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三十而立二
尹梦汐2021-02-18 19:213,062

  太宗拿过,打开看着,强伟等人奉命在剑南道督造战船,役及山獠,蜀人皆苦造船之役,官府督办紧急,老百姓卖田宅,子女都无法供给。谷价踊贵,剑外骚动,民不聊生。

  太宗看完,低头不语,连续咳嗽几声。

  李恪连忙上前扶着,“父皇~”

  太宗挥挥手,表示没事,让李恪坐下。

  “这奏报怎么会报到你这来?”

  “原本是昨日早朝就要上报的,可父皇因为房大人去世而免朝三日,早上进宫看望母妃,在宫门前恰巧碰见工部侍郎,他就托付于儿臣,帮他呈给父皇。”

  太宗点点头,慢慢起身,扶着一旁桌椅,缓缓坐下。“难怪你会在用膳时提起隋炀帝三征高丽之事,想必内容你也看过了,好一个指桑骂槐。”

  “父皇!”李恪说着,又恭敬跪在太宗面前,以示歉意。“儿臣并无此意,只是希望父皇明白,现在并不是攻打高丽最好的时机,父皇不是曾教育过儿臣,一场战争的胜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看高丽,地形易守难攻,气候高寒,士兵难以适应,各类疾病也随之而来,可谓不战而败。”

  太宗心里明明白白,李恪说的话,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你说的都对,可难道就因为这些,我们就不管了吗?任由他们继续发展,在这样下去,后患无穷。”太宗说着,连拍了几下桌面,心里急又有谁懂。

  “儿臣明白,高丽在发展,而大唐不也在不断壮大吗?如今大唐盛世,百姓才刚刚过了十几年安稳日子,经济农业都得以发展,人口也是日益剧增。但儿臣觉得此时并不是攻打高丽的最好时机。儿臣常年在外,打交道最多了都是地方官员。发展好的州县,往往都望于平安过日子稳定发展,即便如今大唐强大,但百姓心中依然惶恐,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动战争,让百姓对大唐心存疑虑,恐隋二代亡的事再次发生,即便上战场的壮年,也都无法全心投入战场,无法尽全力,前怕狼后怕虎。”

  太宗听着,二代亡是多么刺耳的字眼,是啊,有前车之鉴,百姓都还恢复过来,又不断发动战争,不干疾苦怕是像隋朝末年起义不断。“将士小兵无法定心,我们不就是要推他们一把,让其浴火奋战,胜的几率才会更大。”

  “趁热打铁的道理儿臣明白,可若真的这么做,恐伤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不变。儿臣觉得,再给百姓一些缓吸时间,再过十年,上战场的则又是领一批小将,他们没有那么多顾虑,建功立业的心会更胜一筹,在这期间若是让他们习惯高寒的天气,打起仗来则是稳操胜券,此不是更好?”

  “十年?十年?朕,哪里还等的了十年?”太宗说着,对稚奴的不放心,又怎能交此重任于他。

  “父皇若信得过儿臣,儿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十年后亲自代兵出征,了父皇心愿,解大唐之外患,若无法攻下高丽,绝不回京。”李恪说着,眼神炯炯。

  太宗听李恪此言,感到震惊。知子莫若父,恪儿虽向来行事稳当,但他以往的眼神,都是一个恐难屈居于人下之人。可眼前的他,眼神中毫不参假。“你,真的想往后带兵在外?不向往朝堂,当朝议政?”

  “朝堂或许是文人墨客此生所愿,可在宫内长大的儿臣,对于朝堂也曾几度向往,可这些年儿臣在外惯了,反倒更想亲自为百姓做些实事,解百姓之忧。”李恪说着,肺腑之言,“儿臣刚刚到安州赴任,不久多县就闹起鼠疫,儿臣懵懂,亲自前往了解情况,看着那惨状,实有不忍。那时年幼,不懂如何处置,只是写信向父皇求救,百姓得知对儿臣感恩戴德,为儿臣端来的一碗白粥道谢。虽是多年之事,但那份喜悦,儿臣此身难忘。”

  太宗听着李恪说话,回忆自己曾经微不足道的政绩,却能流露出那样喜悦之情,即便是多年后回忆说起,还是会嘴角自然上扬。太宗不语,看着李恪点点头,道,“你能有如此心境,父皇甚是欣慰,攻打高丽之事,父皇自会定夺,还百姓一个安稳发展的日子。”

