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师的话让所有人都是一愣,怎么还把媒体请来了?
这个时候校长室里,孙校长的老板椅上,坐着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孙校长正坐在对面汇报着海华高中半年来的变化。
老板椅上的这位正是海华高中的创始人,法人兼校长周福海,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市政协委员,同时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八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论影响力,甚至还在钱京之上。
周福海静静的听着孙校长的叙述,之前两人通电话周福海就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这时听孙校长讲述了详细的经过后,点了点头,感叹道:“没想到这个叫狄俊熙的小子这么厉害。”
周福海苦笑了一下:“我的精力都花在了生意上,虽然投资兴建了这所私立高中,但却很少过问,本来只打算让这些官二代富二代有个学习的地方,也好对他们的父母有个交代,说实话,也没想过他们能有什么出息,看来这个狄俊熙真是个人物。”
孙校长点点头,问道:“这次请了这么多媒体,会不会闹的太大了?”
周福海摇了摇头,大笑道:“这可是海华高中大打翻身仗的时候,狄俊熙他们这么争气,一下子把一中给比了下去,我花点钱给他们做做广告根本不算什么,我想在众多媒体上露个脸,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不但如此,我还和省教委联系了一下,争取让狄俊熙在省内各大名校都走一走,传授一下学习经验。”
孙校长眼前一亮,然后又摇了摇头,道:“我看这件事你还是先和狄俊熙商量一下,这小子可不是一般人,别到时候省里同意了,他这边在一口回绝,你可就丢人丢大了。”
孙校长和周福海私交十分好,忍不住提醒一下对方。
“哦?这种事情他还能拒绝?”周福海十分诧异,想了一下认真的点了点头。
“行,在文化宫我找时间和他聊聊吧。”周福海颇有兴趣的说道。
省委办公楼里,秘书小张将一份文件放在了副省长的办公桌上,就要退出来。
“小张啊,等一下。”副省长将眼镜摘了下来,揉了揉有些酸疼的鼻梁。
“省长,您要注意休息啊。”秘书忍不住说道。
“我这算什么,和肖省长一比,我这工作简直太轻松了。”副省长笑道。
秘书小张听老领导提到肖省长,忍不住赞同的点了点头。
“我记得你上次和我说周福海送来个提议吧?好像是让他办的那个学校的学生做一下巡回演讲。”副省长问道。
小张点了点头,指了一下刚放到桌子上的文件,回道:“就是这个文件,这个周福海每年都向希望工程捐款,省教委那边已经同意了,而且做演讲的这个叫狄俊熙的学生,是这次高考的状元。”
副省长点了点头,拿起文件看了一眼,作为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他对高考这一块也很重视,知道今年的高考前三名都是一个学校的,而这所学校之前的名声很不好,看到学校名字的时候,副省长留心的看了一下,上面有着这次高考该校的成绩。
从过一本和二本的人数上看,这所私立高中和省内的其他老牌名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可上面附带着一份该校往届的成绩,副省长对比了一下,立刻露出吃惊的神色,这……这变化也太大了。
副省长认真了起来,再次看了一下高考前三的名单,看到第三名的时候,他却被肖洋这个名字弄的愣住了。
“我记得肖省长说过,他的儿子也是今年高考,还说这小子不好好学习,一直在一所三流高中上学,有这回事吧?”副省长的记性不错,还记得偶然间肖省长提到的话。
“没错,就是文件上提到的肖洋。”秘书小张立刻点了点头,显然做过不少功课。
“这成绩也太吓人了,去年还只有三个人考上一本,今天就超过了五十人?如果不是下面不敢糊弄我,我真怀疑这是不是一所学校了。”副省长摇了摇头。
“是啊,我看到资料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所以教委那边立刻通过了这个决议,这个事情太典型了,值得好好宣传一下。”秘书小张忍不住说道。
副省长点了点头,在文件上圈了一下,道:“这个文件我批准了,另外加上一条,让这个同学也跟着做一下演讲,和省电视台在沟通一下,让他们重点宣传一下这个事情。”
秘书小张立刻点了点头,接过文件看了一眼,上面肖洋两个字被圈了起来。
“我记得周福海来的时候,说是今天他们学校做毕业典礼吧?还邀请我参加来着。”副省长突然问道。
秘书小张点了点头,这种邀请只是礼节上的,副省长那么忙,根本不可能参加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
“和他们市的教委联系一下,让市教委主要领导参加一下毕业典礼,然后让他们市的电视台做个专题节目,把现场直播的情况接到我办公室来,我要请肖省长一起观看。”副省长的话让秘书小张一愣,这……这怎么又扯到肖省长了,肖省长那么忙,人家能来吗?
