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
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鹿科的一属,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1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
被毛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但较麝、獐的獠牙小;头骨略呈三角形,泪窝显著。本属共6种。
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湿性暗针叶林。
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鲜枝嫩叶。
通常5~7月产仔,孕期5~6个月,每年1胎,每胎3~5仔,麂类是重要经济毛皮动物,其皮张是制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是国家外贸出口的传统商品之一。
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
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
栖息于密林 、草丛、山地丘陵 ,有时也进入居民点和农田周围。白天活动。单独生活。性机警。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
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50厘米;耳短圆;
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边缘深栗色。
栖于地势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丛中。以嫩枝、叶子、果实、蔬菜、豆类为食。
主要在春季产仔,每胎1仔,幼仔约6~10个月性成熟。 数量较少,仅见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处。
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
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
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 、幼芽、青草 、果实、种子为食。
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 6~7 个月,每胎1~2仔。
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 、福建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湾。3 种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据了解,卖鹿子肉的是分宜县洞村分谷山大队元头坑队的农民沈禄寿等五人。这几十只魔子是在奉新县与宜丰县交界处用套绳捕杀的。据本人说每年最少要捕杀200多只。
接连几天我有心到宜丰县农贸市场上观察,平均每天5一6只上市,大多数是猎枪捕杀的。据调查宜丰县主要狩猎工具有3454件,名列宜春地区第一。
其中猎枪110支,占枪支总数3%;鸟枪、鸟锐3550支,占枪支总数的97%。假设10支枪一年打一只鹿子,那么3454支猎枪要捕杀34多只。
兔狲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
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
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带向东至西伯利亚。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
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兔狲。
兔狲体重2千克,体长50-65厘米。体形粗壮而短,大小似家猫。
兔狲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瞳孔为淡绿色,收缩时呈圆形,但上下方有小的裂隙,呈圆纺锤形。
耳短宽,耳尖圆钝,两耳距离较远,耳背为红灰色。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
背中线棕黑色,体后部有较多隐暗的黑色细横放,头部灰色,带有一些黑斑,眼内角白色,颊部有两个细黑纹,下颌黄白色,体腹面乳白色,颈下方和前肢之间浅褐色,四肢颜色较背部稍淡。
亦有2、3条短而模糊的黑色横放,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明显的 6-8条黑色的环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
幼仔身上横纹显着,比较宽而长,尾上有6条纹。
有三个亚种,皮毛颜色不同。兔狲高原亚种背面沙黄色,背毛基部浅灰色,上部锈棕色,尖端黄白色;
兔狲指名亚种背面青灰色,背毛基部浅灰色,毛尖黑褐。或头顶为灰色,具有少数黑色的斑点。颊部有2条细的横纹。
身体的背面为浅红棕色、棕黄色或银灰色,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如同毡子一般,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头顶为灰色,背部中线处色泽较深,常具有暗黑色泽,后部还有数条隐暗的黑色细横纹。或通体淡黄白色;
颊部具两条细黑纹,下颏色白;腰及臀部有6-7条隐约可见的暗色横纹,尾部毛色与体背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