变成现在的崇敬。
由此,他很容易想到,这个无意中“捡回来”的姑爷又想到了妙招。
进了薛老太爷的小院之后,赵原正准备侃侃而谈的时候却被对方打断,薛老太爷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慈祥老人的样子“唉……这些年真是苦了听凝这丫头,既要打理府上的琐事,又要处理薛家的生意,如今年过十八却还没有嫁人。”
“我靠,这老家伙也太突然了吧。”赵原心里一颤,自然是猜到薛老太爷接下来要说什么,只是还没想好推脱的理由。
“哦?是吗,可她在您眼中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赵原只能装傻充愣,打死也不提结婚这个话题。
“确实如此,所以我想让她天天陪在我这糟老头子面前,于是才想让王公子入赘。”薛老太爷阴险的笑了笑,那怪异的眼神分明吃定了赵原。
“这老小子不按套路出牌,简直无敌了。”赵原自愧不如,只能继续装傻充愣,摆出一副晕沉沉的样子“子羡有些疲惫,敢日再来叨扰。”
语罢,快速冲出门外,健步跑回自己那的小院,哪有半点疲惫之意。
第二日清晨,赵原的状态还算不错,嫣儿也再次活蹦乱跳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只是多了个大力。
吃过早饭之后,赵原来到屋外,那鹅毛般的大雪仍未消散,不过看那快要放晴的天气,应该持续不了多久。
这时,薛听凝已经带着檀儿、影儿在院外等了一会,虽说赵原已经交出了馒头窑的构型简图,但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有必要多去几次。
出门之前,赵原拿来几十个寒门盛会时制造的灯罩,薛听凝也明白他的目的。
吱吱……
宽大的木门在两名家奴的共同努力下被推开,三个雪人出现在众人眼前。
自然是仍旧跪在地上的薛少疆跟王氏,以及甘愿陪护的薛子兴。
此刻的三人嘴唇发紫,脸色铁青,身体不停的在颤抖,一夜未睡,在加上冰天雪地的天气,致使他们体温迅速下降,再继续下去的话可能真会出了人命。
薛听凝心肠软,再加上毕竟是一家人,不忍见他们受罪,这才冰冷的说道“起来吧,王公子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多谢姐夫,多谢姐夫。”薛少疆如蒙大赦,不停的给赵原磕头,哪还有半分尊严。
赵原冷哼一声离去,若不是为了薛家,他才不会管薛少疆的死活。
正午之前,几人才将将赶到砖窑,天气终于开始放晴,唾沫星子大小的雪花渐渐消散。
砖窑内那几个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馒头窑着实令赵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