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等死
兰宝伊2019-03-27 13:125,694

  花锦绣想着也好。最近太闷了,是该出去了。况且自己亏欠北堂禹那么多。陪他出去游山玩水也没什么吧?

  与此同时,正在府中开心的跟着小孩似的北堂禹正在开心的和下人们分享这个好消息,现在弄的整个府上的人都知道明天花锦绣要和北堂禹一起出去游山玩水了。

  忙了一天,到了晚上 北堂禹终于累的动不了了,所有琐事都交给下人做了,自己倒头大睡了,今天他太累了,兴奋过度了,需要好好的睡一觉。

  一大早北堂禹就开始忙,忙着装好多东西。装了半天才装好,终于可以去接花锦绣了。

  花锦绣已经在府口等了很久了,还以为北堂禹说着玩的,准备回去了呢。刚转身就听见不远处有马车的叫声,回头一看是北堂禹的马车,怎么才来,慢死了。

  不过还好,总算是踏上了游山玩水之路了。

  一路人两个人也没有那么沉默,北堂禹一直在讨好花锦绣,一直问花锦绣渴不渴,饿不饿,或者要不要下去休息一下,花锦绣也没有觉得烦,都一一拒绝了,还找话题和北堂禹聊天,让旅途不会显得那么无聊烦闷。

  偶尔说累了,花锦绣会看看马车外面的风景,路边上有好多花,各种颜色的都有,各种品种,这是纯天然的,属于大自然的,一股花香飘到花锦绣鼻子里,泥土和空气的清香让花锦绣不由的闭上了眼睛。

  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花锦绣的道来,花儿迎风跳舞,好似在迎接花锦绣的道来。这里远离了皇宫的勾心斗角,远离了官场上的污秽,只有安逸和平静。让花锦绣都舍不得走了。

  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村庄,里面传来各种哀嚎和小孩的哭声,与这里的花香鸟语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立马从马车上下来了。去村庄里面看看什么情况,刚进入这个村庄,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

  里面乌烟瘴气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息。到处都能看见死人,也看见有奄奄一息的人,小孩在旁边呼叫着亲人,哭声响成一片。

  北堂禹询问了这里的人,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原来是这个村庄得了一种怪病,一夜之间病了好多人,而且这个怪病传染的特别快,而且食物已经被这种病腐蚀了,粮食早就没了。这个病也已经有好多地方被传染了,也派人找了许多大夫来医治,他们都束手无策,甚至远离,不敢过来看。

  这里已经死了很多人了,有病死的,也有饿死的,这里的人已经很多天没吃过饭了。而且这里的人死了以后也不敢抬出去安葬。怕传染给别人。

  花锦绣听到这里赶紧把马车上带的干粮拿了出来,分给了村庄里的人,孩子们看见有吃的,一个个都扑过来抢吃的,还好花锦绣站的稳。不然早被这些孩子扑倒了。那些孩子抢到吃的就往嘴里噻,看样子确实已经很多天没吃东西了,因为村庄里的人很多,干粮很少,一会就被抢光了,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吃的。

  北堂禹看着眼前的一切气的说:

  “难道这种病就无药可救了吗,,就没有人可以治了吗?就只能等死?”

  这时有一个人说:

  “不,还有一个人可以治,只不过他已经隐居山林好久了,不知道还愿不愿意出来看病了。”

  北堂禹急的问:

  “是谁?”

