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大朝日。
按例应该是文武群众赶在日出之前,就要到宫门之外守候来着。
但因为皇上近年龙体欠安的缘故,已经很少上朝议事了。
这大朝日,大家也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视。
因为谁都不知道,今天上朝皇上会不会出现,亦或是让大家将准备好的奏折呈上,然后匆匆退朝。
但是今天这个大朝日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今日早朝之前,宫内早已经递出话来,今日朝堂上陛下有重要事情宣布。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众大臣哪怕内心深处不以为然,面上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大家纷纷在黎明之前,就已经早早来到了宫门外守候。
因为天气微凉的缘故,早到的几名大臣,就忍不住在宫门外跺跺脚,搓搓手,保持温度。
“王大人,今日来得可有些早!”
“呵呵,李大人何尝不是呢!”
有相熟的官员,互相寒暄着、客套着,似乎要用这闲聊驱散一些身上的寒气。
融洽的气氛维持了一会儿,就有三名宫中公公缓缓从宫门中走出来。
中间一人身份最尊,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挥,朗声开口道:“时辰已到,诸位大人请吧。”
听了这话,大臣们自然是立刻停止了寒暄。
众人互相点头致意、打了招呼,便迈开步子往宫门中行去。
就在此时,后方突然有一些嘈杂的声音响起。
有几个大臣好奇之心顿起,就连忙收住步子,向后方望去。
只见一个胡须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镇南将军宁义光和一众武官的簇拥之下,慢慢踱步而来。
“宁老将军?他今日怎么也来了?”
看到这位不怒自威的老者,大臣之中就是一阵惊呼。
“看来,今日这朝堂之上怕是要波澜迭起了……”一个大臣低声沉吟道。
“严太师父子到了!”
“给太师您老人家问好;严侍郎,你也安好!”
“严侍郎,请了!”
宁老爷子的到来,掀起的一阵波澜,很快便被严瑞的到来抢走了风头。
虽说宁老爷子论资历,并不在严瑞之下。
但是论在朝中的影响力,两者之间可就差多了。
尤其是在宁老爷子早就致仕的情况之下,他和严瑞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老宁,你今天怎么得空来上朝了?”严太师显然也看到了宁老爷子,就乐呵呵的过去寒暄道。
“呵呵,严太师,我这也是没办法。陛下亲自下旨,要老夫今日务必上朝,我又岂敢不尊?”宁老爷子不动声色的笑道。
听了他的这个答案,严瑞虽然还有狐疑,却也不好多问什么。
他伸手对宁老爷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和他并肩入了殿。
一众大臣进入殿中之后,龙椅上的那位早就等候多时了。
一番群臣之间的礼仪行过之后,吴王顾余辉就慢条斯理的开声了。
“诸位爱卿,今日所议之事,可说是事关我吴国未来数十年的安危。在议事之前,大家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陛下这话说出来,分量可就太重了。
不明就里的群臣听了这话,心里都是一个机灵。
有一些聪明人,则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落在了太师严瑞的身上。
显然,在大家看来,陛下今日所议之事既然如此重要,那太师他必然知晓一些内情。
毕竟,严太师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群臣之首。
陛下有任何重要的事情,肯定都是要先和这位商议的。
然后,严瑞的反应却让大家很是吃了一惊。
这位太师大人在听了陛下所言之后,竟然没有随声附和,然后向陛下投去了一个疑惑不解的目光。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老狐狸,又哪里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站在朝堂下首最前方的位置默然良久,严瑞就觉得今天这事儿透露着太多的古怪了。
首先,宁家那老家伙的出现,本来就已经让他心生警惕。
现在顾余辉这小儿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这摆明了就是有事情要发生。
以严瑞的性子,一向是希望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上的,此时在暂时搞不清状况的情况之下,他自然要先发制人咯。
于是严瑞咳嗽一声,将朝堂之中的议论声压下。
随后,他对龙椅上的那位微微躬身,双手作揖道:“陛下,不知道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儿要宣布?事先,几个尚书大人,好像都不知情嘛?”
