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四百公里的会合(1)
方紫鸾2019-06-26 12:301,564

  明嫣距离XX县,400多公里,到达县城时,是晚上八点多钟。

  如她所料,县政府这里已经聚集了一批从周边各地来的记者。不会有人鼓励他们到事发现场去,官方的人员该到达的也已经都在事故地了,随后赶来的这些记者只有自己想办法。上海、杭州等地的记者,都是三两个人的团队,他们大多是自己开车过来,北方和更南地区,由于距离较远,还没有记者到达。像明嫣这种单打独斗的记者,少之又少,一个上海媒体同行,车里有富余座位,同意捎上她。

  “你是A报的?你们报社名声在外啊,可是你怎么这么快就到XX县了?”

  “我是刚巧到苏州玩,下了火车就在车站听见这消息,马上包车来了。”

  “厉害,果决,小姑娘不简单!”

  “可是……实不相瞒,我没有记者证,我9月才正式入职,没有记者证,只带了报社工作证……”

  “没记者证?那你干什么去呢?去了也不会让你进到内圈的。也没有人会接受你采访啊。你跟报社领导联系了吗?”

  经前辈这么一提醒,明嫣才想到,急急火火的来,自己竟然还没有给思琪姐打电话。于是,赶紧拨通: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

  无法接通,难道思琪姐在来这边的路上?或在飞机上或是在某个信号不好的地域?

  给郑达郑主任打吧。这回拨通了:“郑主任您好,我是深度报道组的冷明嫣,我现在在XX县,准备到事故现场去,给思琪姐打电话,但是一直无法接通……”

  “XX县?你为什么会在XX县?你还没有办理入职吧?是谁派你去的,而且,现在八点多,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那边?……”

  郑达的语速平缓,语气温和,但问题却连珠炮一样发来,多少带有一些焦虑。想来,作为一家大报的新闻部主任,这时候他必定是在报社加班加点,布置工作中。对半路冒出来的,可能影响他部署的这个小记者,他自然感觉莫名其妙,还有点烦躁担心。

  明嫣快速整理自己的思绪,自己是还没有正式入职,自己是新手,但是自己绝不是菜鸟,随机应变是一个记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一点她再清楚不过,所以她笃定自己的决策绝没有错。这时候的她,完全脱去一个鬼灵精的活泼幽默,变成了另一副面孔,一个真正的新闻调查记者的面孔:冷静沉着,情绪稳定,思路清晰。

  “我碰巧在江南度假,白天事故发生时,在距离XX县不远的苏州,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就先赶来了。没有及时跟您和思琪姐汇报是我考虑不周,但是我想以我的方位应该是咱们报社最先到达XX县的记者。是的,我还没有正式入职,也没有正式的记者证,但是我还是会尽量到现场周边区,采集一手信息。现在我正坐在上海同行的车上往那边赶,联系不到思琪姐,所以只能越级给您打电话了。”明嫣三言两语说清楚,心想即便他说不让去,自己也去,现在她脑子里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她听见电话里,郑达的呼吸声,沉沉的,仿佛在思躇。

  “去吧。我联系思琪,她今天去上海出差,你随后跟她汇合,听她指挥。注意安全,不要勉强,保持联系。”

  “好。”

  挂断电话,明嫣静静坐着,希望捋清思路:没有证件进不到现场内圈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途径能偷着进去,只能到了再看。官方人员在这个时候也肯定不会接受一个身份尴尬的未知人员的采访。那么有什么点是可以突破的呢?

  周边村民可能略知一二,或者有目击者也说不定。

  也许因为忙着救援,说不定很多地方还未来得及封锁,现场救援情况也许能远远看到。

  逮着谁都问问聊聊反正没坏处,救援的官兵不告诉,那自发加入救援的当地人呢?也许还有别的救援团队。

  明嫣的沉默和思绪被上海记者打破:“你们领导怎么说?”

  “让去。”

  “看导航还有半个多小时到那个高铁路段。”

  “前辈辛苦了。”

  “你这小丫头不简单啊。到了以后,你也先跟我们结伴吧,咱们别走太散,还安全点儿。”

  明嫣感激地点点头。心想,这难道就是新闻人心连心吗?

继续阅读:第十章:四百公里的会合(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逆光花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