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过了一会儿,官差跑过来大声说:“你们随我来吧。”
天齐等人都没说话,安静在跟在官差的身后。
“大人,人已带到。”官差恭敬地对着里屋站着的老人说道。
“嗯,下去吧。”老人捋了捋胡须,吩咐道。
天齐等人本以为会升堂,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房间里与县令进行对话,而他竟是个老人,这一连串的意外让他一时语塞。
“你们几个小孩子,为何事来找本官?”县令说着,朝房间里一个豪华的雕花椅走了过去,随即坐了下来。
“大人,我们是想了解一下镇子里爆发的瘟疫。”程墨认真回答道。
“噢,你们为何想要了解?”县令有些惊讶地问道。
“因为我们想要消灭瘟疫,拯救镇子。”小胖抢话道。
“哈哈,就凭你们?”县令讽刺地笑道。
天齐见县令似乎不太友善,便坚定地说道:“大人,我知道就凭我们几个人,想要拯救镇子似乎不太现实,但是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大人是镇子的父母官,总不会坐视不管的。”李雨欣也帮腔道。
“原来是这样,你们是来逗本官玩的吧,来人!”县令忽然大吼道。
“在!”四个官差从外边跑进来,齐声应道。
“把他们给我押下去,每人打十大板。”县令厉声说道。
“我们说的都是实话,大人为何如此对待我们?”程墨问道。
“我们哪有逗你玩,你糊涂了啊?”小胖不甘示弱,大声地质问着县令。
“出言不逊,每人再给我多打十大板。”县令怒了。
“慢着,大人,我想您是认为我们没有能力消灭瘟疫、拯救镇子,但是请问您有证据证明我们没有能力吗?”天齐义正词严地说道。
“这……”县令没料到一个小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一时语塞。
“请大人给我们一点时间,假如我们没有办到,到时候再打也不迟。”天齐看县令没有帮忙的打算,便开始思索脱身之计。
“那……那好,就给你们十天时间,到时候若没办到,本官就打你们每人五十大板!”县令被天齐的话惹得更加生气,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程墨正欲说点什么,见小胖也是一副“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于是闭上了嘴巴,任由天齐做主。
“好,一言为定!”天齐大声地说着,随即对周围三个伙伴摆了摆手,径自朝屋外走去。
李雨欣插不上话,只是暗自佩服表哥,随后与程墨、小胖一起跟在天齐身后走着。
“大人,就这么放他们走了?那公子的仇……”一个官差走近县令说道。
“哼,不怕,十天后再好好收拾他们。你现在快去通知少爷,让他放心。”县令拂了拂衣袖,狞笑地说着,随即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慢地喝起茶来。
“是,大人!”官差回话完后就匆匆离去了。
离县衙不远的街口处。
“呼……刚才真的好险,差点就吃了一顿‘竹笋炒肉’。”天齐长舒了一口气。
“是啊,多亏了你,你真行。”一向严肃的程墨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只是侥幸而已。况且十天的时间,够吗?”小胖狠狠地踢了一下路边的木棍,很不服气地说道。
李雨欣正要开口说话,却被身后一个人的怒喝吓了一跳。她转身看去,只见今天中午在月如客栈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只身一人追了出来。
“又是他,他肯定是来找我们麻烦的,程墨你能搞定吗?”小胖有些担心地问道。
“放心,没问题,好歹我也是练过武的。”程墨说完,看了一眼镇静的天齐,心中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师父要找的男孩果然是个人物,临危不乱,聪明机智,看来青风镇真的有救了。
“你们……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看本少爷怎么收拾你们!”公子哥气喘吁吁地说道。
“你觉得你一个人能不能对付我们呢?”天齐冷冷地问道。
“当然,废话少说。”公子哥说着就面目狰狞地朝天齐年了过来。天齐早有准备,敏捷地闪开了,然后拾起地上的木棍朝公子哥的屁股狠狠地打了过去,只听到“啪”的一声,公子哥立马就后着屁股“哎呦”地叫唤起来。
紧接着,天齐大喊一声:“程墨,上!”只见程墨如离弦之箭般飞速朝公子哥的脸踢去。公子哥躲闪不及,结结实实地挨了一脚后捂着脸呻吟起来。
“真厉害!”李雨欣拍着手赞道。
谁知李雨欣的话还没说完,公子哥忽然一拳朝程墨打来。程墨似乎早有预料,灵活地躲开了,随即使出一招力道十足的“扫堂腿”。公子哥毫无防备,被硬生生地扫倒了,头重重地磕到地上,顿时血流不止。
天齐见此情形,拿着木棍指着躺在地上的公子哥厉声训斥道:“你要是敢把刚才的事情说出去,我们就天天到衙门去吓唬你,知道了吗?还不快滚!”
