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顾倾城和明珠、玲儿“快乐”的批着奏折的时候,外面就响起了一名內侍唱喏的声音。
“太皇太后驾到~~”
听得这个声音,顾倾城连忙对自己的两名侍女使了个眼色,让她们赶快停了手上的活,随自己出去相迎。
“皇祖母,您怎么来这边了,该当是孩儿去慈宁宫向您问安才是!”
问安之后,顾倾城牵过太皇太后的手,忍不住开声道。
“陛下有这个心就行。哀家这一天天的,在慈宁宫也闷得慌。这会儿过来养心殿转一圈儿,也算是解解乏吧!”
说着话的时候,太皇太后的目光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明珠、玲儿一眼,双目中的戏谑之色隐隐欲现。
瞥见皇祖母这个暧昧的眼神,顾倾城当然明白她会错了意。
但是这事儿又不好解释,他也只能是咳嗽一声,将话题扯到了他处。
“皇祖母,您来得正好。孩儿有一事,要向您求个计策!”
顾倾城这话说的很郑重,太皇太后闻言,脸色就是一整。
在她的目光示意下,包括明珠、玲儿在内的侍女、太监,纷纷告退而去,将堂屋留给了这祖孙二人。
直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太皇太后这才看向顾倾城,一脸怜爱的说道:“孩子,有什么要问的,尽管说。以你的聪慧,皇祖母能够帮得到你的地方,肯定是越来越少。现在能偶尔帮你一帮,皇祖母心中很是欣慰呢!”
听着太皇太后感慨的话语,顾倾城就有些感同身受。
他沉默了片刻,才将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
“皇祖母,倾城想要问您的,是关于皇叔的事儿……”
顾倾城的话音未落,太皇太后的脸色就是微变。
吴国自立国以来,皇室的子嗣就一直不太兴旺。
到吴王顾余辉这一辈,整个皇室的男丁只有他和宁王顾桐兴二人。
因此顾倾城说的皇叔,只可能是顾桐兴了。
说起来,宁王顾桐兴虽然和吴王是兄弟,但他可不是太皇太后的子嗣,而是侧妃所生。
甚至在年龄上,顾桐兴还要大上吴王两岁。
只是因为庶出的缘故,顾桐兴压根儿没有机会接近那张椅子,只能是在钦州偏安一隅。
当然了,宫中对这位王爷也没薄待他。
在顾余辉登基之后,每年对宁王府的封赏,可一向都是非常丰厚的。
就连宁王的世子和郡主,封赏也从来都是没有断过。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宁王似乎依旧是有些不甘寂寞。
在严瑞把持朝堂的这些年,宁王虽然表面上不理政事。
但是他暗中和太师之间,可是有不少纠葛的。
这些事情,顾倾城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从太师府的一些动向分析中,就能猜出其中一些门道。
在严瑞事败,被满门抄斩之后,这位宁王就成了顾倾城的最大隐患、如鲠在喉。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这位皇叔的忌惮,甚至还要超过那位执掌兵权的镇西将军厉工。
可想要对这位宁王动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在太师府谋逆事败的过程之中,宁王从头到尾都没有亲自参与其中。
就连太师府中,都搜不到他和严瑞的通信。
其做事情的小心谨慎,可见一斑。
顾倾城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之下,也是在不好贸然对这位皇叔有所动作。
因为那样的话,很容易给人一种性格多疑、气量狭小的感觉。
此时面对自己的至亲皇祖母,顾倾城几乎不假思索的将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宁王的事儿,倾城你不用担心,皇祖母会来处理……”太皇太后沉默了良久,最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皇祖母你是要~~”顾倾城微微一怔,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太皇太后目光灼灼的看着顾倾城,轻轻颔首道:“嗯,哀家这一两月之中,会召淑贤、淑宁兄妹二人进宫一趟,一叙相思之苦。毕竟哀家和这两个孙男孙女已经有一年未见了,很是挂念他们。这一次让他们进宫来,一定要留他们多住些日子。”
听完这话,顾倾城就瞬间明白了皇祖母的用意。
她下懿旨召见宁王的两名子嗣,其中蕴含着两重含义。
首先就是试探,看看宁王是否已经对宫中生疑。
倘若宁王不肯将淑贤、淑宁二人指派过来的话,那就证明他心中已经是对宫中无比提防,这就给了顾倾城一个很好的借口。
其次,这也算是给宁王一个机会,让他重新抉择。
思忖了一番之后,顾倾城就轻轻点了点头道:“皇祖母的意思,孩儿明白了。等淑贤、淑宁二人来得天京城,孩儿会和他们一叙,并让人好好招待他们的。”
太皇太后听到这里,就开怀的点头道:“嗯,你能这么想就很好。宁王是哀家从小看着长大的,他脾气虽然有些古怪,但是本质并不坏。如果不是严瑞老贼的蛊惑,他也不会走上歪路。”
对皇祖母的这个观点,顾倾城倒是不大认可。
在他看来,能够被别人蛊惑,总归自身也是有一些问题。
当然了,面子上他肯定不会和皇祖母辩论一些什么。
但是内心深处,对自己这位皇叔可能做出的选择,顾倾城是不怎么看好的。
毕竟,让一个长辈对自己这个晚辈低头,甚至当面认错,那还是很困难的。
太皇太后可能也看出了顾倾城有些不同的想法,就轻轻叹了口气道:“倾城,皇祖母不会让自己的做法,影响你的决定。哀家这道懿旨到底要不要下,全凭你的意愿!”
