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师为人刚正,也不爱为自己辩护,如果你们是家师的朋友希望可以多帮他一把,他的眼里只有朝纲,也不会分个心眼提防小人。”
“需不需要我再给你们写几个奸佞小人的故事?好久没有写的这么爽了。”
“……不需要,我要吃你的鱼。”
“这些故事整理一下,分出几沓。这一沓拿去做话本,这一沓拿去排戏,这一些送给说书人。王富文,这些就交给你了,你比较细心胆大,这些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方厚胜把今天曾广安写的所有故事都好好的利用了一下。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们能够买通别人乱讲,我们也一样可以。
“包大人,过几天上街上看戏,你去不去。”
“去,不过还是要请方大人多带些银子好买些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
“你没有钱吗?”方厚胜秒变守财奴。
“这不是方大人的钱多嘛。”
包拯跑了,刚刚包拯待过的地方整整齐齐的摆着两只鞋。
北宋的瓦子是大型娱乐场所。里面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就包括戏影,还有杂剧。
几天之后,包拯和方厚胜约在这里看剧,今天是他们的剧本演出来的“剧”的首映,身为这部“剧”的策划人加赞助商,怎么都是应该到场的。
这几天方厚胜也没有闲着,他打听这一带的混混和流氓,把所有可能是传播者源头的人物都调查了个遍,虽然不能确定哪几个是与这件事情真正相关的,不过可以把他们监视起来,看看他们见过什么人就可以确定个八九不离十。他就不信今天一过这些人还做的住。
瓦子里人多眼杂的,包拯不断的向门口张望,他都到了一会了怎么还不见方厚胜过来。不会是要放他鸽子吧。
台上的戏已经开演了,这部所谓的戏讲的大概内容就是;范大人因为担心自己的私产被人发现而夜不能寐,于是挑着灯连夜去查看自己的小金库,当手真正触碰到银子时才放心。他心里想着,钱迟早有一天会花完,怎么办呢?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法子让自己的钱想高处的流水一样源源不断,他连夜写了呈给皇上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想要借用改革的幌子充盈自己的金库。
那个表演的小生将那见钱眼开的那幕演的惟妙惟肖,好像是真的有那么回事一样。
再方厚胜改过的剧里头加上了一段巧妙的转折:范大人向皇上揭露了那个金库的真实信息,原来是某大臣的私库被范大人发现了,最后那位大臣下狱,范大人得以雪冤。
至于这个大臣就没有直截了当的说了,一是不想留住话柄。二是给百姓制造点话题,让他们猜去转移注意力。
戏以过半,方大人还没有出现,包拯已经认定这个人放了他鸽子,也就没有再管他了,认真的看戏,纯当消遣。
“包大人,你怎么不再原处等我?”
“方大人不是放鸽子吗?我索性就不奉陪了。”包拯就像一个被抛弃了的怨妇。
“咳咳,包大人我怎么敢,刚刚有点事耽搁了,一会还要一个惊喜。待会邀请包大人去佚食阁吃饭,还望赏光。”方厚胜先稳住这个人再说,包拯还真是直啊,什么都说的这么不加掩饰。
重头戏来了,那一段正是方厚胜和包拯请曾广安编写的,百姓们全部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台上看,时不时还能听见惊讶的抽气声,看来这一段将会深入人心。
这部戏结尾后百姓们都在议论到底是谁的私库,他们把朝廷上下知道名字的人全猜了个遍,再也没有听见有人议论范大人的不是了。
“胡说八道,谁让你们这么演的?”一个身着华服的纨绔子弟大声的叫喊着,口水都要喷到旁边人的脸上来了。
瓦子内的人还沉浸在刚才的剧情里没有人理他。
台上的戏子早已下场。
方厚胜现在只想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这人就在眼皮子底下。
“包大人,他是谁?”
“这人是蔡齐大人的儿子,蔡衍。”
蔡大人一生都献给了朝廷,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一个儿子,我今天就要教教他怎么做人!
