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些都是蔺旻府上自己的事,云千阙才懒得管,只是王擎要对苏嫣然下手这件事,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若是蔺旻知道他亲爱的未婚妻,要对他心里最喜欢的姑娘下杀手,会是怎么个反应。
“这件事留意观望着便可,”云千阙弹指敲了敲手里的书,“现在的重点是这个。”
书很薄,故而记述文字并不多,不过书写的字体是密密麻麻的上古文字,兼杂着象形字迹,读起来晦涩难懂,很花时间。
蔺容见云千阙蹙着眉头,慢慢倒腾着书上的内容,很自觉的把书接了过来,直接将上面的内容翻译给她听。
云千阙睁大眼睛,“你看得懂?”
“道门八卦演绎气象,本就是自上古伏羲上神推演的先天八卦中得来的,古旧象形文字是道门的必修课。”
……云千阙再次认清了自家男人很万能的事实。
鸿蒙初开,始分天地,生于万物造化之中,有一巫灵族,居于野兽丛生,毒虫遍野的沼泽里。
由于沼泽中充斥毒瘴,不小心便会身死,最初巫灵族的人平均寿命极低,鲜少有人活过成年。
为了探寻延寿的办法,巫灵族开始研究蛊虫,捕捉了沼泽里的毒虫,放入同一个罐子里饲养,取从中拼杀取胜的虫子,便是最初的蛊虫母蛊。
巫灵族将自己族内的新生儿割破伤口,让蛊虫潜进新生儿的身体里,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作为试验的新生儿,百中仅存活了一例。
而活下来的新生儿,外表看上去与常人并无异处,但在对毒物、毒瘴免疫,十分适应潮湿、鲜少见光的沼泽生活上,出于绝对的佼佼。
书上记载某日打猎,这名寄宿有蛊虫的青年,不慎被野兽撕裂了心脏不治身亡,可在族人埋葬后的第二天子夜,从埋葬地爬了出来。
依旧有自己的思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却是不会呼吸、不用吃饭、没有痛觉、毫无温度的行尸一具。
原来自幼被植入体内的蛊虫,早已侵入他的头脑,与他的神经融为一体,常年累月的一起行动,蛊虫已经有了他的特性,他亦分得了蛊虫不怕毒物、擅于沼泽环境的习性。
他的躯体被野兽伤害失去活性,可蛊虫并没有受损死去,两者共生,蛊虫代替他操纵了这副身躯,令他继续‘活’下去。
有了这个发现,巫灵族的人很高兴,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寿命太短,无法延续自己的部族了。
便取了蛊虫的细须,培育成新的蛊虫,在族人中推广植入。
成功植入蛊虫的人,也获得了不怕毒物、在沼泽里灵活生存的特性,在他们身死之后,蛊虫确实也操纵他们‘活’了下来。
可这些并非从新生儿时期便与蛊虫伴生的尸体,‘活’过来后,失去了他们作为人本身的意识,仅仅是一具具行尸走肉,而且只有子时之后才能行动,到了天亮时分,便躺倒,变回一具真正的尸体。
即便如此,也是巫灵族的一大突破,无论是从小植入蛊虫,以身饲蛊的人,还是半路植入蛊虫的人,死后都可以复活过来,只要蛊虫不死,则尸身不腐。
换言之,是永生!
巫灵族的人可以永远的存在下去,族人数量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可是巫灵族‘活着’的死者越来越多,不慎被沼泽外面的人看到,从而发现了他们的存在。
恰时中原各地燃起烽火,姬姓王侯扛周字旗起义一统中原,却遭逢敌手,对方引来凶兽蠪侄,有九首、九尾、似虎爪。
一兽当关,巍峨如山,吞吐如狂风,横尾卷起飞沙走石,爪子尖锐锋利,数万兵将冲杀,几乎尽数没入蠪侄腹中做口粮。
姬姓王侯得知巫灵族死而不僵,仍可行动后,便请巫灵族出山相助,许以巫师之位,除去凶兽蠪侄,统一天下。
巫灵族并未拒绝,替姬姓王侯带领士兵与蠪侄厮杀,实则是偷偷在士兵身上种下蛊虫,这样白日在与蠪侄对战死去的士兵,夜里又能爬起来,继续战斗。
蛊尸没有痛觉,英勇无比,却也是拼着全军覆没,和蠪侄大战了七天七夜,才将蠪侄彻底杀死,蠪侄九首分离,作为战利品,抬到了姬姓王侯的面前。
击杀凶兽大捷,姬姓王侯顺利一扫四方,立周朝称帝,但其野心并不止于此。
见识过蛊尸军队带来的战果,周帝暗中让巫灵族继续以蛊养尸,培养出庞大的蛊尸军团,他要巫灵族协助操纵蛊尸,不光中原大地,他要让世上眼见之土地尽归大周。
更要巫灵族继续研究蛊虫,培育出半途植入蛊虫,死后仍能保存意识的方法,他要做永世之王。
然而这样的研究并未成功,大周皇帝还发现,蛊尸军队的蛊虫皆是出自巫灵族最初蛊虫的细须分裂而来,故而只听从巫灵族母蛊的命令。
……这样岂不是蛊尸军队只尊巫灵族?
……而巫灵族已有长生的能力,待他百年之后,他打下的江山,岂不会沦入巫灵族之手?
在这种怀疑揣测之中,大周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巫灵族处以斩首鞭尸,看着他们的尸体不会再复苏‘活’过来才罢休。
唯有小部分族人逃脱了大周皇帝的处刑,为了逃脱追捕,东躲西藏,后在淦山寻到了落脚处,于淦山脚下,伪装成普通百姓,休养生息。
“唔……”云千阙摸摸下巴,“阿容,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可信度有多少?”
“一半一半。”蔺容答道,“史书上确实记载了大周皇帝开国时大战蠪侄的事情,当中巫师出了大力,所以才在战后,被许以极高的地位,乃至可以干扰朝堂,在一定程度上架空大周皇帝的权利。”
“可这里却说,是大周皇帝忌惮巫灵族的能力和作用,才冠以罪名斩首铲除的。”
“史书是站在大周皇帝的角度书写的,而这本书更像是巫灵族自己的传记,角度不同,自然各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