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你也受累了,跟阿珩回去休息吧,此事朕会彻查的。”
杨檀知道自己再不依不挠恐怕会惹恼皇上,便没有拖拉,利索地应了一声‘是’后起身。
刘璟珩没有言语,跟在她身后一起出宫。
在快走到宫门口之时,杨檀先忍不住了,阴阳怪气地问道:“你和离书写了么?我已经写好了,你要是没写,我派人送去给你。”
“本王何时说过要与你和离?”
杨檀噎住,脑中回想了一下那天的场景,刘璟珩好像确实是没有说过。
但她转念一想,那态度不就是默认了么?
她梗着脖子,刚想又开口呛他,却被他突然伸过来握住她的手给吓到了。
怎么回事?这个男人疯了么?都要和离了他凭什么还能牵她?
刚反应过来想要甩掉他的手,只听他温柔说道:“你确实是亲了那赵姬云,本王没有手刃了你们,难道你还不让本王生几天气?”
杨檀像是见了鬼一样瞪大眼睛看他,心中腹诽:这委屈巴巴的语气是怎么回事?弄得好像是她做了负心汉一样。
“我。。我……”
“走吧,回家再说。”刘璟珩不等她说完,就牵着她的手向宫门外走去。
两人牵着的手自然而然就落入了来往的宫人和侍卫们的眼中。
到了宫门口,杨檀第一反应是上马车,谁知‘玄疾’踱步走到了她们的面前。
她回头想看刘璟珩的意思,却被他直接托着腰送上了马背,然后他再一跃而上。
马蹄声响起,不疾不徐。
穿过集市的时候,人们火辣辣的目光洒在她们身上让她感到如坐针毡。
她算是知道刘璟珩此举的意义了,原来是为了让外界的谣言不攻自破。
与其对外界解释太多,还不如直接两人‘恩爱’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一直到进了王府,杨檀这才觉得身上竖起的汗毛终于软了下来。
“娘娘,您终于回来啦!”桐爷瘸着脚走到她面前,喜笑颜开道。
桐爷说着,还有许多下人躲着偷偷看她,杨檀立马觉得气氛十分尴尬,脸上的笑都僵了。
“呦,王妃回来啦。”突然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传来,杨檀看去,发现是正被桃儿搀扶着走路的樊婆。
她吃惊挑眉,没想到樊婆竟然好得这么快,现在已经能被搀扶着走路了。
只是想想现在芍药还走路不便,她的表情立马又沉了下来。
对于樊婆的挑衅,她不做理会,径直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刘璟珩也微沉了脸色,眼神示意徐来,徐来马上示意上前去和桃儿一起扶着樊婆,将她往自己的院子扶去。
樊婆不忿,软软地叫了几声‘王爷’,但是刘璟珩并没有理会她,而是跟着杨檀远去。
“最近不是很忙么?你不去忙,来这里干什么?”
“忙完了,陪陪你。”
杨檀轻哼一声,别过脸去,道:“我才不用你陪,你要忙什么就忙去吧。”
身后没有传来他的声音,只听到几声脚步声响,她以为刘璟珩真的就这样走了,立马气红了眼回头。
谁知道脚步声是进来布菜的侍女,而刘璟珩还坐在她身后,正看着她。
“看什么看!”
刘璟珩没有回话,没有回头挥了挥手,侍女们便加紧了手下的动作,然后转身出去,留下空间给他们两人。
“先吃点饭吧?方才回来的时候,本王听到你肚子响了。”
“。。那……那不是肚子饿了,肚子响也不一定是饿了!”她强行辩解道,身体却不受反应地咽了好几口唾沫。
刘璟珩失笑,嘴角扬起一抹弧度。
为了不惹怒这炸毛的猫,他率先拿起了筷子。
饭菜的香味涌上前来,杨檀定睛看去,发现都是自己爱吃的菜。她也着实是饿了,便不再斗争,也拿起了筷子。
两人无话,吃着东西。
刘璟珩看着她吃,觉得自己好像也多了许多胃口。
之前一个人的日子,这些食物膳食好像都失去了味道一样,让他形同嚼蜡。
只有杨檀回来了,他才觉得自己也活了过来。
他觉得就算是杨檀真的背叛他了,恐怕他也做不到他说的那般,手刃了她。
若是没有她,他下半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意义啊?
与其又回到以前那种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没有喜怒的生活,还不如囚着她,哪怕是生气也好。
见她吃得也差不多了,他这才放下筷子,轻轻擦拭过嘴角后认真地看着她道:“赵姬云说要娶你回赵国。”
一块糖醋排骨立马呛在了杨檀的喉咙,她剧烈咳嗽一番,在刘璟珩给她拍了两下之后才吐了出来。
她余惊未定地拿过一杯水咕噜咕噜地往下灌,在喝了第二杯之后,她才蹙眉道:“你开玩笑呢吧?”
“没有,这是他在朝堂之上对皇上说的。”
也正是因为那天赵姬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了这样的话,他才会如此盛怒,用那样的态度去对待杨檀。
“他疯了吧?他该不会是觉得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所以想着以身相娶吧?可是我又不是男的,不能纳妾啊。”
话音一落,刘璟珩的脸立马就沉了下来。
杨檀赶紧圆话道:“我又不喜欢他,我才不会嫁给他呢。改天我再跟他说清楚,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她还想着要把赵姬云和容柔怡凑在一起呢。
对了!容柔怡!
“你有柔怡的消息么?出了这样的事,她回到家里不知道会不会被荣国华罚。”
“你先操心自己的事再去操心别人吧!”他背过脸去,不看杨檀。
杨檀无奈翻了个白眼,吐吐舌头,又重新执起了筷子开始吃东西。
吃饱喝足之后她抚着肚子像怀孕了一般,心情也大好,心里的那点别扭好像也随着这顿饭被吃完了。
“听说拓跋修当上匈奴王了?”
“嗯。”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感慨道:“那拓跋阳昭肯定会更受重视,连带着三皇子都更受皇上的重视。”
刘璟珩挑眉,一来是惊讶于她竟然知道拓跋修当上了匈奴王,二来是惊讶于她竟然能想到这一点。
要知道,普通的妇人别说是能想到其中利害关系,恐怕连匈奴易主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