“蔡公子你也来看戏呐?”
“你是谁?本公子来不来看戏,关你什么事?”方厚胜如朝为官的时间也不算太长,没打过交道的纨绔子弟不认识也正常。
“我是谁不重要,只想向公子了解一下这戏好看吗?看公子像个读书人想必可以洋洋洒洒的上写一篇戏评吧。”方厚胜就是要耍他。
“本公子的笔墨也是你可以见,是谁让你们这么演的?”他自然而然的吧方厚胜归结成了领头人。
“公子认为该怎么演?”
“那当然该是,范大人下狱被杀头?”
方厚胜的眉头皱了皱。
“这戏里范大人是好人,好官。好官怎么会被杀头呢?”
方厚胜的将声调提高的几分,听上去有些威严。一些要离开的百姓也停住了脚步。
蔡衍以为方厚胜是怕他,所以才敢怒不敢言的说了这番话,真是可笑至极。
“这戏里,我让他怎么演,他就要怎么演。这些穷光蛋能够看到这部戏还要多亏了我愿意花银子。钱都是我出的,还能不听我的,”
蔡衍也是只顾着炫耀,都没有发现自己说漏里嘴。
“你是诬陷范大人。”
“我怎么诬陷他了,只有事实才会公之于众,范大人就是这样的人。”
方厚胜转向隐藏在人群深处的包拯说道;“污蔑朝廷清官该怎么判罪?”
包拯拨开人群走过来说道;“这是刑部的事,我只知道这种满嘴唾沫到处乱喷的人该抓去监牢,再慢慢的审问。”
“来人,请我们的蔡公子去监牢里坐坐。”包拯说道。一群带刀的侍卫疾跑过来,路上的百姓纷纷为他们让路。
“你们……你们不可以这样!我爹是蔡齐。”
“蔡大人已经告老还乡了,他没法教训他的儿子就让,就让我来教你做人。”
第一百八十四章 流言蜚语(四)
““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我说的是假的?如果没有你就不能够抓我。”
“那就请我们的蔡公子继续看下去吧。”两个侍卫抓着他的手将他压坐在椅子上。
不知道之前被他生拉硬拽进来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会不会有几分愤怒。接下来就看他的了。范大人,你觉得该不该让着蔡公子看个明白呢?”
“哼。”范仲淹吹胡子瞪眼的剜了放厚胜一眼。眼神都不赏蔡齐一个。
这厮贼的很,首先是骗他说有公事要谈,约在外面小聚一会,然后这厮又说他在瓦子,让他过来一趟,范仲淹以是极其的不爽。
没想到这厮还在骗他,先是看了奸人写的诋毁他的大戏,然后又要方厚胜不容抗拒让他帮忙,让他抛头露面像个罪犯一样的为自己辩解,他怎么能不气。
这个叫蔡衍的还要冒出来插一脚,他的怒火正无处发泄,这个人可以说是转枪眼上了。
所有决定离开的百姓都停住了脚步,他们本以为这戏已经结束了,可照这情况来看像是才刚刚开始。
“范大人怎么来了。”包拯问道。
“我骗过来的。”
“你居然敢摆范大人一道,你就等着以后吃冷脸吧。”
“包大人,咱们可是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只忠于朝廷社稷,做对国家有利的事。”包拯非常正义的说。
“我也是。”方厚胜难得一次像个小孩子一样。
旁眼看这两人就是正经严肃,实际上却是在暗暗赌气。
好在范大人还是配合的,
范大人当着百姓的面登上了刚刚唱戏的台子。范大人一脸的面无表情,还隐隐觉得非常羞耻,范大人一生光明磊落,什么时候需要站在人前为自己变白,他现在就是拿把刀削了放厚胜的心都有了。
台下异常的安静,就像一群小学生坐在下面听校长训话一样,可能是被范大人的威严和气场震到了也可能是好奇心过重,不想错过当事人说的每一个字,到时候在没有亲眼见过范大人的亲朋好友面前也有了炫耀的谈资啊。
“各位百姓,老夫是范仲淹,如假包换的范仲淹,不是这戏里演的范仲淹,也不是小册子里说的范仲淹,老夫本以为清者自清,就算是老夫不说什么,这些流言蜚语也不能长久,可老夫低估了这些小人的实力,以至于造成如此的局面,老夫有罪,老夫在此向大家陪个不是。”
范大人向台下的各位百姓鞠了躬。
台下百姓开始议论纷纷,两两之间交头接耳。
“我就觉得范大人不是这样的人,你看吧。”
“我……我当然知道,如果不是我来着你过来看戏,你都见不到范大人。”
“这些小人还真是坏,怎么可以这样侮辱范大人。”
“要是我,我早就揍那个什么的公子了。有个当官的爹了不起啊!”
