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遨游在星空之中,无垠星痕,如流沙,璀璨夺目。没有黑暗,永恒的星空,仿佛生来便是如此,亘古久远。
关于远古时期,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也没有多少文献综述远古时代的详细情况,但是传闻远古之人,能搬山卸岭,力大无穷,或许正是这些传闻,让远古时代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时间仿佛也到了尽头,在星空极深处出现了一团微弱的光亮,光亮越来越近,似有所察觉,身上的光芒带着月七向那光亮飞去。
而此时月七已经看不到其他人在哪里,光芒似乎将他们分别带到了不同的地方。月七的心中满是疑惑,他对这个世界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经历过什么,所以也就不清楚这团光亮究竟会通向何处。
亮光越来越亮,犹如明月,淡淡的光华将整个星空披上一层朦胧,那是一个通道出口,出口的亮光从外面照射进来,形成一团耀眼的五彩光芒,光芒围绕着一个中心,缓缓旋转,流光溢彩。
眨眼间,光芒带着月七冲出了通道,一道凉风袭来,天空反而一下子暗淡了下来。
灰蒙蒙的天空没有太阳,黯淡无光,他记得在那试炼的空间里也是如此,充满了死寂,月七心中充满了疑惑,难道说试炼还没有结束?
光芒携着月七继续往前飞,陌生的空间,寂寥无人,让他的心中微微有些寒意。
朦胧天色,显得很昏暗,远远的能隐约见到前方一片起伏的影迹,像是一片片乱石堆连在一起,高低不平,犬牙交错。
离得近了,月七才发现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片废墟。
断壁残垣,满地的断砖碎瓦,坍塌的阁楼,似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暮色下,这里显得格外幽寂,过去这里应该是一片连绵成片的恢宏宫殿,可是眼下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
废墟占地很广,那坚实的地基全部是由巨石堆砌而成,可以想象当年这片宫殿的雄伟与浩大。
光芒将他轻轻放在一处圆台之上,随后消失不见,月七心中又是疑惑又是惊叹,这片废墟上的建筑拥有着与月七所见都迥然不同的特有的风格。严谨大气辉煌,却处处透着年代特有的压抑厚重,充满了苍凉和远古的气息。
小金龙突然闪身从月七身上跳出来,满眼尽是疑惑和迷茫,在他的记忆中,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它始终想不起来,不由急得口中发出低沉的嘶鸣声。
“嚓”、“嚓”、“嚓”……月七踩过瓦砾时发出一阵阵响声,在这空旷的夜空下传的很远,路过一座座倒塌的宫殿,穿行在这片巨大的废墟宫殿之中,一阵寥落。
宫殿皆是巨石堆砌,最小的也有四五米高,真不知道当年这座宫殿是何等的辉煌。
“小金,别乱跑!”
小金龙忽的感觉到什么,加快速度,猛然朝着一处残缺宫殿窜去,月七有些担心小金的安危,赶紧跟上。
月七小心的绕过一道巨大的断墙来到废墟的内部,顿时感觉到一股让人通体舒泰的的气息迎面扑来,似有一道神光划过虚空,映入他的眼帘。
在半坍塌的宫殿内是一座巨大威严佛像,青灯古佛,一点灯光如豆,竟是历经万载而不灭。
佛像前有一株菩提古树,苍劲如虬龙,通体干枯,长出地面半尺,古树顶端零星点缀着两片绿叶,每片都晶莹剔透,滢滢发亮,犹如翡翠神玉。
小金龙来到那古树前,上蹿下跳,然后抬头望向月七,眼睛咕噜咕噜的转了几下,充满了渴望和欢喜。
月七惊讶至极,不由得哑然失笑道:“你的鼻子怎么比狗鼻子还好使,就算你想要,也得问问此间主人是否同意……”
但是下一刻,月七却停住了,是了,哪里来的主人呢,这片仿佛被尘封的废墟早已荒凉,如果有人,定然不会任它如此。
月七抬头望向那巨大佛像,佛像已然残缺不全,一只胳膊被宫殿坍塌的力量直接撞断,另一只手掌平放,佛像庄严肃穆,眼睛在暗淡烛光下光芒流转,栩栩如生,极为传神。整座佛像与菩提树相依相呈,古意盎然,让人似感受到朦胧时光流转,岁月的变迁,带给人以无尽的宁静与苍古。
月七忽然屏住了呼吸,一缕稍有些淡忘的悲伤从深心处缓缓泛起,烛光摇曳,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个看去又些孤单的背影!他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想要去抓住那个倩影,声音变得嘶哑,叫了出来。
“双儿!”
