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正在琢磨该如何挽救因为下午黄金的事情给赵匡胤留下的不良印象,被赵匡胤这么突然一问,有些发愣,半天没回过神来。
不过他知道,他的危机已经度过,赵匡胤已经对钱俶送黄金给他之事释怀,从称呼他的表字而不是赵相公就可以看得出来。赵普长舒一口气,他又变成了赵匡胤不可或缺的重要谋士。
“此子看似惫懒,实则胸怀大志,加以栽培,日后必成大器!”赵普很肯定的断言道。
若是李俊文知道赵普给他这么高的评价,估计会笑岔气。他哪有什么大志,最大的志向就是做一个有钱有女人的富家翁儿而已!看来相面之术不是谁都精通的,即便是大宋宰相,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连则平也这么说,看来朕并没有看错人!”赵匡胤微微点头,眼中尽是得意之色。
得,又是一个自以为会相面的主儿!
“朕曾经问过扶摇子,为何会收李俊文为徒!老神仙的回答,与则平所言差不离!其言,此子死而复生,是阎王都不敢收之人,日后必有大作为!或好或坏,就看如何把握……”赵匡胤为了印证,把陈抟老道也搬了出来。
赵普心里有些高兴,自己居然和扶摇子的看法一致。看来最近研究麻衣一派的道家学说,还是有些用处的。只不过官家为何要问这些呢?难道是……
想到某些东西,赵普的内心已经震惊不已。不过赵匡胤没有给他继续震惊的时间,看了一眼熟睡的赵德昭,有意无意的说道:“朕希望此子,日后能成为辅佐帝王霸业,护我大宋江山的忠良之臣……”
赵普与赵匡胤相识几十年,从赵匡胤还是个小军官的时候便投奔于他,就连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普也是策划人之一,若是不明白赵匡胤的暗示,就枉称赵匡胤的心腹谋臣了!
赵匡胤对李俊文的所作所为,明显是想把李俊文培养成为大宋的肱骨之臣!而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看向赵德昭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赵匡胤心中属意的接班人,正是他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被所有人看好的开封府尹赵光义!
朝中所有人都知道,他赵普与赵光义不对付,也绝对不会拥戴赵光义接班为帝,所以严格来说,赵普是支持赵匡胤的子嗣继承皇位的。
那么赵匡胤的这番话,是不是在暗示他,应该继续与赵光义争斗,为皇子继位创造条件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今日赵匡胤带他去李俊文的酒楼,莫非是希望自己能与李俊文联手,共同扶保皇子上位?
若赵匡胤果真是这个想法,那李俊文日后岂不是成了从龙有功之臣,一如现在自己之于赵匡胤?
当然,赵匡胤绝对不会直白的告诉赵普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些都是赵普自己的猜测。赵普自己觉得,凭着他对赵匡胤的了解,赵匡胤一定是这么个意思。
是了,官家这是暗示自己,让自己放手去和皇弟对着干,最好把赵光义的羽翼都剪除,为赵德昭的上位清除障碍,而官家本人却不会担上道德上的罪名,正如他之前被迫黄袍加身一样,都是手底下的人做的,与他无关。
自以为知悉赵匡胤心中想法的赵普,顿时信心满满,决定卯足了劲和赵光义开干。
而李俊文,既然是官家留给下任大宋皇帝的肱骨之臣骨,那么就必须好好结交一番,给予其发展成长的空间,最好能联合李俊文,完成官家交代的任务。
“官家放心,老臣定当多多关照此等少年英杰,竭心尽力,为大宋的江山死而后已!”赵普在狭窄的车厢内纳头便拜,交了投名状。
“先生辛苦……”赵匡胤只是笑了笑,简单的回了句,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闭着眼休息。
很快,马车便在赵普府邸门口停了下来,一直等在门房的老管家,见自家主人回来,连忙上前搀扶。
他有些纳闷,下午出门之前还有些失魂落魄的老爷,为何此时却红光满面,神采飞扬,还一把甩开自己,不让搀扶,虽然走路时有些摇晃,却步履坚定。
难不成老爷喝醉了?管家连忙跟了上去,生怕自家老爷摔着……
马车继续编大内皇宫慢悠悠的驶去……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照例坐在垂拱殿的龙椅之上,与朝中众臣开着早会。他神情有些憔悴,太阳穴隐隐作痛,李俊文的三碗不过岗太过霸道,令他还没从昨夜的酒意中缓过劲来,以致于大殿之中的臣子在禀奏什么事情,他都没认真听。
“官家……官家……”王继恩在一旁低声提醒道。
“嗯……啊……”
赵匡胤茫然的抬起头,望向王继恩,只见王继恩悄悄的用手一直往大殿之中指着,赵匡胤顺着望去,枢密使楚昭辅已经禀奏完事情,此刻正站在大殿之中躬身等着他回话。
“朕方才有些走神,楚卿家方才所奏何事,可否再说一遍!”赵匡胤倒是很光棍的承认道。
楚昭辅一愣,没想到赵匡胤会来这么一出,心里有些不爽,特么的老子早上来上朝只喝了一碗稀粥,叽里呱啦说了半天你都没听,,你还让我再来一遍。
可是上面坐的是皇帝,莫说让你再说一遍,就是让你再说十遍,你也得照办不是!
无奈之下,楚昭辅只好清了清喉咙,运了运气,也懒得再背奏折,重新拣重要内容说道:“官家,永安军留后折御勋急报,称太原刘汉于十日前,出兵一万偷袭府州方山、雅尔两塞,折御勋请求朝廷增援粮草并出兵解围,请官家定夺……”
“刘继元这小子,往年不都是开了春才出兵偷袭的么,如今才二月,怎么提前了呢?”赵匡胤一脸不爽道:“这折御勋也是,区区一点小事,也摆不平,朕还要他的折家军镇守府州作甚!”
“官家,折氏本就是鲜卑后裔,经营府州几百年,本就只是听调不听宣的诸侯,想要动其根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折御勋之妹,乃刘汉名将杨业之妻,当务之急,还是需出兵援助为重,以防折氏不敌而投靠刘氏!”参知政事、兵部侍郎薛居正出班说道。
“此等养不熟的蛮夷,还不如让他自生自灭好了,何必救他,费事费力!”翰林学士卢多逊嘀咕道,声音不大,却被众臣听了个正着,赵匡胤也听到了,皱着眉头看向卢多逊,并未说话,只是神情有些生气。
“哼,小儿之言!”宰相赵普站出来怼道:“那府州折氏,好歹是归顺我大宋,府州便是我大宋之土,岂有将领土往外推,拱手送人的道理!再说折氏早已汉化,与汉人无异,哪里算是蛮夷!若是不救,将来谁还敢归顺我大宋?我大宋又如何收服四海,一统汉家江山!”
其他人听了也是纷纷点头,望着卢多逊议论纷纷,卢多逊被赵普这一番当众斥责,不免有些尴尬,却又反驳不得。他方才所说,确实有失妥当,不好争辩。
他有些怨毒的看着赵普,自己不过一时失言,却被这老东西故意过分解读,当真是可恼也!
“官家,臣弟倒是有一个法子,既不用朝廷出兵,又可解府州之危……”赵光义站出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