似乎看出了小张的疑问,笑道:“把这份文件给肖省长送去,然后帮我请一下肖省长,他一定会来的。”副省长信心十足的说道。
“好,我这就去办。”小张答应一声就下去了。
填写志愿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就像高考真正考试的时间也不过几个小时,但在高考之前的学习复习却要整整三年时间,随着志愿填写好,高中的生活彻底结束了。
所有的同学都对狄俊熙充满了感激,填写完志愿,同学们都围到了狄俊熙的座位旁和狄俊熙说话,唐菲坐在狄俊熙旁边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只是半年时间,高三三班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只有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才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这种内在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文件上的一堆枯燥的数字能够说明的,唐菲能体会同学们内心中对狄俊熙的感激,包括她唐菲在内,都对狄俊熙充满了感激。
可以说没有狄俊熙,就没有她唐菲的今天,唐菲虽然自信,但依照她以往的成绩,一本是没问题,但也不会超过700分,但现在唐菲做到了。
狄俊熙是改变他们一生的人,没有狄俊熙,他们只有依靠家里,虽然未来也未必没有出息,却不能像现在这样理直气壮。
以前面对周围的质疑,不屑,背后的谣言,哪怕他们听到了,听到了那些人说他们是流氓学生,是垃圾,他们也不敢理直气壮的和人辩驳,他们能做的只有靠拳头,靠刀子解决问题。
但现在,没有人敢在那样说他们了,他们感觉自己的腰杆硬了,在他们背后在没有议论纷纷,在没有质疑,有的只是赞美和羡慕,所以他们对狄俊熙的感激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
不单单高三三班的同学如此,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是如此,随着填报完志愿的人越来越多,高三各班级的同学都聚集到了三班,随着时间的临近,高三年纪从三班出发了,一起去文化宫参加毕业典礼。
让高三所有同学意外的是,高一高二年纪也不上课了,跟着他们一起去文化宫,海华高中的所有师生都知道他们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
文化宫距离海华高中并不远,六七分钟的路程,很快同学们就来到了海华高中,肖洋,翟冠男,东子等海华同生会的成员自觉的维持秩序。
全校同学有条不紊的进到了文化宫里,狄俊熙和唐菲,肖洋被安排到了第一排,和老师们坐到了一起。
直到这时狄俊熙终于见到了海华高中的创始人周福海,周福海正和孙校长说话,孙校长正式的给周福海介绍了狄俊熙三人。
“好啊,你们是海华高中的骄傲,今天我很高兴,特别是狄俊熙,我要好好感谢你。”周福海正说着,手机突然响了,歉意的笑了一下,到一旁接电话。
电话是市教委领导打来的,周福海是市政协委员,和这些教委的领导都很熟悉,可电话的内容让周福海既惊且喜,高兴的连连点头。
等挂断电话,所有人都看得出周福海十分高兴,赶忙招手叫来负责主持的廖老师,低声交代了几句,廖老师一脸吃惊连连点头。
“同学们,这次我们海华高中高三年纪的毕业典礼本来要马上举行了,但就在刚刚,周校长接到了市教委的电话,市教委的主要领导和市电视台的朋友们已经在路上了,所以请同学们和诸位媒体朋友们稍等片刻。”廖老师刚说完,下面那些受邀而来的媒体记者和摄像师都愣住了。
本来他们能来全是看在周校长的钞票的面子上,几个报社的记者也是如此,就是来随便录录像,随便采访一下,至于能不能播放,能不能上报,就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了,可他们没有想到,一个私立高中的毕业典礼,竟然惊动了市教委的领导,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认真对待了。
之前他们并没有了解太多的情况,只是知道这所学校的学生夺得了高考状元,所以校长想做一下宣传,他们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一些敏锐的记者已经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不少人随便找了个同学问了起来。
这一问不要紧,他们的下巴惊讶的差点掉到了地上,甚至他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位同学,你没有开玩笑吧?”从京都赶来的一位女记者忍不住打断了滔滔不绝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