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你那茅草屋也需要修缮,刚好我可以搭把手,并且这种田园生活,乃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我怎会拒绝又怎会嫌弃?如月吾妹,你多虑了。”
话落,祖肖牵马,紧随沈如月离去。
其实祖肖还有句话未曾说出,那便是只要和你在一起,什么都可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
……
这天傍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祖肖站在屋内,抬头看着露雨的屋顶,无奈一笑,转身对沈如月说道:“去把蓑衣找来,我上屋顶去修一修,如若不然,照这样露下去,你我二人迟早要成为落汤鸡。”
闻言,沈如月俏脸一红,自家这三间草房年久失修,虽然先前已修缮过一番,可也耐不住磅礴大雨的渗透。
随后沈如月找来蓑衣为祖肖披上,看着他推门步入雨中,心里不由多了几分担忧,下意识脱口而出:“你小心一点,切莫……出事!”
身处雨中的祖肖闻声转身,冲沈如月呲牙一笑,漆黑的夜中他那牙齿是那般森白,笑容更是充满了暖意。
“如月吾妹,你大可放心,为兄的身手虽比不上天宝兄弟,但上房修缮一下屋顶却绰绰有余。”
祖肖话音刚落,夜空划过一道灼白亮光,凭空突兀响起一声炸雷。
沈如月心中不由一紧,扶住门框,弯眸充满了担忧,“虽然露雨,但也没什么大碍,你……你要不还是回来吧,万不可强求!”
最后一句话,沈如月加重了语气,似在刻意强调一般。
祖肖心中一暖,半开玩笑的说道:“如月吾妹,此刻你的神态模样,就好似在期盼着晚归的丈夫,当真令为兄心暖感动。”
闻言,沈如月俏脸一红,啐了一口,“我这是在为你的安危着想,雨这么大,你……你自己量力而行。”
话落,沈如月扭头走进屋里,如同天鹅一般雪白的脖颈,一片红晕。
……
沈如月睡在东房,祖肖睡在西房,二人相敬如宾,日子倒也过得舒惬自由。
平日里祖肖作为主力,将屋子方圆二里范围之内的土地全部开垦了个遍,撒下粮食种子。
闲暇无事,祖肖还会去山林中打打野味,晚上二人在屋外烧起篝火,享受着习习晚风,吃着汁肥肉嫩的野味。
二人谈笑间,感情增进许多,虽然祖肖依旧是那般的不着调,但对沈如月却殷勤了许多。
平日里有什么粗活累活,祖肖总是抢着去做,从不让沈如月插手。
美曰其名沈如月那一双手根本就不是干活的,而是为人翻案断案。
可是沈如月也毫无办法,只好作罢,但一日三餐皆是由她来张罗。
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山林田间,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悠哉日子。
但好景不长沈如月便兴趣索然,整日单手托腮看着漫天云卷云舒发呆。
祖肖是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知晓沈如月为何如此。
试想下,一个断案如神,会替别人沉冤昭雪的神探女状师,又怎会甘于过这种田间乡野,寡淡如水的日子?
祖肖开始频繁外出,且总是晚归,沈如月问他去做什了,他只是笑而不语。
若沈如月问得急了,祖肖神秘一笑,丢下一句话:到时你便会知晓一切。
……
这天,沈如月正看着天空发呆,突闻有人呼道:“敢问沈如月沈状师,是否住在这里?”
闻言,沈如月连忙向声音来源处看去,只见一六旬老人,正顶着烈日,眼巴巴的看着她。
见此一幕,沈如月连忙起身,快步迎去,“我就是沈如月,敢问老丈找我何事?”
哪知这老人就扑通一下跪倒在沈如月面前,老泪纵横,凄厉悲切的说道:“断案如神的沈状师,你可一定要救救我的孙儿啊,求你一定要救救我那乖孙儿……”
“老丈,你,你不必如此,快快起来说话。”
随后在这个老人的讲述下,沈如月才明白了一切的来龙去脉,不由会心一笑。
原来这个老人的孙子昨日去城外一废弃山神庙玩耍,至今未归,他去官府报案,但却没有人重视,只是随便应付了一下他,便让他离去。
在这老人走投无路,心急火燎之时,突然一个年轻的男子找上了他。
这男子自称为祖肖,并且告诉老人,只要他去城外向西走三里路,寻找一处茅草房,找到这茅草房的主人,他的孙儿就会得救。
而这茅草房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断案如神的沈如月沈状师。
老人一听,当即喜极而泣,沈如月沈状师的名号,他可早已是如雷贯耳,不过他却隐隐有些担忧,毕竟他只不过区区一介草民,而这断如神的沈状师会出手搭救他孙儿吗?
老人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哪知这个自称为祖肖的男子得意一笑,告诉他,只要他去找沈如月,报出自己的姓名,这断案如神的沈状师绝对会出手相助。
听老人说完,沈如月颇为哭笑不得,但心里却暖意顿生。
联想到近几日祖肖神神秘秘早出晚归,沈如月便已知晓一切。
想来祖肖最近这段时日早出晚归,定然是为她“接活”去了。
沈如月正想得出神,祖肖突然回来了。
老人一见祖肖立马将他抱住,同时对沈如月急促的说道:“沈状师,就是他!就是他告诉我,找到你且报出他的姓名,你就可以出手相助老叟!”
见此一幕,祖肖尴尬非常,挠了挠头,一脸灿笑,张嘴欲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又不知该如何说起,以沈如月的聪明才智,恐早已明白一切。
沈如月看着祖肖,笑而不语,精致的俏脸因为和煦阳光的照耀,多了些许红晕,美艳的不可方物。
祖肖低头看着将他紧抱的老人,不由苦笑一声,“老丈,你大可不必紧张,先松开手来,我是不会走的,我本就和沈状师住在一起,而且我先前向你说的那些话,就是为你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