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猜测,自然就会着手调查,很快许母就从周遭人那里听说,这家人也是卓远前后逃亡到徐家庄的,他同样也是识文断字,只是运气没有卓远好,没有被老爷和清灵看中。
可这人心胸狭隘,非但没觉得是他自己不够出色,无法让人看中,反倒怨恨起来。
甚至有人说,怀疑这小子对老爷和清灵不满。
更是有人听说,他饮酒之时,说起过,若是他自己能成了许家赘婿,以后定是 要给许家人好看!
这还得了!
听了这番说辞,许家夫人简直对自家老爷看女婿的眼光绝望了。
她当即就找了自家老爷吵了一架,把自己听到都抖了出来,然后一顿数落。
许家老爷也冤,他真的是一心为女儿,只是没想到自己调查的时候,人一个比一个好,实际上一个比一个渣,他们夫妻本就恩爱,再加上他也有些泄气,当即将自家女儿的婚事都全权交给夫人处置。
说来也是,如果说只遇到一个渣,夫妻二人还心有郁结,连着遇到两个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他们反倒淡然起来了。
都觉得以许老爷看女婿的眼光,什么都可能发生,还是放宽心,给自家女儿好好找个归宿才是。
但正事两人也没耽搁,毕竟常言道不怕贼偷但怕贼惦记,所以夫妻二人很快想到找那青年的把柄送他去见官,避免以后夜长梦多。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那青年竟然真的犯了事,竟是偷盗。
二人更是后怕,彻底将这婚事给掐灭在了萌芽之中,收拾收拾回了许家庄。
见两夫妻成日感叹,感叹许老爷眼光烂,安慰她忘了卓远,一定会给她找个好夫婿,清灵都快要笑出声了。
那个青年盗窃被抓当然有她的手笔,但更重要的是,那人确实心思不纯,并非良善之辈。既然没了后患,之后只要专心对付卓远就可以了。
想来自己之前寄出的信应该也要有回信了。
想什么来什么,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许夫人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信上言辞恳切,请他们到京城一叙,正是为了许清灵的亲事。
这简直正中许家夫妻下怀,因为糟心事遇到得太多,又确定了许家老爷眼光不好,许夫人整日都要愁白了头,现在想到京城,她就想到那些派去京城打听一去不回的下人,也不知道卓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下正好,不但可以去京城为清灵找个好夫婿,还能亲自打听清楚明白。
许家夫妻自然不傻,他们早就觉得,若是卓远没什么靠山,不可能如此这般对他们,那就有可能对方娶到的女子家世不俗。
若真是这样,他们硬碰硬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还不如先解决了清灵的婚誓再做打算。
于是没过多久,一家人再次启程,如清灵所料成功错过了卓远派人送一百两银子打脸之事。
卓远派来的人抬着银子,在许家门前左等人不回来右等不回来,一在门房那里打听,原来是出远门走亲戚去了!
反倒弄得像他们对卓家的这份亲事没放在心上的模样!
一时之间,早已不在这里的卓家反倒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