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真的没死?”白起紧皱着眉头暗自想到。
每当他仔细观察赵原的时候,都会生出同样的疑惑,脑海中很自然的浮现出另外一个人的身影。
只可惜,对方英勇潇洒,武功高强。反观赵原,时而高深莫测、时而庸俗肤浅,令人难以捉摸。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二人的性格相差甚远。
躺在地上的赵原干脆掏空了心思,不再去想打败铁鹰锐士的那些剑招,这些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如今,赵原要做的是尽量让白起看到赵军的强大,即便今后放他回去,他也会重新审视赵国实力。
果不其然,白起饶有兴趣的看着几人训练,自认为普通的铁鹰锐士不及他们。
这种平淡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五天。
在此期间内,赵军死守武安关,时刻保持着警惕,秦军方面显得有些着急,尤其是秦将王龁,始终担心白起的安危。并且提前派人赶回咸阳,送出密信,总不能坐以待毙。
邯郸城内人心浮动,二十万秦军对峙武安关的情况已经传遍。
尤其是听到白起这个名字,顿时造成恐慌,平民百姓只能听天由命,最多拿起手中的农具,与敌人拼死较量。
那些商贾大亨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只可惜邯郸城门紧闭,他们只能被困在这里。
朝堂之上议论最多的也就是苏代赂秦之事,更有甚者平原君等人拿出地图,按照良马的脚程进行计算,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露出喜色,猜测着苏代已经入秦。
赵原的心境异常平淡,与众人恰恰形成反差,如果历史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的话,秦军必定会撤退。
所以说,这几天他们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训练,反正廉颇的两万大军已经驻守武安城,最起码能给秦军一番震慑。
“大木头,廉颇为何要镇守在武安城内?要知道武安关十倍险于武安城,滏口陉十倍险于武安关。”白起轻蔑的笑了笑,毫不避讳的跟赵原说道。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白起知道赵原叫做大木头,更知道他颇有军事才能,这三者间的地形了熟于心,否则当初也不会单凭五百阻挡二十万大军。
说实话,赵原对廉颇还是有几分敬畏之心,也知道对方定然知道地形的重要性,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可能被赵王的命令,以及苏代的行动有关系。
赵原看出了白起的不屑与轻蔑,于是淡淡的笑了笑,找来一根木棍在地上勾画,细细解读道“倘若十万秦军由滏口陉西进攻,我军在此处设置方阵两千,侧翼八千,最后再派出中军四万,结果会是如何?”
擅长利用地形的白起根本不用细想,即刻脸色大变“就算不能把秦军歼灭,也能把秦军抵挡!”
白起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既然赵原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谋划了这种策略,只可惜最后没有得到实施。
赵原也看出白起的心思,冷冷说道“倘若赵将各个用兵如神,何惧秦国虎狼之师?”
白起先是用诧异的目光看着赵原,接着出了身冷汗,似乎想到了什么,只是不愿提及罢了。
经过这番演说,白起更加觉得赵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甚至在自己之上,刻意跟他多说些话,一则想着拉拢,二则想学点知识。
第五天的夜晚有些宁静,枯黄的杂草上开始结霜,十月底的天气已经有了冬的气息。
夜色之下,咸阳之内一驾马车轻驰而过。
马车的外形并不华丽,除了两名车夫之外也只有车内的一人,以及数不尽的金银财宝。
“什么人?竟敢擅闯丞相府?”八名身材挺拔的士兵立刻将马车包围。
丞相府乃咸阳重地,即便是秦王来了也要下马、下车,以示尊敬。
马车内的苏代鬼鬼祟祟的钻了出来,四周打探一番后,才递上拜帖,言语恭敬的说道“在下苏代,还请将军通传。”
说话间,苏代故意掀开车帘,让那些金银珠宝露出光亮。
这几名士兵不是傻子,能从苏代的言行举止中看出此人非比寻常,拿着拜帖急匆匆的前去通报,就连态度也谦和了不少。
果不其然,听闻苏代这个名字后,范睢急忙召见。
长平之战以前范睢寝食难安,生怕秦国敌不过赵国,长平之战以后范睢仍是如此,生怕白起抢了自己的风头,整日在相府内等着消息,急切希望有赵国使臣来见。
苏代的出现立刻让他来了兴致,正襟危坐在大厅内,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苏某拜见应侯。”苏代双手作揖,言语恭敬,显然是要给足范睢面子。
“你就是苏代?”范睢面色冰冷,一缕八字胡微微颤动。
苏代仍旧弯着身子,毕恭毕敬的应答“正是苏某。”
对于这个名字,范睢有所耳闻,近乎嘲讽的说道“堂堂燕国丞相,齐国重臣,何时成了赵国的家奴?”
苏代出生在洛阳,乃东周人,身份尊贵,后来却离开东周,先在燕国当了丞相,又成了齐国、宋国重臣,今日却替赵国出使,显得没有原则。
当然,这也是典型的纵横家作风,若不能交好六国国君又怎能达成合纵?
范睢最瞧不起纵横一派,认为他们趋利而行,毫无准则,言语中已经有了轻蔑的意思。
“苏某不及应侯十分之一。”苏代明白范睢的意思,故意贬低自己,吹捧对方“应侯当年效力于魏,却被齐王赏识,允诺高官厚禄,仍不能心动,若非魏齐那厮颠倒是非,魏国得应侯相助,定能重振当年雄风!”
这话说到范睢心坎里,出生在魏国的他早年间便立志为国君分忧,重振大魏雄风。
后来成了中大夫贾须的门客,有一次出使齐国,受到齐王欣赏,许以高官厚禄,仍不能打动范睢,后来被魏齐冤枉,险些被鞭笞而死,这才来了秦国。
此事过后,范睢名声大噪,也成了忠君的典范。
“苏先生请坐。”范睢微微一笑,态度谦和了许多,这才准备跟苏代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