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她不是以郡主身份来的,穿朴素的衣衫,男子装束,以我朋友的身份前来拜访的,进的是金府正门。我也不知道她在前厅和母亲大人发生了什么口角,闹得很不愉快。
“我说,你们家也太乱了,他们都那么欺负你吗?就那么明目张胆?”
听她那样说,我不知道说什么,默认不言。
“看着你们家,忽然觉得我们家好和平,我有两个小娘,她们都安分的很,和我母妃相处也是如姐妹一般,你们怎么就这么乱。”
听她那么说,我只能无奈笑笑,吴王妃本事真是了得,不光能栓住吴王,还哄着府内妾室服服帖帖,不争不闹,而众所周知,吴王的妾室,除了已故的王家千金,另外两个都无所出。
“咳咳!”娘又咳嗽了身子越来越不好。她听到了,亲自去看望我娘,还有模有样给我娘把脉,开方子。
次日,一下学堂,她就找我,带我去太医院抓药,她似乎也没什么信心,和太医请教半天,和我一同回府,送药给我娘喝,她还亲自煎药,有模有样,和在宫内态度完全不一样。我们把煎好的药送去给我娘,看着我娘服用,她笑的那么甜。
“郡主,真是谢谢你了,这些日子我娘好多了,小神医啊!”
我夸她,她笑得非常开心,还有些娇羞的样子。
“哪有,久病自成医么,怎么说我从小就识得草药,又和御医学了两年,不过说不定,以后我就能是个小神医呢。”
“你一定会的,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谢你,可你又什么都不缺?”我挠头,也想不出怎么谢她。
她听我这样说,歪着头,思索了半天,说:“谁说的?衣食我自然什么都不缺,我现在最缺的,是一名听话的夫君。”她说着,嘿嘿笑着,眯眼看着我。
“啊?”听她这样说,“你开什么玩笑,世家子弟都挤破头想娶你,就怕入不了吴王的眼而已。”
她依旧嘿嘿笑着,到我旁边坐着,我紧张的要命。
“你帮我一个忙可好,去我家提亲,我母妃急着给我选夫,他们我是看不上的,但你不一样,你什么都没有,我就想看看,如果我说我中意你,我母妃会不会把我嫁给你。”
“郡主,你就别玩我了,吴王肯定不会答应,我要家世没家世,要学识没学识,干嘛让我做小丑,还去提亲,我不去。”
“不是,我就是想看看我母妃的反应,我就不懂,她急着给我说亲干嘛,就好像不想要我了一样,急着把我赶出府,明明我才刚满十二。”
她说着,看似轻松。
“你是郡主,你的婚事是礼部说了算,吴王又掌管礼部,有什么好急的,你多虑了。”
“不是多想,我只是想试试,看看你去提亲,我母妃什么反应,会不会答应,我认识的世家公子,就属你条件最差,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答应”
“试试?我这个人虽然脸皮厚,可提亲不是小事,失败了大不了我成为京城笑柄,可怎么都对你不好吧,你是女子唉。而且我被笑没事,要是让我娘跟着我受委屈,那怎么行?不行不行。”
“你真的很孝顺呢?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护着你的啊。”
她这样天真的说,我竟然一下脸红了,我明明是一男子,她说着要护我,我心中还是暗喜。
“你,你就不怕吴王万一答应了怎么办?你不就真的要嫁给我?那多委屈你?”
“嗯…”她思考着,好似什么都不怕,看的我佩服。“那就嫁呗,可以了我母妃心愿,你也可以扬眉吐气,搬出来住,有我给你撑腰,以后再也没人敢瞧不起你。”
听她说的那么认真,我笑了,觉得她好天真。耐不住她一再请求,脑子一热,糊里糊涂,就答应了。
如她所说,我去府上提亲了,吴王妃见了我,和我聊了一下午,东扯西扯,我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不过没有明确拒绝,安抚我说她想想。
后来听说,吴王为此和吴王妃大吵了一架,竟然答应了,我是万万没想到。
再见宣阳郡主,她眼眶红红的。“没关系,反正早晚都要嫁人,那就嫁呗!”
我惊了,她的话好轻巧,如同儿戏,表情却那么难过。
“你,来真的?不不不,不行,我可从来没想过攀附皇族,你别玩我了?吴王怎么会答应了呢?”
“我父王一开始不答应,是我母妃答应了,后来父王就也答应了,没事,他们让我嫁我就嫁,不就是嫁人么,有什么好怕的,你还敢欺负我不成?”她说着,语气冲冲,而又参杂一些鼻音。
“当然不敢?可我也不敢娶你啊?”我温和说着,像哄她不要难过。
“你当不当我是朋友,我母妃说了,明年必须把我嫁了,那你希望看着我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吗?”她语气忽而变了,质问我。
“你可以从吴王的学子中选一个,干嘛选我?”
