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马志立希望巩固住信仰的问题,就算是自己不搞个人崇拜,但也不希望杜温王国的国民收到光暗两系神祇的洗脑,转而对他们顶礼膜拜。
于是在杜温王国内部掀起了一股修习《基础武学》的热潮,不论男女老少,都热火朝天地修习这门武学。
好在这门武学实打实是门相当不错的武学,每个人都在修习过程中获益良多,更加坚定了他们修炼的信心和决心。
于是在杜温王国的每个城市,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大量武馆。这些武馆打着诠释《基础武学》的招牌,收罗了不少弟子。马志立派人去查过他们的情况,发现他们还确实有两把刷子,背景也干净,就放手没有管他们的闲事儿。
那些武馆甚至还组成了联盟,形成组织,如果有人居心叵测,首先就过不去他们自己这一关。
马志立的放手,让他反而收获了更加丰硕的回报。
由于这些武馆大力的推广,门派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磨砺,居然在《基础武学》的基础上派生出无数法门。
之前马志立在撰写《基础武学》的时候,就曾经特意引导人们自行开发适合自己的法门。《基础武学》千变万化,适应性非常强,可能性非常丰富。但是光靠一个人闭门造车,终归是没办法做大的。
现在流行在杜温王国武馆,就是顺应马志立的《基础武学》而诞生的事物。一人智短,集思广益,同样类型的人聚集起来,形成一个门派,门派和门派之间互相磨砺,经常擦出灿烂的火花。
由于马志立提倡分享的精神,所以在杜温王国,从来没有门户之见,只有每个人通过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选择适合自己的门派。
一时之间,在杜温王国,特别是临东城,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每天有无数人如同朝圣一样,从世界各个角落来到临东城,然后被满街的武馆给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然后就像鱼儿投入大海一样,向着这片知识的海洋游去。
临东大学同样建立了一个院系,专门分析《基础武学》。他们非常聪明,向市面上的所有武馆发布讯息,说他们将要办一个专刊,专门用来介绍和登载所有人在《基础武学》上的进展,并且明言,这份专刊每一期都会送给马志立过目,再发行。
这样一说,果不其然,整个临东城——整个世界的武馆都轰动了。第一期在收稿子的时候,就收到如同雪花一样,从世界各个角落寄来的各种心得和论文。
几个月之后,临东大学发行的这份月刊就越来越厚,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为权威的武学期刊,无数人以在期刊上发表文章为荣。
马志立看着有趣,干脆将前世的那些关于论文的权重的一整套算法交给了临东大学,让他们按照这个标准,给各家武馆颁发学术证明。这样就算是第一次来到临东城的外乡人,也能一目了然地明白,哪家武馆更加强大,哪家武馆才刚刚起步。
有了这些标准,这些武馆除了真刀真枪地笔划,还加上了科学技术上的研究。马志立有意识地让临东大学将力学融合进武学的实用之中,让那些粗野不文的武夫们好好上了一课——武学居然可以这么解释。
科学就这样普及开来。
人们越研究越发现,天地万物都讲究一个道理,居然都可以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没有人再讨论鬼鬼神神,因果报应了。现在打个雷,大人都能悠哉游哉地跟孩子解释说:“这是天上云层摩擦生电,然后产生的放电反应,不是雷公电母在天上施威。”
大家认为,这才是最时髦的做法。
对此,马志立非常高兴。
这个世界总算是向他记忆里的前世那个科技世界,大大地接近了一步。
当临东城成为了世界学术的中心,并且以不可抵御的强势,向四面八方推出自己的学术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临东城。
马志立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神念越来越凝实,无数透明的细线从每个人都心中连出来,接到自己的神念之中。
只要马志立愿意,他能够感受到任何人的思维和想法,他能够左右这些人的人生,甚至能够将人当牵线木偶一般摆弄。
他现在明白圣光之神和黑暗之神是如何把他们的信徒当作自己的化身的,无外乎就欺负信徒们对自己放开心扉,百分之百坦诚和信任,就此趁虚而入,掌握了对方的心灵。
这种事情,马志立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除了进展顺利的《基础武学》推广计划之外,帝国向杜温王国下的订单也早早地交到马志立手里。
让马志立非常意外的是。
之前他和帝国皇帝聊的是刀剑盾甲之类的武器装备的供应,而帝国这次下的订单却是一水的火炮枪械。
马志立在御前会议的时候问了陈登:“你说帝国怎么对咱们这么门清呢?”
陈登耸耸肩:“恐怕我们的信息早已经被帝国皇帝知道了吧?前几天据说山中老人已经没消息了?”
马志立沉吟了一会儿,心里觉得可能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山之翁失手被擒,他脑海中的资料自然被皇帝全部搜刮去了。就不知道咒腕会怎样了,回头还要对他安抚一二。
山之翁决定留在帝国的时候,咒腕对马志立表示,他已经决定跟随马志立了,就绝对不会有二心。但是马志立能感觉到咒腕恨不得跟随他的旧主,征战帝国。
对此,马志立爱莫能助,他同样非常需要咒腕为他打探消息,整理情报。
第二天,咒腕带来了他的报告:山之翁确实失手被擒,帝国这份订单其实就是警告马志立,不要轻举妄动,老老实实按照之前的协议给帝国提供军火,那么一切都好商量。
另外一则消息更加惊人,帝国与圣教全线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