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璃淡淡一笑转而又低下头,他耳力这般好,想来是知道王昭来过的事。
几日后,便是连皇帝都没有想到的叛乱发生。
皇帝得到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去找王媱,作为王家的长女,别说这事儿不知道。
王媱像是个没事人一样在御花园走动,见到气势汹汹的皇帝,依旧是笑脸相迎。
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伸手不打笑脸人,皇帝也不例外,便是将满腔的怒火压在肚子里。
委婉道,“爱妃,你父亲王演,最近可有与你通信?”
“父亲忙着帮皇上做事,哪有空给臣妾写信,莫不是父亲做了什么事惹皇上生气了?”王媱给他倒了杯茶,送到他面前道。
皇帝接过茶水道,“王演叛乱!将军府已经人去楼空。”
王媱很是淡定,道,“父亲定然是带着母亲去求医了,怎会叛乱!”
皇帝对着太监伸手,接过一本奏折放到王媱面前道,“好好看看!”
王演看完只是浅浅一笑,道,“皇上可是看到父亲亲自带兵到这皇城之下?父亲是在给皇上带兵,但是绝不会有叛乱之举!”
皇帝又伸手接过一本奏折放到她面前,王媱看罢,还是浅浅一笑,“皇上这是糊涂了!这可是您亲口应允叫父亲去办的!”
皇帝重重一拍桌案道,“你知道的倒是不少啊,那你可知道,朕叫王演去将那逆贼抓回来,而不是将逆贼一家满门抄斩!”
“皇上息怒,定然是那一家乱臣贼子反抗,父亲为了维护皇上的威严,才将他们一家满门抄斩!”王媱道。
怎么听她都是在帮着王演找理由,找借口,皇帝也没有揭穿,据需给她看所收到的奏折。
王媱在不知不觉中竟是在皇帝面前流露出一点不一样的状态,皇帝只是一笑而过。
临走前,道,“爱妃没与乱臣贼子一起,朕心甚慰!”
这话的意思也是再明显不过,到底皇帝在心底还是比较满意这个王贵妃。
不管她的心向着谁,还能看在夫妻多年的情分上放过她。
赵璃翘着二郎腿正惬意地躺着闷头晒太阳,却是没想到被一阵阵的风风火火的跑路声吵醒。
依照暗卫的伸手还不至于发出这么大的声音,睁眼却见楚行舟匆匆朝门口走去,还有管家在院子里到处跑。
“出什么事了?”赵璃将管家拦住道。
“属下不知,王爷吩咐属下多买些粮食屯着!”管家道。
想想管家也是为难了,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这般忙前忙后。
王府上下人口众多,多买点粮食,旁人也不会猜想什么。
赵璃跑去书房翻看桌上总来的奏折,便是知晓发生了何事。
“怪不得!”
怪不得楚行舟这般匆忙,怪不得王昭不怕死地来王府,那么这一切都能联系的起来。
知道这消息,赵璃怎么都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到大半夜也没见楚行舟回来。
披上衣服前去书房,见得书房还点着灯火,在床上映照着楚行舟认真批改奏折的模样。
赵璃跑去厨房下了盘饺子,也好叫他垫垫肚子。
她知道楚行舟一旦认真起来便是废寝忘食,可能他回来后连晚饭都没吃。
“就算事态紧急也不能不吃不喝不睡!”赵璃看着桌上已经丝毫没有动过的冷饭冷菜道。
楚行舟只是抬头一眼,再次低下头看地图。
“怎么还不睡?”
他说这么晚是有原因的,
“你不是也还没睡吗?”赵璃将筷子硬塞到他手中道。
楚行舟拿着筷子却是迟迟不动手,眼睛还是看着地图。
赵璃见此便是把他手中的筷子抢过,夹起饺子送到他嘴边道,“张嘴!”
楚行舟乖乖张嘴,随便嚼了几下就焉了下去,又吃了几个,突然抬眸,双眼放光。
赵璃递过去的饺子落在地图上,正好落在岳城。
楚行舟道,“璃儿谢谢你!”
这话倒是叫赵璃听得云里雾里。
“谢我作甚?”
楚行舟不语,第二日便请命前去清楚王演一众叛党。
即便是一些大臣并不赞同王演叛乱,但是在皇帝与楚行舟心中认定了他们是叛乱。
以柳镇海为首的一群大臣纷纷跪下,竟还指责皇帝胡乱听信谣言。
皇帝气得甩袖离开,楚行舟紧随其后。
柳镇海等人整整齐齐跪在大殿之中,说是皇帝不收回成命,便不起来。
“行舟,这是兵符,你可以调动整个大周的兵马,待你反叛归来,你提的要求,真逗答应!”皇帝郑重地将兵符交到楚行舟手中。
楚行舟接过回到王府便是整装待发。
赵璃亲自给楚行舟穿好战袍,道,“我与小竹子等你回来!”
“好!”楚行舟在她额头留下一吻,牵着她的手走在门口。
赵璃眼看着楚行舟离开。
“王妃,王爷的信!”
几日后赵璃才收到楚行舟的信,这是他离开后的第一封信!
开头便是说了自己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接着又说再过些日子可能会有一些流民进京,库房中的粮食可以派上用场。
楚行舟想的太过于周到,赵璃收好信封放在抽屉中。
果真如楚行舟所说大批流民拥入京城。
赵璃便命人在城门口搭棚,亲自带着燕王府上下施粥。
连着施粥三日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库房中存着的粮食也只够明日,即便是王府砸锅卖铁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独自进宫面见皇帝。
到底还是燕王的面子大,进宫也没人拦着。
“皇上,最近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大批难民拥入京城。还请皇上能够尽快安置难民!”赵璃道。
“不是朕不想,只是朕还未想到对策!”皇帝道。
现在的状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只剩下几个没什么实权的大臣还在支持自己,剩下的都跟随柳镇海。
柳镇海的威望甚高,若是动了他,将相当于动了整个朝堂的根基,实在是进退两难。
还未想好对策只是委婉的说法,想好对策也不知道该如何实施,派谁去实施,这才是最难办的。
赵璃道,“皇上若是信得过赵璃,赵璃这就去办!”
皇帝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赵璃离开皇宫,去与自己交好的几户贵人家走动,表示愿意出这份力。
只要有人愿意,便是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