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儿多,这该从何说起呢?
祝灵寒不确定地看着对方问道:“上次的事情,是我要求宫三少爷不要告诉任何的,宁儿是因为这个才会这样想的吗?”
晏宁儿沉默片刻,偏头回了一句:“不是。”
祝灵寒觉得她的反应很奇怪,捧着脸研究了半晌,然后又追问了几句,可对方拒绝再回答类似的问题。
看来宁儿是真的不想说,她也不便再多问。
不过感觉挺对不起宫九思的,回头要好好和他解释一番才行。
两个人在屋子里待到快到晌午,她们才一前一后地走出来。
晏宁儿抬头看看天色,挽留道:“已经这个时辰了,表姐就留下来用午膳吧。”
“不用了,王爷说过会回王府用午膳,我得回去准备了。”祝灵寒拍拍她手。
“我明白了,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留表姐了。”晏宁儿恍然大悟地笑笑,挽上对方的手臂说道:“走吧,我送表姐出去。”
临近除夕,每家每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尚书府里亦是张灯结彩的,仆人们穿梭在府里的各个角落忙活个不停。
二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后院,祝灵寒便对晏宁儿说道:“便送到这里吧。”
“没关系,左右也是闲着,我再陪着表姐多走一段路。”晏宁儿亲昵地说道。
祝灵寒也跟着笑了笑,二人正要继续往前走得时候,便迎面遇上了晏莞儿。
她像是刚从外面回来,身上围着斗篷,只露出一张被寒风吹得发红的脸。
三人不期然打了个照面,晏莞儿的目光在祝灵寒身上打量片刻,眼里似有不屑,脸上的笑容也带着几分嘲讽。
“二姐姐还是和表姑娘那么好啊,都胜过我这个亲姐妹了呢。”晏莞儿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们,“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二姐姐还是当心些吧,免得被那些来历不明的人给蒙骗了。”
晏宁儿当即就沉下脸,不悦地看着对方说道:“表姐为人如何,我最清楚不过,不需你来提醒。还有表姐是我的朋友,你若是再敢出言不逊,就休怪我不顾姐妹情分了。”
她维护之意明显,晏莞儿也只是不屑地笑了笑,昂起下巴便走进了后院。
“表姐,你别介意,三妹妹说话一向尖酸刻薄,她对每个人都是如此。”晏宁儿担心地看向旁边的人解释道。
祝灵寒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三姑娘是比你小两岁吗?还不到十六吧,这般年纪的姑娘总是变化很快。”
晏宁儿不明所以地看向她,“什么变化?”
祝灵寒摇头笑了笑,她与晏莞儿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至今也记不清楚她那张脸。只是刚才那一面,总感觉和她记忆中的脸不太一样,想来是见面次数太少,才会产生这种错觉吧。
等她回到银阙阁的时候,苍君见竟然已经在花厅里坐着里。
他手里拿着书,端坐在那里。她这边刚一进门,对方便听到了动静,转头看过去。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祝灵寒惊喜地朝他坐过去。
苍君见放下手里的书,等她走近以后,又伸手拉住她的手腕,把人带到跟前,仰头看着她说道:“刑部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所以我向陛下要了半天假,想着能多陪陪你和母亲。”
“那你去向老夫人请过安了吗?”祝灵寒眨眨眼,继续问道:“老夫人还在生气吗?”
“已经去过了。”苍君见手上用力,把人拉坐到自己腿上,抬头问道:“我听说今天宫家三少爷来过,然后你便去探望晏二姑娘了,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什么大事,小情侣闹别扭罢了,等宁儿冷静够了,自然就没事了。”祝灵寒笑着解释道。
苍君见点点头,又问道:“这次因为沛国公府的事情,年后陛下会有封赏,寒儿可有什么想要的?”
