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少府大人!”薛家老太爷亲自迎接,也顾不上大纷飞的天气,总不能让一名朝廷重臣等着自己。
如此画面似曾相识,同样是九卿之一,同样是薛听凝昏迷,只是这次的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少府主要掌管商业,平日里跟各大家族有些接触,面色也稍稍随和一些,总之看上去比郎中令要舒服很多。
不多时,薛家众人闻讯而来,总不能让薛老太爷一人面对。
“少府大人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薛老太爷毕恭毕敬的问道。
眼看薛家众人已经到齐,少府也不啰嗦,开门见山的说道“北方长城急需一批陶砖,薛家可愿接下这单生意?”
“愿意,愿意!”没等薛老太爷发话,薛少疆便一副谄媚的说道,且不说这批生意能赚多少钱,讨好少府才是最重要的。
薛老太爷直接瞪了薛少疆一眼,转身对着少府说道“不知这批陶砖数量多少,价格如何,工期又是多久……”
这一连串的发问都说明了薛老太爷的经商素养,就算是为了巴结对方也要量力而行。
“总共十万块,每块一百个铜板,工期半月。”少府耐着性子回应道。
“十万块陶砖?每块一百个铜板?”薛少疆的大脑飞速运转着,立刻张大了嘴巴,竟是把最重要的工期问题抛在后面。
十万陶砖可是一单很大的生意,恰好可以补充眼下萧条的情况。
并且一百个铜板的价格简直比平常高了一倍,要知道高出来的都是利润。
一块陶砖的成本价差不多在四十个铜板左右,售价为五十个铜板,如此算下来一百块陶砖才能赚取一两银子,按照薛家砖窑日产八千块的速度来计算,纵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也只有八十两白银的利润。
可如今的价格不同,每块陶砖的利润是六十个铜板,每天可以赚取四百八十两。
“若是完不成呢?”薛老太爷笑着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虽说朝廷给的价格高,但是限制条件多,完不成任务的话往往会承担很重的后果。
“完不成……”少府大人冷冷笑道“这可是延误军机的大罪。”
此话一出,薛少疆立刻摊到在雪堆里,他可承担不起延误军机的罪责。
然而,在这诱人的利益之下薛少疆用手指不停的在雪地上计算着。
按照日产八千块的速度,半个月足能生产十二万块,只要不出重大意外绝对可以完成任务。
说实话,薛老太爷绝对不会因为惧怕完不成的后果而不敢接订单,想他纵横商场数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若没有一点魄力怎么可能把偌大的薛家支撑起来。
他之所以犹豫,是想听取小辈的意见,只要说的在理,完全可以听从。
“这单子我薛家接了!”薛少疆站直了身子胸有成竹的说道。
薛老太爷看了看雪地上的一些数字,满意的点点头,只是轻声问道“不用去问一下听凝的意见吗?”
薛少疆拍着胸脯说道“砖窑的生意堂姐向来不会插手,这些年我跟父亲打理也没出过差错,再者说,如今堂姐身体不适,不要去打扰她为好。”
这话倒也不错,虽说薛少疆有些目中无人,可砖窑的生意的确运转的不错,这些年也没用薛听凝费心,算是给薛家出了不少力气。
“哈哈,不愧是薛家公子,爽快。”少府大人大笑道“拿上来!”
在他的吩咐下,一名儒生打扮的男子拿来一张文书,上面写了这次订单的内容。
薛少疆仔细的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问题,然后签字画押。
订单完成之后,少府命人拿来一千两白银,当做定金。
少府离开之后,众人也开始退去,一大把年纪的薛老太爷总不能长时间待在凌冽的风雪中。
按常理来说,大雪环境恶劣,砖窑的工人是需要休息的,可是为了节省时间,薛少疆亲自去了每一名工人的家里,把情况说明后留下不少银子。
但凡是去砖窑做工的都是为了多挣些钱,自然不会拒绝薛少疆的请求,傍晚时分,数十名工人集结完毕,全都满面笑容的迎接风雪。
由于临近天黑,有必要立刻开火,数十人一窝蜂的去了矿山,争取用一晚上的时间把烧制陶砖需要的黏土准备完毕。
他们也的确做到了,踩着漆黑的夜在砖窑中堆起一座不小的黏土山。
与此同时,躺在床上的赵原缓缓的睁开虚弱的睡眼,喉咙干渴,全身无力。
嫣儿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高兴地欢蹦乱跳,也知道赵原是口渴,急忙端来一碗热粥。
吃过之后,赵原稍稍有了点力气,关切的问道“大小姐醒了吗?”
“姑爷跟大小姐果然心有灵犀呢,大小姐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问王公子醒了吗?”嫣儿有模有样的学着,打心底替他们高兴。
并且,在嫣儿看来,两人历经了那次生死之后,定然会把对方装在心里,好事将近。
想到薛听凝甘愿替自己挡的那一剑,赵原内心有些愧疚。
除此之外,他的脑海中又多了一个剑招,赵原手腕轻轻摆弄了几下,喃喃自语道“剑指黄泉吗?听上去倒有些霸气!”
如此算下来,他已经学会了三个剑招,联想到鬼门七剑这个名字,赵原大胆的猜测共有几个剑招。
“莫不是学会七个剑招之后就能召唤神龙?那我可得提前想好愿望。”赵原天马行空的想着,倒还真不知该让神龙帮他什么。
如今的他不缺钱财,也不缺美女,赢月又不想穿越回去,这个愿望还真不好想。
“算了算了,还是成为天下第一吧。”赵原完全是在自己逗自己开心,且不说这世上没有神龙,什么时候学会所有剑招还是个未知数。
起身之后,透过玻璃窗子,赵原望着外面的雪景,蓦然间生出一丝失落,轻声吟诵道“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好诗,好诗,姑爷可要再说一遍呢,嫣儿都还没有记住。”嫣儿拍着双手,兴奋地说着,看上去还真有些懂诗文的样子。
赵原拗不过她,只能耐着性子一遍遍的朗诵着,全当是在清除胸口中的那团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