  李恪听到太宗如此说,脸上流出来笑容。

  “军令状的事往后再说,不过父皇到真希望,你能成为大唐最后的堡垒。”太宗说着,紧盯李恪看着,不再言语。

  李恪眉头紧促不懂父皇话中之意,但看父皇坚定的眼神,不知他还在忧虑些什么?父皇对九弟的不放心溢于言表,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为九弟解决所有。内忧外患,内有父皇亲自安排的顾命大臣,外,也就是难以攻克的高丽,那父皇还有何顾虑?李恪不懂,但看父皇的反应,必有让他寝食难安之事。

  “恪儿,这是你模仿的《兰亭序》,虽没有王羲之笔法神韵,到是写出了自己的风格,父皇看着,也甚是喜欢,就继续留在父皇这,想你时也可拿出来看看。”太宗高举李恪临摹之作,笑着。

  “父皇若是喜欢,就送父皇。”

  太宗摇摇头,“你临摹的那就是你的,你今日进宫,是来和父皇请辞的吧,准了,明日你就带家眷回安州,有些事,需要父皇亲自来做。”太宗说着,上前抚摸李恪脸庞,眼前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他了。

  “是,父皇。”李恪答着,有些懵懂,父皇到底在担忧什么,这话里话外,也明显有它意。

  李恪退出大殿,太宗到桌前坐下,拿出一本看似普通的书籍,拿在手中,久久不曾放下。

  李恪回到府邸,召唤凌夜前来,在书房内。

  “明日我就带萧潇返回安州,你就不必了,继续留在京城,在这期间,你要查出,父皇这两年可做过哪些,看似情理之中,但又貌似情理之外的事,一一查清。”

  李恪说完,随手丢给凌夜一个腰牌。

  “拿着,这个可使你进出宫门无阻但也要适度使用,恐他人之疑。”

  “是,殿下。”凌夜说着,脸上洋溢出笑容。

  “本王答应你的事,始终记得,只是现在还不不是时候,等时机到了,本王会出面,帮你要了她。”

  凌夜仰头看着李恪,“谢殿下。”

  “你我不必这般生份,你始终都是我最信任的人,也希望你,对得起我的这份信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谨言慎行,谨记。”李恪说着,盯着凌夜看着,想来稳重的他,这几年做事明显浮躁许多。

  “是。”凌夜说着,低头不语,没有多说一句。

  次日,萧潇又到茶馆,这是她与小道姑会面的地点,也是李淳风大人会常来的地方。

  “萧妃,都这个点了,你还要在这坐着吗?我还以为你在等人,怎么独自看了一下午的街市。”萧潇新来的丫鬟林薇,小薇不解问着。

  “我也只是来碰运气而已,不过我觉得她应该已经知道了,快来了吧。”萧潇搭啦着下巴,看着繁华的长安城,说着。“小薇,你第一次给人当贴身丫鬟吧,不该问的,别问。继续去那边坐,不必这般浮躁,看看着繁华的街道,不也很好吗?”

  “是!”小薇说着,脸微红,转身走了。

  “萧妃!”

  “我说你又怎么了?”萧潇不耐烦说着。

  萧潇转过身,一身亮黄色的姑娘站在自己面前,看上去十分清秀,似曾相识。萧潇走近看着,没什么印象,而她看人的眼神空洞,让她想起一个人?

  “小?道姑?”萧潇不敢相信,换了一身打扮的她,就好似换了已个人,亭亭玉立,唯一不变的,是她那空洞的眼神。

  “让萧妃久等了?不知这般着急找我,所谓何事?”道姑说着,嘴角带笑,礼仪周全。

  萧潇还在那发呆,一下反应不过来的样子,被道姑的话惊醒,“哦,对对对,我是来问你,王爷他身体确实没事吗?那天太医给他把脉,说他患有风疾?那是什么?”

  “就为此事?坐在这等了我三个时辰。”道姑在对面坐了下来。“吴王只是患有遗传的高血压而已,并无大碍,而且吴王患病很轻。大概是近日压力过大所致,不必担心。”

  “遗传的高血压?高血压还遗传啊?压力过大?何来的压力?那可有办法根治?”萧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着,嘀嘀咕咕。

  “吴王只是继发性高血压,问题不大,不抽烟不喝酒,清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就没什么问题。”

  “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竟然还会遗传?”萧潇惊奇,懵懂问着。“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抽烟没可能,喝酒,嘻嘻,就他那点酒量,清淡饮食我回去丰富一下膳房就好,那就没什么大碍了。”

  “不要小看这种小病,在古代只是一个急性阑尾炎也能要了一个人的命。”

  萧潇点点头,“嗯嗯,我会注意。不过你说的压力过大?这怎么说?”萧潇懵了,最近明明好好地,什么事也没有,他到底何来的压力。

继续阅读:第196章:三十而立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换世重生只为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