  “神医燕留痕”

  那个人也奄奄一息的说着。

  事不宜迟,北堂禹赶紧动身去拜访神医燕留痕,想让他帮助天下黎民百姓,但是等北堂禹找到了燕留痕之后。给燕留痕说了一下村庄的病情,想让他速速下山去医治病情。燕留痕却表现出对苍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燕留痕得到了前朝太医苏正古的亲传,却没有进入当朝皇宫当太医,他甚至连郎中都没有做,就是为了隐姓埋名,不让世间人所知。

  确实,他做到了,若非花锦绣来求,他也不会去掺和皇宫那档子事情,都说皇宫是是非非的东西太多太多,谁不想远了,除了那些为权利、为金钱、为了名声而活的人就是一些真真正正的原因保家卫国的文臣武将。

  当年自己还小,记不得什么事情,但自己师傅的死仍然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真想查清楚当年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如果让我找到他们,我定然要狠狠地收拾收拾,用上百种方法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花锦绣来求,自己又怎么会不答应,不过自从前朝颠覆,自己便再也没有出过世,人世间的事情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弄得人眼花缭乱。

  不过自己是有事情要做的,不是来这俗世感受人间烟火的。

  现在事情解决,也该离开了,他不能在世俗间做太多的逗留,免得招惹更多的是是非非。

  这次不单单为了花锦绣,更是为了世间百姓,这次的瘟疫前所未见,对于自己的医术是个不错的考验,还好,自己运用师傅留下的那么多方法,总算是解决了这次的瘟疫,皇帝可以安心了。

  呵呵,可不是嘛,从古到今,哪个皇帝手里不是因为瘟疫饥荒而闹得整个世间动荡不止。用那个时候人的话来讲,瘟疫是老天爷见世间管理不好而对皇帝的惩罚,是一个警告,如若没办法解决,人间就会是一个地狱,没有人烟。所以这时候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站起来反抗当朝统治者。

  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地主军阀,就连小老百姓都会起来反抗。

  这时候在朝堂上,皇上眉开眼笑,完全没有了当初得知瘟疫出现时的那种烦恼,他得知一位隐居多年的神医出世,解决了这里的事情。

  他在神医治疗期间曾经偷偷去看过,那个神医手法高明,而且胸怀宽广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起初他还不太相信神医能够治疗,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而这个神医还是自己七弟找来的,现在他对七弟更加重视了。

  皇帝现在坐在龙椅之上,望着王公大臣,心里面感到高兴,却又庆幸,幸好有高人出手,要不然这民间还指不定出现什么乱子呢。

  民间现在就有不少人不满足于自己的统治,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就怕再有人借着这个机会起兵谋反。

  在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又不是第一次,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引得天怒人怨。那个时候,蝗灾,干旱加上瘟疫,便已经有人说三道四,说什么这是上天的惩罚,老天爷通过这样来告诉世间百姓,自己无法忍受当朝统治者了,同意百姓起兵谋反。

  不对,不是谋反,是替天行道,于是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刘季在泗水亭起兵,加上项梁项藉叔父俩在原彭城起兵,天下大乱。

  出现瘟疫的时候,皇帝就吩咐了锦衣卫,秘密前往京城各地,但凡发现有人意图谋反,杀之。

  果然出现了几个大胆狂徒。

  “上朝”身旁公公扯着细细的嗓子喊到。

  诸位大臣位列两班,十分虔诚的跪下来,而诸位皇子,王爷则是恭恭敬敬的立在一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诸位大臣对着皇帝三叩首。

  山呼过后,皇上高高兴兴的说了一句“总爱卿平身。”

  “谢皇上。”大臣们缓缓地站起来。

  “启禀陛下,前些日子锦衣卫带回来的那些乱臣贼子已经收押,等待皇上定夺。”

  锦衣卫使从一干人里挪了出来,恭恭敬敬弯腰禀告。

  “查清楚证据的,直接凌迟处死,朕要让这些乱臣贼子知道朕的厉害。”

  皇上大声说道:“在国家危难之时,这些人不去寻找名医郎中,而是在这里祸国殃民,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处理?”

