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一段美丽的小故事吧。
深秋的一个午后,嗯,这是一个星期天的午后,我依然像以往那样,在这家书店里蹭书看。深秋时节,只是有一点凉意,还说不上寒冷,不过,这个午后,由于衣着单薄了些,因此,弥漫在这书店里的凉意,我还是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说得形象一点,那露在外面的双手,褪去了些许红润,变得有点灰暗了。而为了好受些,我不是就搓一下手,以便让那色泽显得亮丽好看一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手翻阅了一阵之后,我来到了一个标有“文学”字样的书架前,停下了脚步。不难想象,站在书架前的我,是背对着书店门口的。
对于“文学”这个词,我也不至于太陌生,我也知道,我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小说散文诗词什么的,都属于文学作品。在书店里,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书籍,我多半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一番,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粗读略读或浏览什么的了。不妨明言,这样的阅读方法,收获是极为有限的。而这一次,面对着那些书脊,我倒是不急于从头到尾的取一本翻看一本了,相反的,这一次,我是要先看清书名,再做看与不看的决定。扫描几眼之后,我的目光,最终停在了这样几个字之上:
唐诗三百首
其实,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早就是久闻其名,如雷贯耳了,不过,仔细翻看的次数,却着实有限,于是,眨了眨眼之后,我取下这本书,侧背对着书店门口,从头翻阅起来。
然而,才几分钟光景,我就有点不耐烦起来了。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焦躁:如果一首一首的往下看,六七首之后,后面的那些首,也会变得模模糊糊起来,因为,同一种类型的诗作看多了,印象就会变得淡薄、模糊起来。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不一会儿,手里的这一部《唐诗三百首》,就飞速跳跃,来到了她的最后一页: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目光停留在这几行诗之上的时候,我的心思,也像秋风中的树叶一般,飘荡摇曳起来:这样的几行诗,看似明白如话,无须多加解释。然而,凝神静思之际,又会隐隐觉得,你所看懂的,只是表面上的文字,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你未必就能够体会得出来。退一步说,就算你有一点若隐若现的想法,依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哦,既然有的是时间,倒不妨看一看编选者的点拨与赏析——
“你,你在看什么书呢?”就在我想着看一下诗句下的那几行解释性文字的时候,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