“还有这种操作,陛下不是要封赏你吗?”祝灵寒惊奇地望着他。
苍君见笑着揉揉她的脑袋,“我的便是你的。”
“这感情好。”祝灵寒想了想,最后说道:“我也没有什么想要的,还是王爷做主吧。”
苍君见也没有勉强,摸着她唇瓣正要亲上去,外面忽然响起敲门声。
“王爷,姑娘,饭菜已备下,现在可要传膳?”郝嬷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他们尴尬地对望一眼,随后又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片刻后,苍君见一声令下,“传膳。”
用过午膳以后,苍君见果然没有再出门,二人在里屋腻歪了一会儿,然后就被空山给叫走了。
做王爷也不容易啊,无论过年还是平常,但凡有事情需要处理,随时随地都要忙起来。
好好的半天假,看来又要在忙碌中度过了。
祝灵寒坐在书案后摇了摇头,然后也拿起笔忙活起来。
除夕那日下了一场暴雪,老夫人原本是要去祠堂上香的,奈何身体不济,人才刚挪出屋门口,刺骨的寒风瞬间就钻入她体内,进而渗入骨髓。
她全身都泛起不可抑止地疼痛,因为太过痛苦,两条腿不停发抖,连走路都成问题。
苍君见实在不忍看她这样难受,于是就劝说她回去,他一人去祠堂祭拜便可。
老夫人原本是不乐意的,后来看儿子逼得紧,也只能点头答应。
就在苍君见离开扶风院的时候,银阙阁那边送过来一只雕刻精致的木匣子。
詹嬷嬷捧着匣子进入里屋,看着已经躺在床上的老夫人,低声禀报道:“主子,这是寒姑娘送过来的经文,听说是寒姑娘亲手抄写的,一共七七四十九遍,祝愿佛珠能保佑您身体安康。”
老夫人把自己捂得很严实,躺在床上缓了一会儿,才瞥向詹嬷嬷手里的木匣,慢悠悠说道:“打开看看,佛祖决不可亵渎,莫要是假手于人的才好。”
詹嬷嬷依言打开木匣,里面厚厚一摞雪白的纸,她拿出来几张供主子观看。
白纸黑字,写的倒是工整,只可惜……
老夫人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么难看的字,也只有她能写出来,收起来吧。”
詹嬷嬷心里一喜,忙把经文收好,存放进佛龛最底层的屉子里。
“听郝嬷嬷说,这段时日里寒姑娘每日焚香沐浴,然后再抄写经文。每日七遍,从不敢懈怠,为表诚意,寒姑娘最近只食素。”詹嬷嬷走回来夸赞道:“想来寒姑娘是真心在为您祈福,她这份孝心是不会假的,您现在还不肯见她吗?”
“詹嬷嬷,以前从未听你夸过她,怎么?她才刚示好几日,你便觉得她是真心的了?”老夫人难受地连眼皮都不想抬,合着双眼更显严厉。
詹嬷嬷自知说错了话,忙矮身请罪:“是老奴多言了,请您责罚。”
“算了,我累了,你退下吧。”老夫人脸上的表情变得颓然又疲惫,挥挥手便睡下了。
那边郝嬷嬷得了回话以后,便兴冲冲地回了银阙阁。
“姑娘,您猜得真准,老夫人果然收下了。”
虽然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不过祝灵寒还是小小惊讶了一下,随后又笃定地说道:“老夫人素来敬佛,这次我送去经文,也算是投其所好,她就算再厌恶我,但东西肯定还是会收下的。”
“以前姑娘天天送吃食,却每次都被扔了出去,这下好了,说不定老夫人是真的心软了。”郝嬷嬷高兴地拍拍姑娘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奴在老夫人身边也伺候了许多年,她的脾气秉性老奴还是有所了解的,从来都是个嘴厉心软的。姑娘,只要您再努努力,或许有一天老夫人就真的接受您了。”
老夫人是什么秉性,祝灵寒不清楚,但她知道,只要是为了苍家和王爷,老夫人绝不会有一丝心软。
祝灵寒从不敢奢求老夫人能真的接纳她,只是她爱苍君见,也想和他在一起。既然如此,她就不可能再忽略他身边的人,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爱屋及乌,她都想尽力去关心他们。
古代的除夕夜,没有春节联欢晚会,没有电视机里的欢声笑语陪大家一起跨年守岁。
不过古人们自也有古人们过节的乐趣,今晚商阳城又将是一个不眠夜。
宵禁解除,街市上到处张灯结彩,人流不息。
不管是乐坊还是杂技班,又或是戏曲班等等,都在街头巷尾扎了台子,每行一段路总能听到、看到一番热闹的景象。
祝灵寒跟随苍君见来到朱雀街,他牵着她走在一片繁华之中,周围的喧嚣声很有代入感,过年的喜庆深深地传入心里。
“听闻到了夜里子时还有烟花燃放,与全城鞭炮齐鸣,那时才是重头戏。”祝灵寒看向身边的男人说道。
这种过年的气氛真好,不像她以前的家乡,禁止燃放鞭炮,那年越过越冷清。就算是儿时还没有那种禁令的时候,也只有元宵节才会燃放烟花。
苍君见对她笑了笑,“你很喜欢烟花?”
“我喜欢雅和楼那次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