听了这话,吴王就微微一哂道:“太师,这你可说错了。这件事情,礼部尚书郭守敬可是知之甚详。甚至,朕要颁发的圣旨,就是他给起草的。”
听了这话,严瑞的脸色就是一白。
他眯起眼睛,向礼部尚书郭守敬投去了一丝锐利的目光,警告的意味十分明显。
看到太师太人的这个目光,郭守敬心中就是暗暗叫苦。
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知道,再做墙头草已经为时晚矣,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于是郭守敬硬着头皮上前一步道:“是的,太师。皇上昨日急传微臣觐见,就是为了这桩要事……”
见郭守敬也这么说,严瑞就忍不住好奇道:“哦?到底是什么要事,要劳动到郭大人紧急觐见呢?”
严瑞这个问题说出之后,吴王就大手一挥,举着手中的圣旨,对郭守敬招手道:“既然太师问了,郭大人就将朕拟的旨意读一读吧!”
“是,陛下!”
郭守敬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上前接过圣旨,然后开始宣读。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嫡子倾城、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越历十八年十一月五日、授倾城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大吴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
郭守敬这番话声音并不大,可停在朝堂上众大臣的耳中,却如同暮鼓晨钟,震得他们头晕眼花。
就连严瑞,也是嘴巴张得老大,几乎能吞下一头牛。
现场唯一保持镇定的,就是宁家父子了。
在得知了倾城公主应为倾城太子之后,这两位已经彻底下定了决心,要匡扶皇室了。
此时二人看到严瑞老贼震惊非常的模样,心中的把握就又大了几分。
郭尚书宣读圣旨完了好一会儿,朝堂之中的议论声都还没有停止。
瞥了一眼下首群臣惊诧万分的样子,再看看严瑞那见了鬼的表情,顾余辉的心里就是一阵快意。
这么多年来,今日可能是他最为开怀的一天。
虽然没办法将严瑞老贼立毙朝堂之下,但是能看到他这副仪态全失的模样,也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等一等!”
此时,严瑞在头晕目眩了一阵之后,也已经回过神来。
他双目死死瞪着郭守敬,恶狠狠的说道:“郭守敬,如果老夫没有听错的话,你刚刚念的是‘嫡子倾城’吧?”
郭守敬畏畏缩缩的点了点头,不敢有丝毫附加动作。
见他承认,严瑞就又逼问道:“你说的倾城,是不是就是我大吴的那位几年不见踪影的倾城公主?”
“是!”郭守敬又回道。
“大胆郭守敬!我大吴数百万子民,俱都知晓倾城公主乃是女儿身,你刚刚却将她说成嫡子,试图蒙混过关,你该当何罪!”
不等郭守敬回答,严瑞对左右示意了一眼,低声喝道:“来人啊,还不将这不知礼法的乱臣贼子拿下!”
“啊……”郭守敬没想到严太师一言不合就要将自己打入地狱,当时脸色就是一阵惨白。
朝堂之中,太师的党羽有几个胆气足的武官,就要上前将郭守敬拿下。
眼看着事情就要闹得不可收拾,吴王的声音就悠悠响起:“太师,郭守敬刚刚宣读的,是朕的旨意。你说他不知礼法,岂不是说朕是非不分,是个昏君不成?”
听了这话,严太师就转过头来,梗着脖子作揖道:“老臣不敢。只是,皇上这旨意之中,却又不妥之处。如果不是郭守敬误传,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呵呵,太师你所疑之处,无非就是吾儿倾城的身份。这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吴王说到这里,群臣的注意力就都被吸引过来。
显然,这个问题是今天朝堂所议之事的关键所在。
倘若皇上拿不出说服太师的理由,那今日他这番做法,就要受人诟病了。
“我要对太师说的是,倾城他……从来就不是公主,而是朕的皇子。之所以从小让他男扮女装,只是为了躲过那恶贼的加害!”
“我大吴皇室子嗣接连夭折的事情,众爱卿想来也都知晓。孤这个做法,想来大家也能理解!”
听到这里,朝堂之中不少臣子就轻轻颔首不已。
确实,吴国皇室子嗣不兴一事,很早之前就有传说。
虽然众说纷纭,但是陛下为了保留自己的一点骨血,在这件事情上瞒了大家这么久,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这样一来,严太师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任谁都知道,他和宿州那位王爷过从甚密,是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对方身上的。
本来陛下这数月来,已经数次病危,随时可能驾鹤归西。
在陛下崩殂之后,宿州那位登基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可现在倾城公主摇身一变,成了倾城太子。
其影响的,又仅仅是严太师和那位王爷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