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思考,就“播音系”意义问题,郭书有了自己的看法。其间,他拜访老师,采访同学,咨询长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看法。他召集身边一群同学,一起分享。
热爱本专业的“刚”首先发言:“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言。播音就是口语学习,这就像作家练习锤炼字词一样,都是为了表达得更准确,生动,这难道没有价值吗?我们的语言的有声美,不应该被学习,被传送吗?她可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骄傲!”
郭书赞同地点点头:“传播学讲传务求通。作为传播者,我们向公众传播信息,无论是政策还是活动,就要高效、准确,这是基本要求和基本功。”
李博点点头:“这点我深有感触。有一次我跟我哥们发汉显信息。我说,两人防乔丹没防住,结果,服务台寻呼员听了的是,两人房间没人住。结果,女朋友险些和我哥们分手,我哥们花了1000多元买礼物,才挽回了这段感情。你看,传播不清晰,这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张磊不住地点头。李博现在就是他的偶像。
李博接着说:“我们这种学习属于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它是有价值和作用的,它是放大器的作用,像个麦克风。如果只有价值理性,就是说光有内容,没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影响力不够。但是只有工具理性也不够,还需要价值理性提供内容。所以-”
宋小捅桶李知:“我怎么听不懂李博说什么?说得怎么像高中的辩证法。”
李知嗯了一声:“他的意思就是都要好好学!”
“所以,我们在学习理性工具的时候,也要加强内容价值学习。”李博最后说。
困扰大家一段时间的难题解决了,郭书轻松了很多,李知看着大家,更觉得这是自己的同学:共同疯闹,一同学习。
宋小暂时没有发现自己和“刚”有什么共同爱好。她给“刚”写的第一封情书,也石沉大海,一点涟漪都没有激起。宋小嘟着嘴,很不开心,那些天,一下课,宋小就急匆匆赶回宿舍,总期待她回宿舍的时候,正有一封“刚”的回信在等她。然后,她小心翼翼且迫不及待打开,然后是自己上蹿下跳地惊声尖叫。但是,这一切都被空空床铺所打败,除了粉尘,她的床铺什么都没有。
宋小坐在床铺上,悲伤地问李知:“你说‘刚’是不是不喜欢我,所以对我的信没有反应?”
李知正不知道怎么回答,一旁的萱萱突然说:“要不,再写写试一试?”
这个提议正中宋小下怀。宋小想起方媛每天都趴在床上给男朋友写信的幸福场景,坚决不肯放弃这些品尝甜蜜的机会,“对对对,可能以前的信写得太晦涩,他没有理解,这次我改改风格。”这次宋小不再理会名人情书中的内容了,直接改成生活流水账式描述写作。她又买来大堆信纸,准备大干一场,信的内容从早上宿舍谁前起床写到晚上宿舍谁最后说话。
李知问萱萱:“整天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有意思吗?宋小绝对是误入歧途!”
萱萱说:“你少管别人。每个人的恋爱模式不一样。你以为人人都跟你和郭书一样!”。
宋小就这样将我们的“宿舍记录”写成情书,一封一封的信塞到了“刚”的床铺上,一直不见回音。但宋小这次写上习惯了,每次写信的时候仿佛都是和“刚”说悄悄话,李知觉得那就是郭书交给她的,播音主持的时候,要有“对象感”,即你要假象自己和谁在交流,这样的表达才更有交流感。
宋小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一封封信从210宿舍飞向男生宿舍。
终于有一天晚上,李知和大家回宿舍的时候,宋小的床铺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信封。宋小猛地扑向大信封,激动得拿起,李知想起自己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也就那个样子,顿时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只是,那天宋小高兴地有点早。
打开信封,210宿舍嚷着要宋小将内容大声念出来,宋小激动地一个人拉上床帘,要独自享受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要独自享受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但是,没有几分钟,宋小猛地一拉帘子,满脸泪水,夺门就跑,宿舍的几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宋小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
萱萱捡起床上的信,看了几眼,递给李知:“宋小,你好,收到了你很多信,真的很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给我写这些信呢?别再写了,我不感兴趣。此外,请别总向我的同学打听我,请别总跟着我,我不喜欢。 王刚。”
看完信,大家几个面面相觑,优优说:“宋小现在一定很难过,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我们赶紧找找她,安慰一下吧!”
李知点点头,瞪了一眼始作俑者的萱萱。
萱萱小声说:“我也没想到呀!”
外面天色渐黑,宿舍几个人分头在操场、图书馆、教学楼找宋小。操场上,李知和萱萱看见了宋小,刚准备跑过去,宋小就用她百米冲刺的速度撒腿就跑,李知和萱萱从操场追到了学校南门,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宋小冲出了学校,向广袤天地跑去。
李知喘着粗气:“宋小是高中3000米长跑冠军,我之前领教过,怎么办?”
