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今年八岁,梳双環髻,身上穿一件黄色的夹棉袍子,因常年病着的原故,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小一些,她笑一笑道:“我来瞧瞧老祖宗。”
“是德龄吧,让她进来。”端淑太后在里头招呼。
德龄进去请安,“德龄给老祖宗请安。”
端淑太后道:“免礼,你身子好些了?”
德龄道:“好多了,德龄不孝,让老祖宗担心了。”
端淑太后道:“说这些做什么,你母妃去的早,把你继到我名下,也是咱们的缘份,只可惜哀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往后你也要学着多照顾自己了。”
德龄道:“德龄知道,老祖宗,今天是二哥哥的七七,我想去太庙给二哥哥祭拜。”
端淑太后恍然道:“已经这么久了吗?哀家这些日子忙着别的,竟把这事给忘了。”她想了想道:“眼下新帝才继位,祭拜的事不宜太张扬,就让青婉姑姑带着你到园子里烧点纸钱,想来你二哥哥也不会怪你的。”
德龄咬着唇没说话,脸上明显有些失望。
青婉道:“公主,老祖宗也有老祖宗的难处。”
德龄福了福身道:“德龄知道了,多谢老祖宗成全。”
“去吧。”
遣走德龄,端淑太后抚了抚额道:“这孩子也是可怜,这些年跟在哀家身边一直谨小慎微,本想着二皇子继承大统后,德龄往后的日子也能顺当些,谁成想会是这样。”她抬头看着青婉道:“你觉得刚才的话她听到多少?”
青婉道:“德龄公主您还不知道吗?自打经历过宛贵妃的事后,胆子又小又怕得罪人,就是听见了也不会说出去的,您就放心好了。”
端淑太后叹了口气,也就不提了。
回到昭德宫,佟裳服侍着皇太后重新梳洗了,换上轻便的衣服到暖阁里坐下。
皇太后笑着道:“端淑太后那里过了明路,往后姐姐在宫里行走就方便多了。”
佟裳感慨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端淑太后应该也没想到会是今天的结果吧,她指掌后宫多年,宛贵妃去世后,她一面笼络着颖太妃,一面又亲自抚养着德龄公主,若不是二皇子突然暴毙,这会她也是名正言顺的太皇太后了,想来最恨颐太妃的人应该是她吧。”
皇太后想了想道:“其实曦儿登基,还有一件隐情,我一直没有告诉姐姐。”
佟裳转头看她,“怎么?”
皇太后迟疑了一下道:“事关易大人的生母。”
“易大人的身世不就是平阳郡主……”
皇太后摇头道:“不止这些。”
于是她隐去端淑太后来找自己的事,叙叙将易恒生母的死因告诉了她,“易大人这些年信奉着主子爷临终的嘱托,一直忠心耿耿守着夜氏王朝,突然得知自己的母亲是被自己的父亲亲手杀死的,岂有不心寒的。”
佟裳想到他的痛处,心中不免也跟着难过起来,“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一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