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根圆
云陌JUN2019-03-11 01:082,322

  白屈菜是多年生草本,高30-60(-100)厘米。主根粗壮,圆锥形,侧根多,暗褐色。茎聚伞状多分枝,分枝常被短柔毛,节上较密,后变无毛。

  基生叶少,早凋落,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宽倒卵形,长8-20厘米,羽状全裂,全裂片2-4对,倒卵状长圆形,具不规则的深裂或浅裂,裂片边缘圆齿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具白粉,疏被短柔毛;

  叶柄长2-5厘米,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扩大成鞘;茎生叶叶片长2-8厘米,宽1-5厘米;叶柄长0.5-1.5厘米,其他同基生叶。

  伞形花序多花;花梗纤细,长2-8厘米,幼时被长柔毛,后变无毛;苞片小,卵形,长1-2毫米。

  花芽卵圆形,直径5-8毫米;萼片卵圆形,舟状,长5-8毫米,无毛或疏生柔毛,早落;花瓣倒卵形,长约1厘米,全缘,黄色;

  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丝状,黄色,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线形,长约8毫米,绿色,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2裂。

  蒴果狭圆柱形,长2-5厘米,粗2-3毫米,具通常比果短的柄。种子卵形,长约1毫米或更小,暗褐色,具光泽及蜂窝状小格。花果期4-9月。

  白屈菜喜阳光充足;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不择土壤;耐干旱,耐修剪。种子自播能力强。

  生存环境生于山谷湿润地、水沟边、绿林草地或草丛中、住宅附近。

  白屈菜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和壤土上。

  种子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按行距100cm开浅沟,播种时将种子与倍量细沙混拌均匀,条播,覆土5cm,轻轻镇压,浇水。

  春播、秋播者15d左右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应间拔,株距25-30cm,并清除杂草。

  采收和储藏: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贮放于通风干燥处。亦可鲜用。

  采制: 夏、秋季采割,阴干或鲜用。采集:5~7月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置通风处干燥。

  生长期间有棉红蜘蛛为害茎叶。发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双甲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中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500-22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草地或路旁、石缝。朝鲜、日本、俄罗斯及欧洲也有分布。

  治疗百日咳:取白屈菜全草制成100%糖浆,小儿6个月以内每次5~8毫升,6个月至1岁8~10毫升,1~3岁10~15毫升,3~6岁15~29毫升,6岁以上20~3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单纯型连服8天,混合型12天。

  治疗500例,治愈355例,好转116例,有效率为94.2%。以单纯型效果较好;混合型宜并用抗菌药物。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白屈菜全株1斤,生甘草1两,加水共煎3次,药液混合再浓缩使每100毫升约含生药4钱,每日3次,每次30毫升。

  治疗34例,控制7例,显效15例。亦可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5克),每服4片,每日3次。疗效与煎剂相似。

  成熟之白屈菜效果似较好,反之则差,且易产生副作用。

  治疗青年扁平疣:取新鲜全草榨汁,以棉球蘸汁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5~15分钟,痊愈为止。

  治疗18例,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4例,5例结果不明。用药后半数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如疼痛、瘙痒等。

  用作镇痛解痉剂:取白屈菜、地榆等量,制成千浸膏粉,日服3次,每次1~2克。对于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在化学上与罂粟碱同属苯异喹啉类,作用亦相似,能抑制各种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而毒性则较低。

  对平滑肌之抑制属直接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对抗匹罗卡品,且可对抗组织胺甚至氯化钡(毛果芸香碱、白屈菜总碱)的作用。

  对兔离体小肠之解痉效力,以重量计,约为罂栗碱的53%,白屈菜注射液还能解除豚鼠离体肠管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痉摩收缩。

  也有人报告,低浓度能提高离体兔肠、子宫的张力,而较高浓度方呈抑制作用,大剂量还能抑制心肌、减慢心率、停止于扩张期,对横纹肌也有抑制作用。

  白屈菜总碱对平滑肌呈兴奋作用。

  白屈菜碱属原鸦片碱一类,也能抑制中枢。与吗啡相比,它对末梢的作用较强,而对中枢则较弱,有某些镇痛及催眠作用。

  白屈菜注射液对小鼠能产生中枢抑制作用,使自发活动减少,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实验表明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大量可减慢之;对反射无明显抑制,亦无脊髓性兴奋;能麻痹感觉及运动神经末梢,但对神经干无作用。

  血根碱中毒量引起短时麻醉后,可发生士的宁样惊厥,增进肠蠕动及唾液分泌,对局部也是先刺激而后转入麻痹;

  还能降低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组织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提高小肠、子宫平滑肌的张力。α-高白屈菜碱作用类似白屈菜碱;

  β-高白屈菜碱为痉挛毒,有局部麻醉作用。多实槐子碱(帕黑卡品)有神经节阻断及增强子宫的作用,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条件反射及脑电图的试验)。

  白屈菜红碱和某种S类,可能与本植物能去除皮肤赘疣的作用有关。这些成分在植物干燥时,很易变化。

  白屈菜中的黄连碱是一种细胞毒,小檗碱可能与其抗菌、利胆等有关。

  总碱在体外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等。原阿片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碱716.7浓度,对考夫曼-沃尔夫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尚含某种未知成分,能兴奋心脏、升高血压、扩张冠状血管。

  根圆锥状,密生须根。茎圆柱形,中空;表面黄绿色,有白粉;质轻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破碎;

  叶片完整者羽状分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的缺刻,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色柔毛,尤以叶脉为多。

  花瓣4片,卵圆形,黄色,常已脱落。蒴果细圆柱形,有众多细小、黑色具光泽的卵形种子。气微,味微苦。

继续阅读:第381章:上呼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是魔王别惹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