  皇上望着满朝文武,不怒自威。

  “此等乱臣贼子,就当千刀万剐。”一个文臣站出来说道。

  “说那些干什么,直接杀了,让他们知道一些触犯陛下的后果。”这是一个将军在说话。

  “臣等附议。”大臣们一同说道。

  “那些乱臣贼子,凌迟处死,朕让他们活活被剐死。这次瘟疫总算是解决了,在此期间,七王爷功不可没。”皇上高兴的看着北堂禹。

  “七王爷乃我朝福星,皇上得此福星,相信帝王事业定会千秋万世。”礼部侍郎趁机拍起了马屁。

  “皇上福星高照,定能够逢凶化吉,此乃上天安排,让皇上的百姓更加佩服皇上。”就连言官都在取悦皇上。

  “父皇,皇叔为父皇可谓是费尽心思,他是我们王朝的功臣,诸位皇子的榜样。”

  太子冲着北堂禹点了点头,又冲着皇上毕恭毕敬的说道。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现在的北堂禹是皇上眼前的大红人,还不得赶紧套近乎?

  太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待那天父皇去了,这些有功之臣都得成为自己的力量,必须早点拉拢。

  “如此功臣,陛下应当好好封赏,莫不可寒了有功之臣的心啊!”一个武将站出来说道。

  “启禀皇兄,此乃吾之本分,为皇兄,臣弟定当肝脑涂地,此乃臣弟职责所在。”北堂禹实在看不惯一些大臣溜须拍马的样子,恭恭敬敬的向皇上禀告道。

  “哎,诸位大臣说的对,你乃寡人之福星,是寡人的肩膀,这次你为寡人立下如此功劳,朕定当好好封赏,这也是你应当得得。朕今天赏赐你黄金千两,以及一张金令,见金令如见朕。”

  皇上看着北堂禹,心里头很高兴,若不是七弟为自己请来了神医,现在的天下还指不定是个什么样子。

  七弟还是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着想,自己怎么能不开心?

  “皇上圣明!”北堂禹都还没有说什么呢,诸位大臣就已经说上了。

  北堂禹心里一阵无语。

  众大臣听了皇帝的封赏都在喊着“吾皇圣明!”

  现在大家无不向北堂禹投去羡慕的目光,对于皇帝来说,一千两黄金不过是九牛一毛,算不上什么好的赏赐,但是这个金令却是无比重要。

  此金令就是一把尚方宝剑,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见金令如见陛下,可见皇上对北堂禹的信任和重视。

  “还请皇兄收回金令,为皇兄,乃是作为一个皇家子弟应当做的;为朝廷办事,则是作为一个臣子的责任;为天下百姓着想,乃吾等朝廷众大臣的本分所在。

  吾又岂是那种贪图钱财权利的世俗之人?

  我已经贵为王爷,权利金钱都多的数不胜数,但这赏赐确是不能接受。”

  北堂禹给皇上鞠了一个躬,急忙说道,“此处消除瘟疫,还得多多感谢神医燕留痕,若不是他,现在百姓危矣,朝廷危矣,江山危矣。臣实在没有什么功劳,故不能领此赏赐,还望皇兄收回赏赐,让臣弟做一个逍遥王爷。”

  北堂禹知道,若自己受了这金令,将来一定会有不少小人会暗地里使绊子,正所谓功高震主,难免皇兄不会受到有心之人的谗言。

  再说了,这次还真的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人确实是自己带去皇宫的,但确是燕留痕自己找的自己,他担心天下苍生安危,借自己王爷的权利,面见皇兄,可皇兄并未接见,只是吩咐下去全力配合。

  皇兄当时应该也是以为此人是个骗子吧,毕竟自从瘟疫出现,没少来人到各地衙门府邸骗吃骗喝。

  “七王爷,在下以为七王爷应当接受皇上封赏,虽然说神医燕留痕功劳最大,那您也有举荐的功劳”那个大臣再次发言。

  “是啊,是啊”诸位大臣都互相点头。

  现在的皇上因为瘟疫解决,很是高兴,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了刚刚上朝时的那种严肃劲,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对七王爷的赞赏。

