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霍宇讲的,事情就都串得上了。为什么当时那么大的一个意外,就那样悄没声息地过去了。
赵廷宇这边查的暂时还没什么进展,无非就是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能查到的无非就是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拉皮条的、逼良为娼的事情,还没查出一些比较大的事情。
与此同时,圈内有一件事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金牌编剧徐山卓磨砺五年写出的电影剧本终于确定立项开拍,导演则是他的好朋友陈潮生。
徐山卓其他,就算狂傲如许鸣已也不得不说声佩服。许鸣已自视甚高,常觉得自己的才华无人能比,直到看了徐山卓的剧本,默然无语半响,最后不不表情挣扎地说出几个字:有才,佩服!
业内都说,凡徐山卓出马的电影,妥妥的已经稳了九分。徐山卓的职业生涯,在别人看来就是开挂的人生。他不算一个高产的编剧,经常几年才能出来一个剧本,但凡他写的剧本,必获最佳编剧提名,提名了十次有八次能获奖。最后还是他自己领奖领得烦了,觉得老这样不太好,宣布退出各种奖项的角逐,让其他那些被碾压的编剧感觉重见光明。
距离徐山卓上一次出手还是五年前。徐山卓这人要求甚高,剧本在他手上必经过反复打磨,当然最后出来的必是精品。当时徐山卓的剧本已经整体完成,但他仍不满意,反复琢磨修改,投资方看不过去了,嫌他动作慢,敲敲打打地催促,被他一句话怼了回去:“嫌慢找别人去!”
投资方金主爸爸哪受得了这般,当时就打算撤了他,还是制片方从中调停,最后妥协了。当然事实证明,他们的妥协是有必要的。电影一出来后,不说别的,只说剧情这一方面,凡看过的人都大呼过瘾。
徐山卓现在手上的这个剧本,还是和陈潮生早几年就说好要做的项目。他们两个之间颇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味,是圈内众人皆知的好朋友,被称作是有才华的都喜欢和有才华的做朋友。这次这个电影,凭徐山卓的名气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演了,再加上陈潮生做导演,单凭这两个人的组合就是王炸了。现在演员还没选定,用脚趾头也能想象这竞争得有多激烈,徐山卓和陈潮生两个人怕是得被淹没在打算试镜众人的资料中。
让众人稍微感觉没那么痛心的是,这部戏算是一个群像戏,这样就缓解了角色太过集中而导致的竞争太过激烈的问题。
这部电影是一个年代戏,以一个家族为由头,讲述的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时代的洪流怎么裹挟着众人的命运,而人们又是怎么与这股洪流对抗,实现家国情怀的。
这种年代戏,基调难免沉重,但在徐山卓笔下却有了不一样。剧本的前半段,基调可以说是明快灿烂的。时光静好,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未来等待着自己的是什么。当然转入后期,基调必然转换,前期有多美好,后期就有多沉重,形成了一种对比强烈的残酷的美感。
虽是群像戏,但总归还得有一个中心人物,那就是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卫子凌。卫子凌其实并不是这个家族里的亲生孩子,这一家子家大业大的,但竟然难得的没有那些蝇蝇苟苟的勾当,和争权夺势的勾心斗角,一大家子从丫鬟到最端庄的老太大,全都和和美美的,当真是安心老实过日子。
一家子唯有一个头疼的,就是这个卫子凌。卫子凌当年是流浪到城里的孤儿,家里看他可怜便收养了他。虽然是收养,家里对他的关爱就跟亲生的一样。加之年龄最小,一家子都很宠,不知怎么的就养成了他过分活泼的性格,天天在家里招猫逗狗,尽整些鸡飞狗跳的事,十足十的一个熊孩子。
这一家子大概是遗传的,大多都是沉稳温柔的性格。卫子凌闹腾归闹腾,总归知道分寸并没有闹出什么事来,加之嘴又甜,倒成了整个家里的开心果,一家子对他都喜欢得紧。
家里是开医堂的,这卫子凌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并不好学。成天不是去茶馆里听听戏,就是找人抖蛐蛐,压根没想过要好好学习家里的事务,直到战争爆发。
战争最开始的爆发并不是这里,卫子凌日日看着报纸上传来的战争的消息,听得家里人的忧虑,懵懵懂懂地突然生出了自己应当做些什么的想法。他开始跟着家里学医,学着看病救人,并在战争大爆发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医术救了很多人。
与卫子凌一样,战争期间,他的家族中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入到了战争中。他留洋回来的大哥卫子勋积极寻求中西方医学的结合,希望能借此更好地救治更多的国人,他的二哥卫子轩在战争爆发之初就毅然上了战场,他的三姐卫子兰平时看起来柔弱,却主动要求去前线做一名医护兵。
他的家里散尽家财,给前线输送医护用品和药材。战斗终于爆发到他们这时, 一家人也国在线散落各地,各自飘零。这部电影就是以他们一家为线索,展开了当时的时代故事。
这个电影里人物众多,着墨点主要在他们一家几个年轻一辈身上,但其他人物也有所展开。
相对来说,卫子凌的戏份会偏重得多一点,这也导致了他的角色竞争是最激烈的。
这次这部戏徐山卓不仅是编剧,还是监制。发布挑选演员的消息后,一大票演员的资料如雪花般飞来,他和陈潮生已经筛掉了一大批,但剩下的人还是很多。
陈潮生的意思是再细筛一遍,而徐山卓的意思,则是让这些人都来先试个镜再说。不同于陈潮生喜欢用经验丰富一些的演员,徐山卓更愿意去发现一些观众还不是太熟悉的面孔,想要给新人更多机会,这也是这次来参选的人这么多的原因。