“是是是。”公子哥捂着头落荒而逃,连头也不敢回。
“哈哈……打得好,看你还敢嚣张!”小胖在一旁大声笑道。
程墨拍了拍手,摇头说道:“果然是伪君子,这种人再教训一下也不为过,哼!”
“好了好了,别再讨论他了,我们还是想想怎么找到瘟疫的来由吧。”天齐把视线从逃走的公子哥身上转向身旁的三位伙伴,随即又有些沮丧地叹气道,“眼下,我们一点线索也没有,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是啊,我们还得回到现实中的家呢!”李雨欣撅着嘴巴,瞬间情绪低落了不少。
“照这样下去,别说回家了,就连县令那儿我们也难过关啊。”小胖也被大家沮丧的心情影响了,叹着气说道。
“大家别这样,总会有线索的,所谓‘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程墨见身旁三人有些失落,于是激励道。
“嗯,我们还是振作起来,努力调查吧,这样的话,至少还有一丝希望。”天齐从失落的里回过神来说道。
正当小胖和李雨欣赞同天齐的话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众人望去,只见之前那对染病的母子正心急火燎地朝这边奔过来。
“恩人,终于找到你了。”染病母亲喘着气对天齐说道。
“呵呵,您找我有什么事吗?”天齐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又认真地问道。
染病母亲一直在调整呼吸,这让焦急的小胖忍不住了,他皱着眉头大声说道:“大婶,你倒是说啊!”
小胖的大嗓门着实让染病母亲吓了一跳,她顿了顿说道:“你们在调查瘟疫的源头吧,我知道瘟疫是怎么来的。”
这句话让在场的四人不禁大吃一惊。
程墨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问道:“您怎么知道我们在调查瘟疫事件?您又是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的?”
“之前我见几位与众不同,所以就猜到你们可能是来拯救镇子的,至于为什么知道你们在这儿,是我一路打听到的。”染病母亲神色略显慌乱,语气有些急促。
“噢,原来是猜的啊。”小胖惊讶的表情瞬间恢复了常态。
“那瘟疫的来由是什么呢?”天齐虽有些不太相信眼前这位老妇人的话,但是也很想知道瘟疫爆发的原因。
“源头是水,镇子里只有一条河,叫奈留河。我原本住在这条河的源头,因感染瘟疫,才下山求医的。”染病母亲飞快地眨着眼睛,看上去有些强作镇定地说道。
“那您的意思是奈流河的源头出问题了,所以才会让您感染瘟疫?”李雨欣似乎没听懂她的话,于是问道。
“嗯。”染病母亲牵起一旁的儿子,小声地说道。
“那源头出了什么问题?”天齐与程墨异口同声地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你们去调查了才能知晓。”染病母亲呼吸急促地说着,然后拉着儿子边往来时的方向走边对天齐说道,“我能帮的只有这么多,我……我还得去卖药材,就先走了。”
“嗯,谢谢了。”天齐若有所思地答道。
望着染病母子离去的背景,小胖微微斜着脑袋向众人问道:“我们要去奈什么河的源头吗?”
“让天齐决定吧。”程墨小声地说着,显然他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夕阳的余晖照亮了整个镇子,却依然照不亮天齐的心。他认真的思考着是否要去奈留河的源头……
【原诗重现】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程墨妙语】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铺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天齐解读】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了一个小孩偷采莲蓬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跃然纸上了。
在写人的作文中,综合运用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可以使所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