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兰贵妃已经被侍卫制服了。
然而,她却还在原地叫嚣着,不肯善罢甘休。
夜子曦无法,只好让人先将她拖出去,连同她的人,该处决的,一个也不含糊。
场上的御医见状,吓得面色苍白,马不停蹄的给皇后止血。
但是,却没想到兰贵妃此人的心思竟如此恶毒,在发簪上涂了剧毒。
自知命数,皇后挣扎着让夜子曦将她挪到皇上的身边,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男人,她无比心痛。
这个让她用性命去守护的男人,最终却守不住了!
“皇……上……”
皇后无比眷恋的握着皇上的手。
也许是御医们给皇上含了好几片吊命的参片,也或许是皇上感受到手中的温度,双眸眨巴几下,终于悠悠转醒。
“皇后……”
睁眼,就看到皇后惨白着一张脸,但是她眼中担忧的神色却一点也不曾减退。
“皇后,朕对不起你……”
皇上说的,自然是通敌叛国之事,如今真相大白,皇上懊悔不已。
“陛下,这些……都是臣妾该做的……只可惜,臣妾,再也无法守着您了……”
拼着最后一口气,皇后说完这句话,深深的、无比眷恋的看了皇上一眼,一双手垂了下来,紧紧闭上眼睛。
夜子曦还未从这惊变中回过神来,皇上竟然也随着皇后而去。
顿时,整个大殿响起跪地以及哭泣的声音。
经如此巨变,沈星月双腿发软,直接跪在当场。
皇朝天子和皇后双双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皇朝,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哀恸连连,皇朝弥漫着悲恸的情绪,举国哀悼!
还好五国已经被夜子曦提前派出的飞鹰队压制住,否则,难保皇朝不会打乱。
远在边境的沈暮云听到皇上和皇后双双驾崩的消息,留下一队精锐部队严守之后,立刻日以继夜的赶回去。
……
经过七天七夜的哀悼,终于要在明日为皇上和皇后出棺。
本来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如今皇上突然仙去,未留下只言片语,储君之位就一直悬着,由谁来扶棺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也成了群臣们激烈讨论的难题!
眼下,适龄的皇子除了夜子曦之外,全部被兰贵妃残害,余下另外两名,一名是六皇子夜子宸,他本来就心性爱玩如孩童,自从明家造反的事出来后,他就变得自闭起来,根本不愿意接触人,更不说这责任重大的皇位,另外一名却未满一岁。
鉴于夜子曦在此次五国围剿以及兰贵妃事件当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以及实力,因此,经过商讨之后,群臣一致决定由夜子曦继任夜家大统,担任起国家社稷的担子。
统一了意见之后,由钦天监择了吉时,只等时辰一到,便让夜子曦登基。
玉清宫,夜子曦着一身大红的龙袍,乘坐金銮轿,后面是跟着两排队伍,队伍蜿蜒绵长,很是壮观。
因时间紧迫,夜子曦的登基大典就比较简单,但却不失隆重。
行至金銮大殿,群臣早已位列等候,见到新帝前来,大伙齐刷刷下跪相迎。
在钦天监的主持下,夜子曦给天地、祖宗行礼之后,就算是礼成了,一副器宇轩昂的霸气模样,从金銮大殿正中间的红毯走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往后,他,就是主宰皇朝的王!
“奉天承运!遵照上天懿旨,今由先帝八子继承大统,封号允曦,礼成!!”
钦天监的高声宣布,意味着夜子曦已经是皇朝的帝王。
臣子们,齐声高呼万岁。
夜子曦看着场下扶腰跪地的大臣们,并没有一丝的喜感或松懈。
“平身,眼下重要的,是让先帝和先后入驻皇陵,朕宣布,起驾!”
“等等!!”
先皇和先后的棺柩早已摆在正殿之外的广场中央,只等夜子曦继任皇位之后,即可马上扶柩引灵。
不想,却突然出现传来一声反对的声音。
众人回头望去,竟然是应该被关押在天牢的兰贵妃。
她的出现,让所有人感到厌恶。
沈星月作为扶灵的其中一名宫女,看到她的出现,隐隐觉得有不好的预感。
抬眼朝夜子曦望来,却发现夜子曦眼中闪过一抹若有似无的担忧,更加确定了她的猜想。
“风兰雪,你是深知自己罪孽深重,赶在先皇先后发丧前,来恕罪吧!朕成全你!来人……”
“慢着!”
夜子曦的话不轻不重,但是拿捏的调子,却让在场的臣子们心上抖了几斗,兰贵妃却仿佛是豁出去了,并不在乎他的态度。
夜子曦脸色一黑。
“今天日子确实是个好日子,但是,这人却选错了……”
“风兰雪,你好大的胆子,就不怕陛下将你就地正法吗!”
有臣子看不下去了,出言呵斥。
“呵……就地正法?他有这个权力吗?你们这些拎不清的东西,他根本就不是先帝的儿子,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
兰贵妃话落,金銮大殿顿时炸开了锅。
沈星月担忧的望着夜子曦,却见他望着兰贵妃,一脸讥讽。
“来人,这前朝余孽所谋之事败露,如今已然神志不清,当众胡言乱语,将她拉出去,即刻正法!”
帝王的威严从来不可侵犯,更何况是今日如此重要的日子,夜子曦岂会容忍兰贵妃捣乱?
很快,就有几名侍卫将兰贵妃摁住。
“夜子曦,本宫今日逃出来,就没想着留命回去!你根本不是夜冥天的儿子,而是巫图国的王子!”
“你这个疯女人,胡说八道!赶快把她拉下去!”
夜子曦忍无可忍,嚯的一下站起来,指着兰贵妃愤怒的说道。
虽然他的灵魂不属于原本这个身躯,但是,这个身躯的的确确是先皇八儿子的呀!
“本宫没有胡说!当年就是本宫掉的包,馨妃生的儿子,当场就死了!是本宫亲手掐死的!”
“住手!”
见兰贵妃说的有板有眼的,李天祥太尉急忙出口阻止侍卫的举动,李天祥是为数不多的,侍奉先皇的臣子,先皇还在位时,说话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