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如依盯着颜清歌看了好几个呼吸的时间,在这期间她的脑海中不停地闪过父亲去世时的样子和那一封郑重地留给她的信。
信上面所述的内容同眼前这个女人息息相关。
她在那瞬间明白:颜清歌之前为什么要以江三笑的身份在佑安搅弄风云,也明白了颜清歌在背后所要图谋的事情,定是与那枉死的颜父有着很大的关系。
她认为自己有必要单独和颜清歌好好地谈一谈,可现下确实不是个好时机。于是胡如依最后只点了点头,说到:“好,你说的我都记清楚了。”
正在这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个侍卫气喘吁吁地从牢房外跑了过来,“百里太子殿下,恕小的失职之过,不知殿下是否一切安好?”
两人神情很不自然,似是有些懊恼。刚刚外面那场风波根本就是故弄玄虚,他们的西蛮王还好好地躺在床上,所谓的刺客不过是虚晃一招便飞快地逃走了。这两个侍卫也都不是傻子,知道自家主子派他们两人过来是监听、监视百里玉奚和这牢犯女的,谁想就这样被轻易地支开了去。
却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本宫很好。”百里玉奚轻飘飘地说了一句。
胡如依已经自然地站在了百里玉奚的身后,安静沉稳地扮演着一个侍卫的角色。
“好了,颜姑娘本王已经见了。这阴暗牢中无趣得紧,本宫不想再待在这里了。”百里玉奚将袖子一甩,便快步地走开了,仿佛当真是一点儿都不想待在这地方了。
胡如依跟在百里玉奚后面离开了牢房,走之前留给颜清歌一个尤为意味深长的目光,那个样子的胡如依,是颜清歌从未见过的。
所有的计划很快顺利地进行了。
朗州城外,凌辰烨所准备好的兵马也正已经按着他的安排,兵分三路进攻朗州城。
军营之中,只剩下医者、一些养伤的老兵和那个叫刘贺的谋士。
刘贺很是不解,自语道:“这绝好的计划,他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西蛮一向对大楚虎视眈眈,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只要得个喘息的机会就来骚然大楚。此次若是借着这个机会水淹了西密和朗州,将整个西蛮军都覆灭了,大楚这边境城方可安稳几十年。刘贺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脸上的褶子都拧到一块儿去了,困惑不解之情加上郁郁不得志的神情逐渐转化成了一股怨气,目光中透出了几缕怪异的幽光。
“刘贺谋士真是果敢狠绝,令人佩服啊!”营帐外突然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刘贺猛地一惊,喝道:“何人在那!”这营帐中留下来的士兵不足三百人,但此人能够躲开巡逻的侍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营帐前,自然是有些本事的。
一个黑影在营帐面前一闪而过。
凌辰烨负手站在一个小山坡上,他带兵的这一队,计划先是途径邙山山脉中的一座小山,然后从朗州城的左面发起攻击,直攻入城。而尹豪所领兵的那一队,则是从正面直接进攻。从右边发起进攻的领兵之人是一位副将。
他的眉头微微地锁着,眺望着在那熹微阳光之下的朗州城墙,眸子里一片深沉,心上的重量亦是沉甸甸的,他清楚,朗州城中还有两个人在等着他。
此战,必须胜!
“嘭”地一声,朗州城内似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暴乱,仿佛给这场突击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凌辰烨当即沉声下令:“众将士听令!随我一起,夺回朗州城!”
翻身上马,他率先策马冲下小坡,身后无数大楚士兵随着他一起奔下山崖,腾起的灰尘跳跃在山间。
朗州城内已经是一片慌乱。
自然是因为胡如依带过来的那颗炸球,如意料之中的制造了这起混乱。
被颜清歌那一搞之后,躺在病床上的西蛮王休养了整整一日一夜,刚刚才能下床活动,还没来得及将那颜清歌从牢房中提出来审问,便听闻属下一个一个地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先是牢房起了火,然后是楚军突然攻城。
他当即愤怒地穿上盔甲,准备出府带兵迎战。还没走几步,身后便是一声巨响,身旁的侍卫眼疾手快地将西蛮王扑倒在地,挡住了飞溅出来的瓦砾石块木片等各种碎片。
待巨大的烟雾散去之后,又有一个侍卫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一身狼狈,满脸都是黑色的灰尘:“报、报报……报告大王,那两个大楚人跑了!!”
“什么?!”西蛮王赫然推开了保护自己的侍卫,“本王不是让你们好好看着那两个人吗?!”
“大王饶命!小的,小的觉得那劫狱之人,是……是百里太子!”
“他果然背叛了本王!!”西蛮气得几乎要吐血了,虽然他早有预感觉着百里玉奚有变心,但自百里玉奚助他抓到大楚皇子之后,他便暂且放下了疑心。可恨……
他忙问那小侍卫道:“刚刚那巨大的声响又是为何?!难道是……”
“小的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那东西威力巨大,几乎将整个地牢都炸开了,幸好小的跑得快,不然就见不到王上了,呜呜呜……”
果然是那女的……想来之前定是百里玉奚将那女的救走了,还将她制作成的炸球偷走了!然后回来炸了他的地牢!!
“天要亡我西蛮!天要亡我西蛮啊!”西蛮王仰头痛吼!
“王上勿要丧气,小的一定会誓死保护王上的安全!”
太守府外不远处,有一小队人马正在后方西密城的方向快速地撤退。
“清歌,你为什么不让我将剩下的炸球全都点燃,正好能将这太守府覆灭。”
“不,西蛮王我留他一命自有用处。何况我已经给他留了一份惊喜了。”颜清歌咬重了‘惊喜’两个字,“只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发现。”
百里玉奚留下来善后,凌泽屿被她安排送去同凌辰烨汇合。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大楚这场战争将吹响胜利的号角。而她离为父亲翻案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