小金龙吓了一跳,它纵身一跳,整个身体都吊在月七身上,口中轻声嘶鸣,似乎想要安慰月七。
烛光摇曳,月七眼前变得清明,心里戚然,沉重的叹息了一声,他轻轻抚摸了小金龙几下,小金龙伸出舌头在他的手上轻舔,随后又跳到地上,来到那株菩提古树前,爱不释手的绕着打转。
走到佛像前,虔诚跪下,不管真假与否,月七只觉得应该给这座佛像一丝应有的尊重。
一座废墟,一处残破宫殿,一座古佛像,一盏青灯,一株菩提古树,在这片天地,因为一人一龙的到来变得有所不同。
月七想起那个关于佛教佛祖释迦牟尼的传说,那时候他跟朋友一起去西部探险,曾遇到一个佛教僧侣,现行的佛教徒能真正懂得佛理的人非常少,但是与那僧侣相谈一番,月七不仅对此人刮目相看。
这位僧侣乃是一名行走世间的苦行僧,他是沿着释迦牟尼的成佛足迹而行,历练世间疾苦和生老病死,为解救众生苦难而努力,他曾经提及释迦牟尼佛在一株菩提古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而悟道。
虽说是传说,不过月七能历经穿越之事,却觉得这种事并非不可能,月七还记得易筋经便是佛门经卷,于是磕头之后,他在菩提古树旁盘膝而坐,心中默念,易筋经自行运转。
在青灯古佛的相辉相映下,月七静坐在菩提古树前,历经无数年,青灯点点,柔和的光辉洒落,宫殿内光华隐现。
突然,月七听到一种若隐若无的禅唱,像是从天外传来。初时,他以为是错觉,但佛音渐渐浩大起来,在整座宫殿中缭绕,如黄钟大吕在震动,庄严、浩大、高妙、玄奥。
而后整座宫殿内尘埃尽退,无尘无垢,一片洁净,竟有六字真言响起:“嗡、嘛、呢、叭、咪、吽……”
此时此刻,月七仿佛沉凝在一片浩瀚的庄严、浩渺的佛门圣地,身旁的菩提古树隐隐有流云纹络,拙朴中带有禅意,凝有佛韵。
易筋经在那六字箴言中仿佛变成一句句佛门精要,牵引着月七的灵魂不断升华,他的身上逐渐披上一层淡淡的光辉,小金龙似乎是受到什么感染,竟是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它抬头望着月七,眼中流露出不解,但是始终有个宏大的声音仿佛在它的耳边响起,小金龙听到这道浩然的声音,安静的趴在月七身边,它身上的金光在清晖中闪烁着异样的色彩。
月七胸前的玉佩发出一道温婉柔和的光芒,玉佩中一团灵魂体的老头面容祥和,身上诸多烦恼因果都渐渐消失,灵魂变得更加纯净。
抛弃诸恶行,非狂无烦恼,自律善多闻,如是以法住,即为婆罗门,娑婆世界中,亦无沾沾喜。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灭。如此则众苦皆灭。
佛音中有自律求真之言,有普度众生之心,月七慢慢感悟着,佛像在淡淡的清辉中无比的慈祥。
刹那间月七的心间产生一丝明悟,体内的灵气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狂风怒啸,有的只是心如止水,水到渠成,他的境界在一刹那进入了先天二重。
他不由自主,伸手抚摸向身后的那株菩提古树,上面布满了滢滢光芒,光芒中显现出无数远古的先民与神祗的景象,透发出一股古朴而又沧桑的气息。
在这一刻,他怀中的玉佩自发飞出,落到菩提古树上,像是为他强行开启了一扇门,让他聆听到了一种极为特别的声音。初时那种声音还很小,而后竟然越来越浩大了起来,玉佩在菩提古树的映衬下,出现一道道绚烂至极的五彩光辉。
菩提树,又名为智慧树、觉悟树、思维树,传说佛陀便是在一株菩提树下成道的,玉佩通过菩提古树发生着莫名的变化,上面神光流转,玉佩中逐渐吸入了无量的佛光。
同时从中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宏大,像是大道天音,又像是玄妙至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神秘的大道天音,起始第一句乃是源自道家典籍中的名句,然而接下来则是闻所未闻的玄奥古经,难以明其意。
浩大而又深奥的声音,似从那远古洪荒划破时空传荡而来,最终如黄钟大吕一般在月七耳畔震动,传入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