“咳咳”范大人假咳两声吸引大家的目光之后继续说。
“现在老夫想说,老夫两袖清风,只有一生正气,老夫不怕别人议论,但也容不得小人乱说。今天,老夫就要做给那些污蔑老夫的人看看,老夫不是怕你们,老夫也怕你们哭鼻子。”
“范仲淹老头什么时候这么幽默了”方厚胜问包拯。
“可能是和你待久了,近墨者黑。”包拯毫不犹豫的损回去。
“切,这是优点。好戏要开始了,恐怕有人真的要哭了。”
“为了给他们一点教训,老夫决定给他们放放血。把东西搬上来。”个、范仲淹站在台子上指挥着早已候在外边的侍卫说道。
只见这些侍卫两两抬着一个箱子,足足有十个箱子这么多。
“这些就是某官员的小金库里的银子,老夫不敢保证这里的每一笔钱都是搜刮百姓得来的吗,但绝对不是什么干净的钱,今天老夫就要做主将它发给台下百姓。”
台下一片哗然,也不知道是谁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情绪高声的喊道,
“范大人是好官,”
“范大人是好官。”
台下所有人都迎合着,
“范大人是好官,”
此起彼伏的声音吵的方厚胜耳朵都要聋了,他挤出人堆,站在外面透气。他是非常能理解台下百姓那激动的心情,千里送福利啊,免费看了戏还有银子相送,要不上他要是朝廷官员,他也想去分一些。如果他刚穿过来时能遇到这样的好事,也就不用吃野菜了。
“请大家维持自序,每个人只可以领一次。”范大人亲自为大家发银子。
外面不断有人跑进来,他们生怕自己去晚了就领不到钱了。领了钱的也没有走,事情还没有结束,也许有新的福利有说不定。
发钱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接下来按照方厚胜的安排,范大人该说一说《答手诏条陈十事疏》,这要是放在现代就叫做发布会,是一次非常好的做宣传的机会。依据他在现代看的关于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书籍看来,宣传的力度不够也是失败的原因周之一,所以借此机会,既可以范大人正名,有可以在百姓里做一次很好的宣传。
范大人侃侃而谈,就他的思想和听出的策略,以及实施之后对百姓和大宋有什么好处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说。
也有许多的百姓提出自己的问题,整个气氛是非常温馨活跃的,谁都没有管一边的蔡衍,他就这么被晾在了一边。
“大人,等我长大了这个改革就实施完了?”一个小孩嗲声嗲气的问道。
“如果不出什么岔子的话,是的。”范大人一本正经的回答,只是话语里多了一分慈爱。
“可是等我长大了我就忘了,怎么办?”
“这……”范大人难住了。
“我们可以做成话本记录下来,就算是不认识字也可以看的懂。”看这个小孩可爱,方厚胜忍不住接上范大人的话茬。
“嗯。”这小孩重重的点了下头,然后他娘就过来了。孩子他娘抱着孩子直道歉,范大人说不妨事,他提的是好问题。他娘才放心的把他抱走。
“方大人,这些发给百姓的银两是你的?”包拯一直疑惑这些银两是哪来的。
“这些都是那些好大人的,反正也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不如趁此机会还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