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街头有些萧条,因天气寒冷,街上走动的人并不多,苏古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已经人到中年了,这个年纪想出来某个生路,很是艰难。
街上虽然人不多,但是一个早点摊位却是人来人往,那些吃食在锅里冒着热气,这人间烟火看起来竟是格外温暖,因为家里人说话每每夹枪带棒,苏古从没了太医院职位开始,就没有好好的吃过饭,看着这样的摊位,就觉得饿了,可是摸了摸兜里,却是一个大钱都没有。
苏梅青正在忙着给食客捡包子,一抬头就看见了苏古,缩着脖子,在看着这边,苏梅青以为苏古知道这是苏春晓的摊位,来看看苏春晓的。
“春晓,是二叔来了。”苏梅青放下手里的活计,对苏春晓说道。
苏春晓一愣,手里还端着汤,抬头就像街上看去,果然是苏古,几个月不见清瘦了很多,自己已经被赶出苏家了,看到苏古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苏春晓这一抬头,苏古就看见了她,他本来是想吃点东西的,但是没想到这居然是苏春晓的摊位,他也知道苏春晓是自己弄了吃食的摊位,只是没想到在这里,这生意还真的是红火。
既然看见了也不好装作没看见就走了,可是若是上前,又好像不知道说些什么,苏春晓自然也是这样的心理,倒是苏梅青看得出来二人的尴尬,忙上前去招呼。
“二叔,快过来瞧瞧,这是春晓的摊位。”苏梅青笑着说道。
苏古知道苏梅青被孙家休弃了,但是没有回家,家人都不知道她去哪了,却在这里看到了苏梅青,原来是帮苏春晓的忙来了。
苏梅青喊了,苏古也算是有个台阶下了,就背着手走了过来,看着忙碌的两个人轻声道:“这生意还挺火的。”
苏春晓盛了一碗汤,端在一个小桌子上对着苏古道:“爹,尝尝吧,梅青姐,拿几个包子。”
虽然已经有了文书,和苏家没有关系了,可是苏春晓还是记得爹爹以前的疼爱,她是有几分理解爹爹的,可是也说不上是原谅,如今就当他是个别家的伯伯,既然来了,总是吃点再走。
这一声爹叫的苏古心里不是滋味,当日他差点把这个女儿嫁给那虎狼之家,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那家的新妇没多久就死了,是自己糊涂,该打听打听的,至于家里人知不知道这个事,他不敢去想 。
苏春晓从苏梅青手里接过包子,送到苏古的小桌子上,又道:“爹,这天气冷,还是要多穿点。”
苏古喝了一口汤,吃了几口包子,按理来说他饿了,应该吃的很香才对,可是却怎么也吃不出香味,如同嚼蜡,只吃了一个就放下了。
看这苏春晓忙碌着,没有看见她娘,苏古也没有问,可能在母女二人心里自己是凉薄之人吧,苏古忽然打了个颤,难道自己不是吗?
苏春晓可是他亲生的女儿呀,就这么被赶出了家门,甚至她们的死活他都没有关心过,若没有这个摊位,她们可怎么过这个冬天。
“梅青,春晓,你们忙着,我,我先回去了。”苏古站起身来,对着二人说道。
苏春晓答应了一声,也没再说什么,苏古往家走着,可是这个心里却是越来越酸涩,越来越是难受,那个被他扫地出门的女儿,看见他落魄至此,还是给了他吃食,让他吃口热汤饭。
女儿还嘱咐他,让他多穿些,这些话直戳他的心窝子,让他觉得眼睛异常的酸涩,在苏家除了自己家的人,谁关心过他?兄弟?侄子?甚至是母亲都没有。
只是嫌弃他吃白饭,嫌弃他没用,嫌弃他的女儿们,总是说侄子给养老送终,可是苏古也是看得明白了,若是自己一直这般没了收入,只怕那侄儿也是不会养着自己的。
女儿能养老送终吗?苏古心里不确定,好像女儿嫁了人那就是别家的人了,自然没有自己跟着上门的道理的,难道自己真的是注定后半生没有依靠了吗?
回到苏家,苏古脸色很是不好看,苏梅贞正端着一盆水泼出来,看见苏古的样子,就知道也没找到差事。
“二叔回来的好早呀,这是等着吃午饭呢。”苏梅贞冷笑道。
苏古没有出声,如今被一个侄女这么问,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苏若芸气的咬牙切齿,苏晚晚却是笑了,看苏古的样子只怕是在街上看见苏春晓了吧,以春晓善良的性格,也不会假装看不见的,眼下苏梅贞这么羞辱也好,也让苏古知道,谁才是他的一家人。
午饭的时候,除了苏远,其余的人都在家,自然比以往要多做些吃食,贾氏老太太的脸色,就没好看过。
“二伯,今日找活计找得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问问我那些同窗,家里有没有缺杂役的,可以先做一做的。”三房长子苏明浩看着苏古说道。
虽说是帮忙,但是言语间透漏着看不起,毕竟这个年岁的人了,以前又是太医院的医者,如今跑去别人家里做杂役,那脸面自然是拉不下的。
苏晚晚就当听不见,该怎么吃饭还是怎么吃饭,没人逼一逼他,爹也是看不透的。
“这,不急,我在找找,看看有没有药铺要人手的。”苏古还是拉不下脸面,就说道。
苏信就道:“二哥,你可是不能想着就做轻巧的差事,哪有那么好找啊,要是明浩能给你找到,你去做就是了,娘这么大年纪了,也得需要吃些好的。”
这话正中贾氏老太太的心思,就道:“药铺还是算了吧,可别回头再出了事情,连累了全家,既然我孙儿能帮你问道,你就准备准备去做个杂役也是好的。”
苏古叹了口气,只得点头道:“哎,我回头去瞧瞧。”
“你们这一家人白吃白喝的,就要把我这个老骨头吃了,你倒是下得去眼睛看着,一个吃的比一个多,我这个年纪了,还要替你养活着妻儿。”贾氏老太太没好颜色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