萱萱弯着腰,上气不接下气:“走,回宿舍,我换双鞋,我这鞋不太好,要不刚才还是有机会!”
回到宿舍,刘小宇刚给学生上完课,还没有吃晚饭的她,正在啃面包。
优优开始紧张起来:“学校附近治安算不上多好,我们叫上男生,赶快校内外找找!”
李知找了郭书,萱萱找来了赵鹏。于是,方媛、优优一组仍然负责学校里找人,萱萱、赵鹏一组,负责在学校西边区域,李知和郭书一组,负责学校南边区域。
那天,李知她们从晚上七点一直开始寻人,看着月亮升起,又看着月亮在他们头顶移动,夜色渐深,到晚上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仍毫无斩获。后来传来喜讯,刘小宇找到宋小了。大家面面相觑,忙着回宿舍一看究竟。原来那天刘小宇知道宋小的出走后,二话没说,放下面包就跑出了门。她东转西走找了一晚上,终于在路灯下,刘小宇看见一个“疑似宋小”,她一个长步迈出去,宋小也撒腿就跑,两人在午夜寂静的街上,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下,开始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宋小凭借自己高中3000米冠军的自信在前面猛跑,刘小宇凭借她多年“誓不罢休”地毅力在后面紧追。3000米后,宋小再也没有力气了,刘小宇一个健步,猛冲冲过去,紧紧地抓住了宋小。
刘小宇刚想开口教训宋小:“吃饱了撑的,我还没有吃晚饭”,却见宋小一头倒在自己肩膀上,大哭起来。
那个整天对宋小爱答不理的刘小宇,最终把宋小安全地拉回了宿舍。
宋小失恋了。
接下来的日子,宋小一直沉浸在失恋的失魂落魄中。时而痛哭流涕:“‘刚’不喜欢我,‘刚’说他不喜欢我?”,一会儿又神秘兮兮凑到李知身边:“李知,‘刚’的信我仔细看了,他没有说不喜欢我,只是说不喜欢我给他写信,不喜欢我向别人打听他,不喜欢我跟着他,他没说他不喜欢我是不是?那些我都可以改呀!你说呢,是不是?”;有时,宋小特脆弱,爬在李知肩上,轻轻说:“李知,我觉得自己特别孤单,特别伤心”,一会儿又撸着胳膊对大家高声疾呼:“‘刚’不喜欢我又如何,我坚强,我不怕!我还是我!我是打不败的!”,然后风一样地拿着书包去自习室“奋发图强”;有时,宋小一整天不下床,拉着个帘子不吃不喝在床上躺着,有时,又拿着一把零钱钢镚儿,塞进大家手里:“给我买吃的,全花了!”,然后一边吃,一边唱:“我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狂吃。”;有时,她觉得“刚”不好,决定不再爱“刚”,但一会儿又觉得“刚”还是那样英俊,无论怎样都要好好爱他。
宿舍的人开始还忙着安慰宋小,她说“刚不好,我不爱他了”,大家马上集体附和:“是呀,‘刚’太不好了,咱不爱他了!”,宋小转脸一变“‘刚’很好”,大家咽了口口水,面面相觑,哑口无言。从此,宿舍里无论宋小怎么说,大家都该看书看书,该写信写信,该打电话打电话,该听英语听英语。
“那怎么办,安慰都跟不上节奏。”李知对萱萱说。
“她为什么会这样?”
“记忆力只有7秒呗!”
萱萱无比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李知她们的大二生活。郭书和“刚”梳起了具有广院标志的“播本头”;赵鹏和女朋友分手了,萱萱和赵鹏相爱了;优优的生活中,有了一个叫郑亮的外语系男生;刘小宇失去了人生至爱的外婆;方媛给男朋友的信越来越短;宋小得到了“刚”的明确拒绝,但仍不死心;李博很“颓废”,却提出了著名的“都市化”理论,在这理论的指导下,张磊拼命提高自己的“都市化”进程,但依旧没有追上自己女神的步伐,还有韦峰,还是经常来广院踢球,却不见李知,而将她放在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李知和郭书很甜蜜,虽偶有争吵,但都是小甜蜜中的调味剂。郭书用自己打工赚的钱给李知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李知一直为此深深感动着。郭书正扮演着李知心目中完美男友的样子。还有,他们找到了播音学习的意义,并且要补充自己的不足。生活和青春就这样推进着,辛苦着,快乐着,活色生香中。比起此后岁月的那么多不得不,那时的痛苦与眼泪都透着单纯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