“你都已经提亲了,还想反悔不成?”
“我也没想到吴王会真答应啊?”
“哎呀,你怎么那么烦。让你娶我,你别别扭扭干什么,你想想,你嫁给我,以后谁还敢欺负你母亲,你也可以把你母亲接到郡主府来,有我这个小神医照顾,你母亲一定会慢慢好的。”
金玉思绪万千,好似做梦一样,稀里糊涂就和宣阳完婚了,回头看着婚床上熟睡的她,还真是不敢相信。
吴王府内,萧潇微醉,躺在床边,没有多喝。吴王坐在桌前,两人都不言语。
院外,念儿在元芳闲聊。
“元芳哥哥,你这次外出怎么去了这么久?差点错过姐姐婚事。”宣宁问着,好久没见元芳哥哥了,用手比划,他又长高不少。
“我这不是在外历练么,康乐成婚,我怎么都要来的,没想到这么突然。”
“可不是,我还觉得我小呢,就也要嫁人了。”
元芳瞪大眼看着念儿,一惊。“你也要嫁人?也有人来提亲了?父王同意了?”
“没有呢?不过母妃说,今年把姐姐嫁了,明年就给我完婚,她正给我物色呢!我一开始以为母妃只是说说,现在看不是了。”念儿说着,笑嘻嘻的。
“你,那你呢?也想嫁人?有中意的人了吗?”元芳问着,断断续续。
念儿摇摇头,“没有呢?母妃说让我自己选夫,不过一点都不急呢!相信父王和母妃定是不会委屈我的,毕竟礼部还是父王在管。”
“哦!”
“对了元芳哥哥,你这一年多都去了哪儿?留嫂子一个人在家,自己外出历练,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讲来听听。”
念儿笑着,在长亭外,拉着元芳不放。元芳笑了笑,和念儿没聊几句,就散了。
厢房内,萧潇与李恪两人都还是不语,萧潇看着快烧完的蜡烛,“时候不早了,我就先睡了。”萧潇说着,走到梳妆台前,开始拆掉发饰,一点一点。
“元芳回来了,他已经在历练一年有余,也十八岁了,我打算安排他到兵部去……”
“不行!”
李恪的话还没说完,萧潇就连忙说着,转过身来,披散着头发,看着李恪盯着她看的眼神,一下又沉默了。
“你不是一向都尊重孩子意愿吗?这也是元芳自己的想法,老早他就与我提过。”
萧潇避开李恪眼神,移向一旁看着桌前的茶杯。“我只是觉得,让元芳去兵部,恐对你不好,毕竟他是你的义子。”
“我早已不是皇子了,你的顾虑大可不必。皇上让我留在京城,有意用我牵制长孙无忌等辅政大臣,平衡朝野。但我有意退出朝堂,这两年多来,我看没什么问题,他们都是老臣,也是一心为国的。如今朝堂稳固,百姓安居,我曾答应过父皇,解决高句丽这一难题,如今看来,是时候了。让元芳先去兵部,明年,我会启奏皇上,带兵出征,希望到时候元芳会成为我的左膀右臂。”
“出征?再打高丽,你不是说如今不是打高丽的最好时机吗?怎么又变了?”
“前年新罗与百济已摆脱高丽的奴役与高丽开战,如今两国也都在发展,大唐不能视而不见,看着它们壮大自己,要先收复新罗与百济,才能占据攻打高丽的有利位置。”
萧潇听李恪说着,看着他一丝不苟的眼神,他是认真的,而他也早与太宗立下军令状,出兵是早晚的事。“皇上不是用你牵制辅政大臣吗?你走了,那皇上一人怎么办?你不是说他手下如今没什么自己的人吗?”
“辅政大臣多为老臣,都已年迈,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贪恋权势也只能是一时,不会做才出格的事。至于培养自己的人臣,那不能急于一时。”
萧潇听李恪这样说,她自然明白,辅政大臣以长孙无忌为首,那可李治亲舅舅,不会怎样,可是,还是觉得这样不好,毕竟触碰兵权太过敏感。太过萧潇想着,不由的皱眉。
李恪见萧潇思考模样,又问,“我不知道你在担忧什么,你好似从来不看好九弟?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打二稳三辉煌,父皇一人把前两项都做完了,可谓完美,到九弟这,他不需要做太多,只要能稳住朝野即可,有什么好担忧的?而我如今作为大臣,出征扩展大唐蓝图,也是如今我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