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袋狼
云陌JUN2019-03-06 13:102,253

  结果证明渡渡鸟和矾鸫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二者都恰好位于家鸽及野鸽族谱的中间位置。这两个物种显然在大约2500万年前就彼此分离了,这比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的形成时间要早得多。

  地质学家估计这两座岛的年龄分别为700万年和150万年。

  因此研究人员断定:两种鸟类必然是在迁移到这些岛屿上之前,于另一块大陆上彼此分离的。

  地质学证据表明,这片如今包括毛里求斯和罗德里格斯的列岛最初是在2500万年前升出海平面的。

  由于这两种已灭绝鸟类与东南亚地区的鸽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所以作者认为这些鸟类的祖先可能是从那里进化并迁移到新形成的列岛,而后迁移到上述岛屿上的,它们在这里从太平盛世迅速走向了最后的终结。

  3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这项研究。

  欧洲的水手在1507年毛里求斯岛上发现了这种鸟,当水手们谈论到这种不会飞的奇怪的鸟,你可以想象人们很难相信他们的故事。

  在毛里求斯岛上面定居的欧洲人和他们养的猪很快发现这种鸟吃起来很香。所以就有很多的渡渡鸟被吃掉了。

  截至1681年再也没有在那个岛上发现活着的渡渡鸟了。为数不多的渡渡鸟在17世纪被带到了英国,但200多年来,没有人看见活的渡渡鸟。

  因为它们已经完全灭绝,也因此而为众人所知。

  虽然渡渡鸟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可是在毛里求斯岛上却到处可以 “遇见”它,因为在国徽、钱币、纪念品、艺术品、广告和俱乐部的名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

  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要热爱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不要让它们再重演渡渡鸟的悲剧。

  袋狼:肩高约58厘米;体长约180厘米,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体重30千克。

  体型瘦长,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经常潜伏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颅骨咬碎。

  袋狼的背上布满条纹,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袋狼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为夜行性动物。

  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后因人类活动只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

  已全部灭绝,最后一只名叫本杰明的袋狼在1936年9月7日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

  袋狼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象征,其州徽上的两只动物就是袋狼。

  袋狼第一次出现距离现今约400万年。袋狼曾广泛生活于澳洲和新几内亚,5000年前,澳洲野狗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

  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

  澳大利亚的土著首次接触袋狼,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000年。

  但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袋狼因为被怀疑袭击羊群,所以被牧民所痛恨,然而多数事件的元凶其实是澳洲野狗。

  移民们把袋狼视为敌人,认为其为“杀羊魔”,并且在政府的奖赏制度鼓励下进行大肆屠杀,加上狗的引入和人类侵占其栖息地,使其近乎绝迹。

  当政府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情况已无法挽救。

  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本杰明,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1936年因管理员疏忽曝晒而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1936年后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但却无法证明袋狼确实仍存于世。

  1967年有人在山洞中发现腐烂的动物尸体,经专家证实确为袋狼尸体,但对其是否为新鲜尸体或是多年前留下的干尸科学家看法分歧。

  袋狼是否已经灭绝,不得而知。但如今科学界普遍认为袋狼已经灭绝。

  1999年澳洲博物馆馆长麦克‧阿契在悉尼博物馆发现一个自1866年被保存在酒精中的小袋狼标本,麦克‧阿契便着手研究从中抽取DNA使袋狼复活的可能性。

  2000年5月13日又在其他博物馆发现六个类似的标本,使得相关的基因库更为完整。

  麦克‧阿契表示,袋狼将在50年内通过复制科技重现于世。

  从动物分类上来看,虽然袋狼(它的育儿袋不那么明显)更接近袋鼠和袋熊,但因它的外形实在太像狗和狼了,所以将其列入袋鼬科,或将其单列为袋狼科。

  科学家们以为,塔斯马尼亚狼其实与其他任何种犬没有关联,之所以将它归入犬类,在于它的进化环境和进化形式与澳洲野狗大体相同。

  袋狼肩高约58厘米;体长约180厘米,这个长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体重30千克。

  体型瘦长,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经常潜伏树上,然后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颅骨咬碎。

  袋狼的背上布满条纹,并且习性似虎,通常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在四足肉食动物中,袋狼的嘴巴据说可以张开180度,这样,撕咬的范围就更大。

  同时,袋狼这种古老的食肉兽有着较多的原始特征,和更晚些的猫科、犬科兽类相比,体色棕褐,背、腰、臀部有15-16条黑褐色横纹,它的骨骼比较纤细,肌肉爆发力不大,而能够大张的口腔骨骼构造,则显示其咬合力较弱。前足5趾,后足4趾。

  腹部有向后开口的育儿袋,袋内有2对乳头。尾巴细而长。袋狼呈灰色或者黄褐色。

  袋狼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和草原。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

  然而,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

  夜间外出捕食,白天栖身于石砾中。多单独或以家族形式捕食袋鼠类、小型兽类和鸟类。因其口裂很大,捕食动物时常将猎物的头骨咬碎。

继续阅读:第298章:袋狮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魔王别惹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