  “皇兄,不瞒堂兄,这个神医我也没有听说过,倒是对方找到的我,却并没有让我引荐给您。”北堂禹对自己皇兄实话实说。

  “哦?这又是为何?”皇帝不知道神医出手时是这么个情况,心里也是疑惑。

  “此人一直隐居于此,平时偶尔出来买一点生活用品,却是对朝廷事情不大关心。只是天下瘟疫流行,凭他一己之力也无法解决那么多病人和那么多名贵的药材,故找到了我。”

  北堂禹回道。

  “我当时亲眼见他治好了两个濒临死亡的病人,觉得此人医术确确实实是高明,想要引荐给皇兄,可那个时候,由于各地衙门都遇到了不是骗吃骗喝的假郎中,皇兄您也不大相信此人医术。所以并没有亲自接见,但吩咐臣弟按照他的要求去配合。此人对待病人如同亲人,要不是病人太多没办法一个个医治,他估计也不会去选择相信其他人。而且他开出的要方我也从来没有见过。”

  “如此说来,这个姓燕的神医倒是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人了,还是一个真正的有医术的高人。哎,怪朕糊涂,此等仙人就当留下。”

  皇上听了北堂禹的话,觉得确确实实应该封赏燕留痕,他可是真正的有功之臣。

  此人医术高明,或许可以留着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皇帝想要看看大家意见,如何封赏这个燕留痕呢?

  “父皇,依儿臣看不如赏赐他黄金千两,府衙一座,以表达皇上对他的厚爱。”皇上看去说话的乃是自己的四皇子北堂默。

  “嗯,这个赏赐不错,应该可以。”皇上点了点头。

  “父皇,孩儿觉得有些不妥,毕竟此人医术高明,若凭他的医术,钱财府邸估计早已经不在话下,而他一直以来都是隐居,想必对这些世俗东西也没有兴趣。”太子反驳道。

  “对啊,皇兄,这隐居之人多半是不关心朝堂之上的事情,而且他一直以来都是隐居,潜心探究医术,倒不如给他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可以让他无忧无虑的去探究医术。”北堂禹思考一阵说道。

  对啊,皇帝心里思考着,这个人隐居于京城,却从来没有听人说起过,确实是个隐士。此人医术甚好,连太医都未能解决这瘟疫,在他面前却轻轻松松破解了。

  若是能够将他招进太医院内,将来的皇宫将更加安全,最起码不用怕那些稀奇古怪的疾病了。

  “对了,他当时治病所用的方子你可曾有?”皇上询问北堂禹,想看看这位神医开的是什么样的药物。

  “回皇上,臣当时陪同此人一起治疗那些患病的百姓,他的药方倒是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都说了给臣听。”回话的不是北堂禹,而是太医院的一个太医。

  “哦?那你说说他的药方有何特别之处,你可曾见过这种药方?”

  皇帝两眼放光,一般的医生都会隐藏自己的药方,绝不会透露一丁点,这个燕留痕倒是把这个治疗瘟疫的方子给详细说了。

  “其实药方倒是普通,主要是用法,他的药用法顺序不太一样,可谓十分的大胆可就是这样大胆的用法使得药物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太医回想着燕留痕的药方,不由的流漏出敬佩之情。

  “燕留痕功劳确实很高,朕决定将他招进太医院,做太医院之首,再赏赐他黄金万两,府衙一座,现在燕爱卿在何处?”

  皇帝听了太医的话,觉得似乎这个赏赐比较妥当,便询问弟弟北堂禹。

  “哦,他回到了他的隐居之所,特吩咐臣弟保密,不让太多人所知。”北堂禹回道。

  “朕派你带着朕的公公,拿着圣旨去宣燕爱卿。还有燕爱卿的府衙要靠近皇城,这个交由你来处理。”

  皇帝吩咐道。

  “公公,你带着朕的圣旨跟随王爷去宣朕的爱卿吧。”

  “有事启奏,不是退朝。”

  公公喊了一声,大家伙也没什么要启奏了,纷纷退下。

  而北堂禹和公公则拿着皇上的圣旨去燕留痕的住所宣布他担任太医院之首的消息去了。

继续阅读:第112章逃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之绝世二小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