顾倾城闻言,就用力点了点头道:“皇祖母,您尽管下旨吧。倾城的内心深处和您一样,也是希望皇叔能够回头是岸的……”
“只是要自己这位皇叔也这么想才行!”顾倾城心中默念了一句道。
太皇太后深深看了顾倾城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转过头,看了看门外正谨小慎微侍立的明珠、玲儿,微微一笑道:“倾城,那两个丫头,就是一直跟着你的明珠、玲儿了吧?”
“她们俩似乎跟了你有些年头了吧?得空让她们去哀家的慈宁宫请个安,可别亏待了人家……”
听了皇祖母的这番话,顾倾城就是面色一红。
他自然明白去太皇太后让二女慈宁宫请安意味着什么,这是要给两人一个名分,让她们可以更自如的出入宫中。
虽然有些窘迫,但是顾倾城却没有说出任何反对的话,只是默默点头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太皇太后,顾倾城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说起来,自己这位皇祖母还真是厉害,仿佛就没有她看不穿的事儿。
就说严瑞最终的哀曲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皇祖母二十多年来对他和太师府全方位的筹谋。
直到前些天,顾倾城才在皇祖母递给他的一张信笺上得知,皇祖母和父皇,在太师府中竟然安插了那么多人。
那位太师府的客卿梁若莆,本来顾倾城都已经圈定了其在株杀的名单之中了。
最终在皇祖母一纸令下,顾倾城才发现,对方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被自己的妻儿绑在了一条战船上,成了宫中的内应。
而他的那位好妻子,正是当初太皇太后派出去打入太师府高层的十二名侍女的其中一人。
有这样一位长辈默默在自己的身后守护着,顾倾城做起任何事情来,都倍加有底气。
在平定了太师府一系的叛乱之后,顾倾城现在已经将目光放到了整个天下。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和野心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顾倾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这些天批复奏折的时候,顾倾城已经对整个吴国最近的水患情况有了不少的了解。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场大水,竟然能让一个郡县死上数万人之多。
就算是这个数字,还不知道下面的人有没有瞒报。
同样的情况,甚至在楚国、齐国等地更加普遍。
所谓医者父母心,顾倾城之前既然是医学院出身,他心中最大的事情自然是救人性命。
无论是吴国的子民,还是其余三大国家的子民,他都想要救。
至少,也要让这世间的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将损伤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成了顾倾城唯一的选择。
当然了,顾倾城也知道,现今的局势下,自己的吴国实力怕是在四大强国之中只能垫底。
想要一统天下,又谈何容易。
但是,给与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往后的余生,一步步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却是顾倾城必须要做的。
坐在椅子上默默思忖了一番,顾倾城正准备让明珠、玲儿准备一下用膳的时候,门外就响起了一个声音。
“明珠,陛下在里面吗?”
“啊,明珠见过皇贵妃!回皇贵妃的话,陛下正在里面批阅奏折呢……”
一听这对话,顾倾城就知道是柳如烟到了。
轻轻吐了口气,顾倾城已经收拾好了心情。
他抬起头,对门外开声道:“是如烟吗,快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