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小小出名
那一年的春天2019-04-21 02:073,287

  “写得真痛快。”

  “这首也是现场创作的?”

  几首诗真是一首比一首让人惊艳万分,这时大家再想想刚刚的事情,心中不由得都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文青是种病,文艺女青年更是一种病,这种病谁能治?答案很简单——要一个比文艺女青年更文艺的文艺男青年才能治啊。

  天暗。

  晚上十点多。

  很多人都下班了,刘鑫一个人去了录播室加班。白天因为没有排上录播间,晚上又因为《言说天下》的直播耽误了很久,所以他自己的栏目拖到了这会儿才能录制,提前录制的几期周末用光了,他必须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将今天夜里的这期《灯光下的鬼》赶制出来,时间很紧。

  “摸金校尉们干活,凡是掘开大墓,在角落都要……诶不对。”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内都要点上一只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

  “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宝物原样放回去,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

  暂停,删段落,重新录制。

  折腾了好久才将将在十二点前弄完。

  这一期是糊弄过去了,可下一期还不知怎么样呢,唉,质量出现问题的话,万一收听率再掉下去太多,到时候可怎么办啊。

  工作完,刘鑫趴在楼道窗户上抽了根烟,单位是禁止吸烟的,不过夜深人静也没人了,无所谓的事儿。

  铃铃铃,突然一阵手机铃声。

  刘鑫心说大半夜的谁啊,接起来,“喂?”

  对面是一个男声,“您好,是刘先生吧?我是京华的记……”

  没等他说完,刘鑫以为是诈骗骚扰电话,便道:“我不管你是京华的还是双汇的,你千万别说我中奖了就行,今年我已经中过四十七次奖了,合计宝马三辆奔驰两辆奖金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你也千万别说我女儿被绑架了,那您还得受累先给我找个老婆,你更别说你要推销火腿肠,实话告诉你我兜里就一块五,我要是你我就直接挂电话,不然等过了五分钟,你就算嘴皮子磨烂了使出浑身解数把我兜里这一块五全给忽悠走了买你的火腿肠,那点提成也不够你交电话费的。”对付这种电话诈骗和推销,刘鑫很有经验,“好了,现在你说吧。”

  一般碰见刘鑫这么流氓的人,对方也就挂了。

  可那边的男子没有,很无语道:“我不是卖京华火腿的,汗,我是京华时报的记者,请问是刘鑫先生吧?”

  刘鑫呃道:“记者?嗨,搞错了搞错了,我以为诈骗的呢。”

  男人道:“没关系,我是通过电台的朋友找到您的电话的,主要是一件事,今天的《言说天下》我也听了,我们编辑部对您的两首诗特别感兴趣,可能会在明天的报上刊登这一次的事件,所以先跟您打一声招呼,还有我想问一下第二首诗的名字,因为您广播中没有提及。”

  刘鑫一噢,思索一下,“第二首叫《一代现代的人》。”

  那记者称奇道:“《一代现代的人》?这标题怎么觉得不合适?”

  《一代现代的人》的题其实指向性比较明确,是原作者顾诚在那个时代和社会引发的思考和坚持,刘鑫原本告诉那女大学生的这首诗本意也并不是标题的引向,没那么有深意,但刘鑫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用了人家前人的智慧,哪里还能改人家的诗名。文艺青年嘛,说起来的话,这类人榨干了煮沸了,骨子里剩下的实际上也就是那么点固执了,刘鑫自己也不例外,他很有原则。

  不合适又怎么样?他也知道这诗名跟自己今晚表达的意思有差别,但这可是他那个世界伟大诗人的经典名作,经典是需要尊重的,刘鑫扪心自问,就算原作者看不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违反原则的事情就可以做吗?违反道义的事情就可以干吗?答案很明显……嘿嘿,当然可以干啦。

  刘鑫啊道:“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登,只要能上报就行,随便改我没事儿,为了销量增加一个幻想主义元素的诗名也可以啊。”他很有原则,有时候也很没原则。这可是京华时报啊。跟上次刊登《灯光下的鬼》的那份小报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那记者闻言差点吐血,他就是随口发表一下观点,估摸也没想到刘鑫这厮居然这么没有底线,一个现代诗人,一个能写出这等经典诗句的艺术从业者,居然让别人随便改标题名字?

