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痣只是皮肤的良性病变,扎下去会不会出血,完全是个随机概率,就看当事人能不能撞上好运了——虽然被人指认,就已经证明运气不够好了。
如果觉得这种办法很荒谬,那么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再次验证一下。
比如把人绑起来沉进水里,如果能浮上来,就证明是魔鬼帮助了她,她是个确凿无疑的女巫。如果浮不上来,那就不是女巫,然并卵,那个时候人多半都已经淹死了,证明无辜也没有用了。
周围没有河流湖泊,不能使用上述方法的话,还有其他办法。比如对这些可怜的女性一顿拷打,假如她撑不住酷刑,承认了“罪名”,那没的说,肯定是女巫了;如果她一直咬牙坚持,不肯承认,那就是魔鬼在帮助她,魔鬼使她能撑住拷问,也就是说她仍然是女巫。
石小蕊一直觉得西方人那么少,就是他们自己作的。
扯远了,除了整天把人当柴火一样点着,西方的医学也是一言难尽。
别看西方近代的外科手术发展的很快,你恐怕不能相信在几百年前他们采取的治疗手段。
头一个就是著名的“放血”治疗方法。
按当时的理论来说,这个放血的方法包治百病,从头疼到脚疼,全部都能用这一种方法解决。
虽然放血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放出一定的鲜血,激起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对抗身体的其他疾病,确实属于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绝对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考这一招治疗的,尤其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才能确定究竟每次要放多少血,每次的治疗至少要间隔多少时间。
然而放血治疗经久不衰,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失血会造成脸色苍白,这正是当时的上流社会所追捧的,有些人甚至没有病,也要隔一段时间去放血,就是为了让肤色看起来更白一点。不仅如此,因为觉得肺结核病人时不时咳血的样子好看,甚至有一段时间还流行过专门让自己染上肺结核病。
石小蕊当时学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觉得三观都要碎了。
你以为民间就算了,也许给王室看病的御医医书会好一点?
太天真了。
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的祖父,被称为乔治三世在50岁左右,突然爆发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变成了一个疯子。
当时的西方的医术还没有跟巫术分家,基本就是遇见一个病,所有的治疗手段都用上一遍,万一碰巧哪种方式治好了,可能就会认为是治疗这个疾病的良方。
身为国王的乔治三世,被他的医生使用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比如绑起来、大声冲着他的耳朵吼叫“别疯了、快病好!”,甚至用烧红的铁棒摁在国王的头上。
这种在中国基本可以被判定为谋逆的手法,在当时的英国,甚至被当成是正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简直让人没法想象当时的人怎么会这么好骗。
但是想想,都到了21世纪的时候,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所谓的“电击疗法”可以治疗网瘾,就知道古今中外智商欠费急需充值的人都很不少了。
不过在这样的“有效治疗”之下,这位乔治国王居然还能两度病发又两度康复,也是一个奇迹。
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在这种根本没有效果的治疗下,最终永久性的精神失常了,在那之后一直被软禁,直到去世为止。
比起来还是中国古代正常一点。
石小蕊脑子里转过的念头没人知道,病人听到石小蕊这仿佛是异想天开一样的治疗手段,也是一时失了语一般的不说话了。
不过石小蕊提出的这个办法,如果真的顺着这样想下去,就会发现确实是有可操作性的,不像有的说是可以用药让皮肤重新长出来那样,这种植皮的办法似乎确实有些可能。
病人说道:“大夫,这种手术,你做过吗?绝对可以恢复吗?”
石小蕊不打算骗她,回答道:“这种手术我做过,并且也成功过,实施手术之后的那个病人恢复良好,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这种手术也看每个人的体质,有的人适合,有的人不适合,不适合的话植皮也有不成功的可能。”
病人停了一会儿,似乎在心里激烈的思考,半晌她问道:“那我呢,大夫,你觉得我适合这个手术吗?”
石小蕊如实回答:“现在还看不出来,有的病人体质很好,但是做过手术之后,移植上去的皮肤却迟迟不能贴合,最后只能再取下来。对于病人自己而言,没有所谓几成的概率,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失败的可能,偏偏就是有人撞上了那万分之一的概率。”
病人长长的叹了口气。
石小蕊劝道:“你不要想这么多了,无论如何,你现在伤口还没有长好,身体也非常虚弱,再怎么适合做手术,也不可能今天就实施手术的,你少思多食,尽量恢复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
石小蕊虽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一味的劝人不要多想,确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样子,但是病人如今的情况,确实也没有恢复更快的办法,既然这样,何必为了还没影的事情让自己不舒服呢。
而且石小蕊也没有说完,如果这个病人家里人口比较多,血缘关系近,体质又适合的话,也可以从近亲身上取一些皮肤移植到她的脸上,毕竟现在的世道对男性的要求也不怎么高,就算少了一两块皮肤,只要不在脸上,哪怕是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科举做官,影响也不大。
就是看起来那天送病人来的那两个哥哥,似乎并不怎么重视她的样子,这么多天了,不说来还钱,连个探望的人都没有。
病人不吭声了,她小幅度的点了点头。
安抚好了病人,石小蕊带着珊夏两人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