  你妹啊你还有没有一点文人的操守了啊,哪儿有您这种文人呀,记者也哭笑不得,咳嗽道:“那什么,不是那个意思,也不是让您改诗名,还是叫《一代现代的人》吧,您的诗我们可不敢做主。”

  “那行吧。”刘鑫可有可无道。

  交流了几句,电话也简短地挂了。

  刘鑫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怯场,手机一断他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要上京华时报了?又要出名一些了啊。离自己的目标也又进了一步。对了,看看声望有多少了吧,他打开游戏。

  刘鑫一怔,周六早上才把声望全用掉,按照《灯光下的鬼》的声望累积,每天大概有两万人会给他增长声望,周末两天过去也就是四万多的样子,算上假日收听率所有微涨也超不过五万去,简而言之,今天的《言说天下》直播给他带来了五万多的声望值?果然不愧是文艺广播排名第一的栏目啊。听众基数就不一样。当然,里面可能也多数归功于刘鑫的出色表现,那两首诗说的十分恰到好处,肯定征服了不少听众。

  第二天下楼上班,走到地铁站西边的报亭时刘鑫过去问了问报纸,“京华时报来了吗?多少钱?”

  “一块。”老板机械化道。

  刘鑫掏钱,“给我来一份。”

  老板收钱递报,“好的,你拿好。”

  穷的叮当响的刘鑫对这一块钱十分肉疼,但没办法,该花的钱他肯定得花,随后翻开版面一页页看起来。

  等他走上地铁挤在10号线的时候,终于眼睛一闪,喜闻乐见地翻到了中间一页,自己的大名在文章中赫然其上,尤其这个标题特别吸引人——《两首诗救下一条人命》。

  昨晚,龙都广播电台文艺广播《言说天下》感情专栏与听众互动节目里,一名女大学生因为男友即将远去担约求学而准备选择在节目直播中轻生,节目主播王小美极力劝阻,但效果甚微,最终是节目嘉宾、文艺广播《深夜鬼故事》的播音主持人刘鑫老师用了两首诗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现代的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门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又名《飞鸟与鱼》。

  以上是两首诗的原文。

  据悉,两首诗都是刘鑫老师现场创作的,本报记者深夜也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联系过刘老师,虽然是在电话中,却也不禁被刘鑫老师的文采所折服。

  啊?

  被我文采折服?

  刘鑫有些脸红,电话中都把人家记者当成推销火腿肠的了,表现出了屁的文采呀。

  报导还没完: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插曲,凌晨,编辑部几个人赶稿,看到这两首作品后无不动容,立即做出了对两首诗的解析和评论,但交给严副总编辑审核时,副总编却没让我们发稿、

  看了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赏析分析之类的都删掉吧,不要用以前的常规方式撰稿了,《飞鸟与鱼》,这是一首能瞬间打进人内心的现代诗,不需要解析,而另一首《一代现代的人》,里面的力量也是无法用语言解析的。

  这是一首伟大的现代诗,不管作者是不是诗坛的新人,这首诗都只能用伟大来形容,或许原作者的名气和在当今时代的客观背景下,现如今还不足以让这首诗名噪天下,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很多事的。

  或许几年以后,或许几十年以后,或许几百年以后,后人都会记得一首诗,记得一个人——刘鑫与他的《一代现代的人》。是我们这一代现代的人,是他们这一代现代的人,也是后人那一代现代的人。

  评价真高啊,刘鑫心都飘起来了。

  ……

  单位。

  “早。”刘鑫进了办公区。

  助理小芳第一个迎了上来,笑得露出小虎牙,“刘老师您来的正好,我们正说京华时报上的新闻呢,您看了吗?”

  刘鑫笑笑,“我也刚看了。”

  小芳咯咯笑,“大家之前还聊呢,你可是咱们文艺广播里这些年第一个上京华时报的。”她替刘鑫高兴,“这可是京华时报啊,虽然局限在龙都地区,但发行量可是几十万份呢,一般人可没这个待遇。”

  《老少故事会》的老主播冯老师也看过来,高度评价道:“小刘老师,昨天夜里我又听了一次重播,把两首诗翻来覆去地咀嚼了一遍,唉,后生可畏啊,我也马上退休了,以后台里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都市之兵王归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